你有没有遇到过在应聘时表现完美,但入职后却消极怠工的同事?可能他们是“套路应聘”诈骗团伙的一员!一群“套路应聘”的骗子,顶着“销冠”履历,入职多家企业,拿底薪却消极怠工,最后把钱拿了就走。这种行为居然还被称作“套路应聘”,简直让人无语! 最近,上海警方从一个用工纠纷警情入手,成功侦破本市首例“套路应聘”诈骗案,抓获了53名犯罪嫌疑人,初步查证涉案金额达5000余万元。 这些骗子从招聘平台获取招聘信息后,有针对性地“编制”简历,制作各种伪造的证件材料,包装成“完美应聘者”,其实他们根本不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和资源。入职后,这些骗子会继续伪造工作记录,雇佣人员假冒客户,拖延在职时间,从而达到诈骗更多的工资底薪的目的。 对于从事“套路应聘”诈骗活动的人员,将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具体的处罚因地区和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以下几种情况可能会被认定为刑事犯罪: 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构成诈骗罪。如果被抓获的“套路应聘”诈骗团伙被认定为诈骗罪犯,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罚金等刑罚。 这种“套路应聘”极具隐蔽性和危害性,不仅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而且直接侵害用人企业合法权益,造成企业财产损失、影响企业经营发展,而且还挤占就业机会,致使正常人员无法就业,严重破坏人力资源市场的公平环境。 作为求职者,我们在应聘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选择招聘平台,查看企业背景,确认招聘信息的真实性,以避免落入诈骗陷阱。 作为用人企业,更要加强招聘流程的审核,严格查验求职者提供的证件材料,确保人才选拔的公平和规范。 最后,我们要感谢上海警方的辛勤工作和勇敢行动,他们打掉了这个“套路应聘”诈骗团伙,维护了求职者和用人企业的合法权益,让我们都能够在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