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伪史是怎样炼成的?驳何新用谎言造就的济南战役“新论”(一)

 兰博2000 2023-04-07 发布于湖南

何新是位学者,其研究成果之一就是认为古希腊文明史是伪史。外国的是不是伪史咱不管,咱就说咱自己的国史。

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毫无疑问属于共和国历史的一部分。但何新对解放战争的研究,结论却往往与正史相反。

例如,发生在中原大地上的豫东战役,由开封、睢杞两个阶段组成。无论从战役本身还是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党史、军史对其都有高度评价。

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的贺电称赞为“伟大胜利”、“辉煌胜利”。

文章图片1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三集

“庆祝你们继开封胜利之后,在豫东歼灭蒋敌区寿年兵团、黄百韬等部五万余人的伟大胜利。”——对稍有阅读能力的人来说,“伟大胜利”一词是特指豫东战役第二阶段,即睢杞战役。这并不难理解。

华野特纵司令员陈锐霆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在8月份去西柏坡汇报时,周副主席兴致极高地说:豫东战役这一仗打得不错,一举打下了河南省会开封,接着又在睢杞速战速决,消灭了敌人的区寿年兵团,打得蒋介石手忙脚乱,狼狈不堪。毛主席高兴,党中央高兴!

但是,何新不这么看。他在微博文章中认为这是败仗,“旧论估此役均过高”。

文章图片2

摘自微博《何新解放战争研究·新论(1)》

我就寻思,按何新这个说法,难道中共中央的贺电说“伟大胜利”说错了?

难道毛主席和党中央白高兴了?

他说的“旧论”到底是谁说的?

我们该相信毛主席和党中央,还是该相信何新?

不多说,直接上战役数据干货。该信谁,朋友们自己判断。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统计表摘自《豫东战役》一书

在何新研究出来的“新论”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写的济南战役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大作全文截图附后。

何新在这篇文章中,起笔就是几个大帽子,“许世友谭震林华东解放战争的战功,被写伪史文人移花接木、张冠李戴”。

读罢全文,对照正史,感觉还应该再加上“断章取义、混淆事实”,只是这个“伪史文人”的称号,还请何先生自己笑纳。

灯不拨不亮,话不说不明。

咱们就以正史为据,把何新文章的六个观点整个捋一遍。

文章图片5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编写、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济南战役》一书,汇编了毛主席等领导人和各级将领的电报、命令、回忆等史料,是关于济南战役比较全面、详尽的战史书籍。

该书和《第三野战军战史》、《全国解放战争史》等,都是研究济南战役的基础资料。

好了,咱们就先看他的第一个观点,也就是济南战役的决策过程。

何新上来就说,“首先是克服排除战役与阻援问题的干扰”。那么,这是什么干扰呢?

按何新的说法,许世友在1948年7月17号的作战方案,需要阻援方向的战略配合,以保证战役的胜利。但粟陈一方“拖延了阻援兵团的组建过程”。

……

“就此,战役在因为“阻援兵团”建设问题拖延两个月后的9月,才正式拉开帷幕。”

好一顶贻误戎机、拖延战役胜利的大帽子!

先别急,战役决策过程到底怎么回事,我军战史及主席、粟裕、许世友等人的电报讲得明明白白,我们往下看。

一、战役发起背景

1948年7月,华东野战军相继取得了豫东战役、兖州战役的胜利。

7月14日,军委给粟陈唐张的寒寅电(3~5时)中,首次提出攻打济南,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散敌人,以利我军休整。

估计敌人似将利用你们疲劳,集中力量向你们压迫,使你们不能安心休整。似须以有效行动分散敌人,你们则乘敌分散之际,歼灭几部敌人,方能实行大休整(许谭、韦吉亦然)。此种分散敌人的行动,似以许谭攻击济南为最有效。”

同时,对是否攻济南,军委的态度是随情况发展而定,“然后看敌援兵情况,决定先打援或先攻城。如攻城、打援均无把握,则收兵休整。”

文章图片6

请注意,电报提出“拟令许谭于攻克兖济后,休息两星期,即向济南攻击”。

就在给粟裕电报的同一时辰,军委得知许谭攻克兖州,准备歼灭吴化文整编八十四师后,发出第二封寒寅电指示许谭并告粟裕,“八十四师歼灭后,请考虑以主力立即北上占领济南飞机场;筑工固守,使敌不能向济南增兵,以利尔后夺取济南”。

一个时辰之内,攻济南从休息两星期后到立即北上,别的都没变,唯一的变量是整编84师。

7月16日,军委发出多封电报,作出攻济南指示,并要粟裕攻占砀山、黄口段,威胁徐州,等等。

军委这天午时致许谭电,“删夜电悉。攻克兖州又歼八十四师甚好甚慰”,“如果可能,你们应争取于十天内外夺取济南。”

文章图片7

至此,攻济南由分散敌军的手段,改为真正攻占,变量是整编84师。

但是,实际战果是整编84师被歼灭161旅、155旅一个团,师属特务团是6月5日被歼灭的。

《济南战役》等战史未收录许谭致军委的“删(15日)夜”电,推测似乎是信息沟通出现了失误。

军委后来中止这一计划,原因是粟裕等16日的“铣午电、许谭17日的“篠午电”。

二、何新说了多少谎?

第一,何新以移花接木的手段,篡改粟陈唐首长的“铣午电”

他在文章中说:

“粟陈全力拖住邱、黄两兵团”的一方,以“西兵团七个纵队,自开封、睢杞两战役后,所补俘虏不够补偿伤亡,部队极不充实,尤其干部伤亡太大,.....依部队军政情况,东兵团打一个月至两个月进攻无问题,但西兵团担负一个月阻援,则很难完成任务”为由拖延了阻援兵团的组建过程。

他还说,“战役在因为“阻援兵团”建设问题拖延两个月后的9月,才正式拉开帷幕。”

从以上内容看,,明摆着指的是粟陈张“铣午电”。那么,咱们就看看这封电报说的是啥?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何大学者,您说的内容怎么看不到呢?

