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大赛揭秘乐队指挥奥义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4-07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中国台湾选手吴曜宇在半决赛  ©香港小交响乐团

文 | 唐若甫
 

指挥家走上台去,腾起双手,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间时而夹着一根指挥棒,时而捏着一根牙签。曼妙的音乐随着他或她挥动的双臂倾泻而出,直取在座听觉的味蕾。长久以来,大凡图书影像新媒体无不穷尽可能,一探乐队指挥究竟:舞动的双臂意欲为何,传递的信息又怎样被感知,如何判别青年指挥的高下?这些林林总总疑问背后的好奇心,都能在一场指挥比赛中得到满足。

第二届香港国际指挥大赛花絮

“考题”:常规曲目比技艺
如果把指挥这一行当比作一个谜团,那指挥比赛简直就是为破解这个谜团而生的。3月下旬笔者重拾积灰的证件,通过久违的海关,飞赴中国香港,全程观摩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办的第二届香港国际指挥大赛。

图片

香港大会堂  唐若甫/摄

由香港小交响乐团主办的这一国际赛事诞生于2018年1月。首届比赛冠军得主,匈牙利选手卡利(Gabor Kali)同年在显赫一时的雀巢杯萨尔茨堡青年指挥大奖(现更名为萨尔茨堡卡拉扬青年指挥大奖)中夺冠,香港赛事慧眼独具,由此声名远播。2023年的第二届比赛虽一改首届免费报名的规则,增收港币一千元报名费,依旧无法阻挡194位来自全球各地的好手竞相参赛。16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到3月22日至26日举办的正赛。

22日是比赛第一日,16名选手每位在15分钟内演示一曲斯特拉文斯基《D大调弦乐协奏曲》第一乐章,并排练一曲抽签两选一的贝多芬《莱奥诺拉第三序曲》或莫扎特《第39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当日产生八强晋级,进入随后分两天举行的半决赛。

23日的半决赛中,8位选手每人20分钟依次出场,排练规定曲目。上午的规定曲目为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小提琴独奏为香港小提琴才俊范晓星,下午的规定曲目为小约翰·施特劳斯《蝙蝠》序曲。24日的半决赛,8位选手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和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中三选一进行20分钟的排练,同日产生三强晋级决赛。

在经过25日决赛选手与乐队的闭门排练后,26日的决赛规定曲目为香港作曲家邝展维为本次比赛特别创作的《无限掌中置》。自选曲目为贝多芬、门德尔松或舒曼的《第四交响曲》三选一。三位选手或以贝多芬,或以舒曼全曲登台,阳光的门德尔松倒是无人问津,备显冷遇。

图片

委会联席主席叶咏诗与柏鹏  ©香港小交响乐团

这套用来鉴别年轻乐队指挥表现,决定其晋级或淘汰的曲目由比赛的联席评委会主席叶咏诗和柏鹏(Christoph Poppen)选定。在柏鹏看来,“选择比赛曲目可以说是评委会主席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曲目的甄选,他表示:“虽然我们会以'莫扎特专家’或'贝多芬权威’来形容某些老一辈指挥家,但如今的指挥需要掌握并精通极为宽泛的曲目。这套曲目从时代上横跨维也纳古典乐派到浪漫主义,另有专门委约的现代音乐;从体裁上包含轻歌剧、交响乐和协奏曲。这样的设置无疑是为了检验选手的综合能力。”

图片

贝乐安(中)与其他两位评委  ©香港小交响乐团

1998年加入香港小交响乐团的大提琴助理首席贝乐安(Laurent Perrin)此番出任评委,他详细分析了每轮曲目的设置及其作用:“第一轮的斯特拉文斯基考验的是纯指挥技术,音乐进行需要极佳精准度,如果技术不扎实过不了关。贝多芬和莫扎特则是另一种难度,通过这两套乐曲的反差,淘汰选手从而产生八强。”

半决赛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是指挥赛事协奏曲板块的常用曲目之一,此前曾出现在中国举办的李德伦指挥比赛及韩国交响乐团(KNSO)举办的国际指挥赛事中,评委藉此观察指挥与独奏的合作。为确保比赛公正,小提琴家范晓星直到上台前一刻都与选手保持绝缘,甚至连下榻的酒店都不在一处。这便导致指挥选手们与独奏家极为陌生,难以融合。贝乐安对协奏曲中选手的表现大为失望:“自始至终选手们没有一人与独奏家有所互动,或是询问速度、音量细节。演奏时独奏家似乎完全被晾在一边,结束时选手也独自下场,感觉独奏家没有被尊重。从这轮来看,我真想淘汰全部选手。”

另一首半决赛规定曲目《蝙蝠》序曲有着多变的速度、情绪和音色,亦是检验选手手上动作的清晰度和临场感。自选曲目由浪漫主义交响曲构成,足可看出选手们的独到处理之处。“这套曲目非常难,而且量很大,无论在体力上还是脑力上都对选手要求很高。选手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否则很难过关。”贝乐安说道。


评委:标准各异看门道

图片

第二届香港国际指挥大赛现场  ©香港小交响乐团

比赛现场在座的7位评委由指挥家、乐团团长、演奏员及经纪人组成,两位评委会联席主席分别为香港小交响乐团桂冠音乐总监叶咏诗和音乐总监柏鹏,此外还有台湾爱乐荣誉指挥吕绍嘉、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前总经理达古贝(Thierry d’Argoubet)、慕尼黑室内乐团艺术策划及副总监恩斯特(Philipp Ernst)、德国卡尔斯滕维特音乐经纪公司总监胡弦月(Xenia Groh-Hu)和贝乐安。由奇数组成的评委会决定比赛的晋级及三元,大赛另设两组听众选择大奖,分别由现场听众和网络听众投票决出。此外,乐团成员投票决出的乐团大奖则以演奏员的视角衡量指挥的高下。

名目繁多的奖项设置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众人对指挥水平评判的千差万别。评委、乐团和听众均有评判指挥的标准,因为他们所处的立场各不相同。作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评委的立场是选出具有潜力的指挥新秀,达到“今天你以比赛骄傲,明天比赛以你自豪”之成效。乐队演奏员作为与指挥共事的群体,则从同事的角度阐述观点,某种程度等同于看人缘。在演出时很难看到指挥正面的听众有时则会被双眼左右判断力,对帅气潇洒报以由衷热情,可谓颜值即正义。

然而正所谓人们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了解内行对指挥门道的衡量标准不失为洞悉行业奥义的金玉法则。但这并不表示内行不了解听众心理学,不知道指挥心里的小九九。身为乐队演奏员的贝乐安就表示:“乐队看指挥是一套,听众看指挥又是一套,因为不同的角度决定了不同的感知。有时指挥的动作看上去飘逸潇洒,但对乐队来说可能只是花拳绣腿。”柏鹏几乎肯定地认为,有些选手会对着镜子练习动作。他一针见血地说:“确实有指挥为了在比赛中取悦评委和乐队,对着镜子练动作姿势。但如果想让听众喜欢,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阿巴多、朱里尼、小泽征尔,他们每个人的动作那么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

既然指挥和乐队最终都产生音乐,不妨从音乐准备和演奏的角度,也就是从专业人士的口中一探究竟。贝乐安斩钉截铁地表示,作为演奏员,对指挥的衡量标准就是给到的指示是否足够清晰。他说:“以《蝙蝠》序曲为例,我在大提琴声部拉琴,指挥给的指示是否清晰直接决定了声部对自由速度的采用和对速度变化的处理。一个好指挥,要给到乐队演奏员清晰的动作,但这对听众来说不太重要,因为听众看到更多的是指挥的背面。”

一旦坐到评委席上,贝乐安就从评委而不是演奏员的立场对选手表现加以评判。评委在比赛中以从1到10小数点后一位打分,贝乐安在打分时会参考自己设定的四项指标给出分数并计算平均分,作为对每个选手的评分。这四项指标分别是指挥技术、工作方式、沟通技巧和舞台魅力,充分顾及了各个立场所关注的重点。他表示:“这四项标准没有先后,都很重要,之所以我会设置这些指标是为了有助于条理化,让自己更清楚选手的表现。

柏鹏在打分时不会依据一条条指标分别评分,但会考虑多种因素作为评判标准。他说:“我会考虑的因素首先是乐感,其次是领导力、个人魅力和技术能力的综合。依照这些标准来看的话,世上没有完美的指挥。如果满分是100分,伟大的阿巴多或许得92.8分。就那些极为狭窄的曲目量而言,小克莱伯可能已经很接近满分。许多红极一时的指挥离满分还差得很远。”在他看来,“指挥能够给到乐团多少,乐团能够给到多少回应,这是双向的。当然,香港小交响乐团作为专业乐团,在比赛中会全力以赴。但这不排除确实有些指挥能与乐团产生火花,就像一段恋爱关系一样。作为指挥就必须要充分、完全地调动乐团跟着自己,才能点石成金。”

纵然有着单独列出的指标和条理清晰的标准,内行人组成的评委间偶尔也会产生分歧。贝乐安便透露,产生八强时,评委对其中7位的意见高度吻合,对第八位则有不同意见。“我们进行了讨论,最后决定用投票决定第八位人选,多数者胜出。这便是评委会通常都是单数组成的原因。”在他看来,专业人士之间产生分歧是因为个人喜好。“虽然在比赛中我们都不会以个人喜好来评判指挥风格的好坏,但不可避免的是,为什么有些人更喜欢阿巴多而不是朱里尼,更喜欢卡拉扬而不是小泽征尔?评判指挥,有些是可以量化的,有些是黑白分明的,比如技术层面;但演释,也就是演绎和诠释是相当主观的,这也是评委间偶尔产生分歧的原因。”

不过,不管是柏鹏还是贝乐安都一致认为,指挥的奥义是遵从音乐原意,指挥家是为作曲家服务的。


奥义:演释作曲家原意


作曲家留下的乐谱是表演艺术中至高无上的参照物,但这一参照物有着明显的缺陷。基于五线谱的记谱法虽然可以把作曲家的大量乐思及想要的效果忠实记录下来,比如身为指挥也是作曲的马勒总谱上密密麻麻的标记呈现出巨大的信息量,但纸面上的二维平面符号一旦转化为三维世界的声波,即便再丰富的信息量也无法填满多维度的空间、而这其中缺少的空白便是演释的空间、想象力的平台,也可认为是指挥乃至“二度创作”的迷人之处。

指挥比赛设置排练环节,便是为了尽展选手让乐谱说话、让乐器歌唱的本领。通过动作、姿势、口述乃至眼神交流,选手把乐谱记载的内容传递给乐团,把记载之外填补进音乐。评委们的指标或标准最终都融为一体,体现在对选手谱面处理能力的评判中。

可能没有什么比半决赛的排练现场更为惊心动魄的赛程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的选手必须顶住巨大压力,从下棒的那刻起与乐团在短短20分钟内完成一首交响曲四个乐章的挑重点排练,把音乐打磨到作曲家可能想要的效果。

图片

中国台湾选手吴曜宇在半决赛  ©香港小交响乐团

台湾爱乐协同指挥吴曜宇作为2013年法国贝桑松青年指挥大赛冠军、听众大奖和乐团大奖“大满贯”选手,与端坐于评委席的叶咏诗和吕绍嘉均为贝桑松金奖获得者,自然有着出众的指挥能力。他在半决赛中的自选曲目是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为表达作曲家原意,他通过一系列口头要领,修正乐团技术动作,从而完成音乐情绪的刻画,足可一窥乐队指挥的奥义。排练中,他首先指出长笛的降A音偏低,继而让小提琴保持尽量纯净和没有颤音的发声,以小声演奏,就像没有波澜的水面,同时叮嘱低音声部尽量宽广,为高音区让出空间,从而排练出第一乐章中间段落想表达的“孤寂感”。他亦嘱咐乐团将渐强渐弱的幅度变小,乐句拉长,以营造出第四乐章的“冷峻感”。

不过赛程中的作品,其作曲家大多故世百多年之久,遵从作曲家原意,又从何谈起?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比赛委约邝展维用现代技法,特别为比赛创作《无限掌中置》,乃受徐志摩译诗灵感启迪而作,作为决赛规定曲目。三位决赛选手一决高低后,在密室讨论的评委决定行使章程权力,临时增设“委约作品最佳演释奖”荣誉,颁发给吴曜宇,亦是奖励他对总谱的忠实解读。

不过,这一奖项的设置和评审,作曲家并未参与其中,虽然无疑是受制于大赛现行规章制度,还是让人颇感意外,仿佛“为作曲家服务”只是一句口号。邝展维倒也乐在其中,毕竟他的新作刚刚经历了三次世界首演,被三位决赛选手先后演奏,收获巨大。他觉得吴曜宇展现出了最佳的清晰度和最忠实的谱面还原,指挥技艺炉火纯青,音乐理解通透澄澈。

图片

三位优胜者  ©香港小交响乐团

26日决赛后结果揭晓。吴曜宇获第二名、现场听众大奖兼全新创设的委约作品演释大奖。获奖感言中,他提到“有些人可能更幸运”。最幸运的无疑是冠军及乐团大奖获得者、委内瑞拉选手巴拉斯(Rodolfo Barráez)。他在事后采访中以胜利者的姿态坦言自己“其实不喜欢比赛”。第三名为以色列选手梅灵。联席评委会主席叶咏诗则谈笑间称“武无第二,文无第一”。一场胜负已辨的大赛,又一次变得扑朔迷离。指挥的奥义,有待在更多的比赛和音乐会中被慢慢揭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