噢,我倒是知道还有一封电报,朋友们不妨看看。不过,这封电报日期是8月27日。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这封电报,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是它把战役推迟了两个月,因为再过半个多月战役就打响了。何新就是以此冒充7月16日电报,给粟陈一方扣了个贻误戎机、拖延战役胜利的大帽子。

从手法上,这是不是何新口中的“移花接木”?

从治史态度上,何新算不算他自己口中的“伪史文人”?

再说了,8月27日正值第一次曲阜会议期间,讨论的是战法问题,电报意见征得了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和大多数将领的同意。

再多说几句。

粟裕等野战军首长7月16日的电报,涉及我情、敌情、战局形势分析三项内容。电报所提立即转入休整、协力攻打济南等建议,被主席稍后在7月23日电报指示中采纳。

我寻思着,一代名将和开国伟人,他们对形势的判断,怎么说也比伪史文人和战斗在键盘上的卧龙凤雏们高明吧?

7月17日,许谭致电军委,汇报了攻打济南的部署。何新在这封电报上,再次玩起了花样。

第二,何新向读者隐瞒了许谭电报最主要、关键的内容

众所周知,敌情、我情是下战役决心、制订作战方案的基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何新向读者隐瞒的就是这个信息。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上面截图为何新文章中引用的许谭7月17日电报内容。严格来说,这部分是电报原文,不能算撒谎。但他隐瞒敌我兵力数据在先,以此污蔑粟陈一方“拖延胜利”在后,这就很不堪了。

因为它涉及到了战役决心怎么下的问题。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许谭电报全文有四部分,分别为攻城部署、敌情、我情、战役阻援配合。何新只按需截取了第四部分,却隐瞒了敌我兵力相当、均为十万余人这一重要事实。

我们看看后来实际攻城时力量上有哪些变化?

1、攻城以三纵、十纵、广纵(三个团)及野司警卫团、冀鲁豫军区部队6个团,替下山东兵团七纵、半个鲁中南纵队(八个团中的四个)。

2、增加了特纵炮一团(欠一个营)、炮二团(欠两个连)、坦克大队和工兵团。

战役后,许王谭在给上级的电报中总结说,蒋军被我炮火杀伤占总伤亡数约百分之七十以上;四辆坦克在外围战摧毁敌工事起到了作用。

在9月份的战役中,我军攻城兵力增加到14万人,战斗力提高,炮火明显增强,在付出了2.6万人伤亡代价后取胜。如果7月份以1:1的兵力攻城,作战难度和伤亡代价势必更大。

在战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当口,能集中兵力从容准备,使胜利更有把握,付出更少的伤亡,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

这封电报恰恰证明:粟裕的建议,主席的拍板,并没有错。

再问问,何新这种隐瞒关键内容,并以此污蔑粟陈一方“拖延胜利”的手法,到底算个啥?

第三,主席亲自制订的“攻城打援”新战法,何新却把打援部队统称为“阻援兵团”

“攻城打援”,是毛主席亲自为济南战役制订的新战法,与传统的“攻城阻援”、“围点打援”截然不同。

而何新在文章的第一个观点,也就是战役决策部分,始终把打援部队统称为“阻援兵团”。

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攻城打援”的形成过程。

7月17日,军委指示许谭在现地休息待命。

7月22日,许谭向军委等请示下一步行动,军委23日指示转入休整,“休整完毕,或配合粟陈唐张各纵在陇海南北打几仗然后攻济南,或先攻济南并打援,由粟陈唐张依情况提出计划,并统一指挥。

这封电报标志着山东兵团指挥权重新交还野战军。

8月10日,粟裕等人报告军委三个作战方案,即:转到豫皖苏及淮北路东地区,以运动战方式求歼第五军;集中主力攻占济南,仅以必要兵力阻援;先以两个纵队攻占机场,以主力歼援敌后,再全力攻城。

在三个方案中,粟裕等倾向于第三方案。

8月12日,主席回电提出,“我们目前倾向于攻城打援分工协作,以既达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援敌之目的。”

文章图片16
文章图片17

这一构想,成为济南战役“既攻城,又打援”新战法的基础框架;粟裕等华野首长在主席这封电报及8月26日、28日电报用兵原则基础上,经第一次曲阜会议讨论,形成了以44%的兵力攻城,以56%的兵力打援的作战方案和部署,并在战役中实施。

我军传统的“攻城阻援”战法,是以主要兵力攻城,以少数兵力阻击、迟滞援敌前进,保障攻城为目的。朋友们可以理解为单任务模式。

济南战役“攻城打援”的新战法,一字之差,含义截然不同。虽然也是以攻城为目的,甚至是“惟一目的”,但保障手段却是以多数部队打援,通过歼灭援敌一部来实现的。攻城歼敌,打援歼敌,这是一种“两头开花”的双任务模式。

这一新战法,虽然在济南战役中因援敌行动迟缓而未能实现,但在淮海战役中大放异彩。

如果何新连什么是“攻城打援”都整不明白,那还搞什么解放战争研究?这不是笑话嘛。如果是出于故意,为了贬低而揣着明白装糊涂,我们凭什么相信一个别有用心的人能写好战史?

第四,何新关于华野建制老调重谈的谎言

何新以往的“新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谎言,就是山东兵团不属于华野,华野属于中原野战军。

在这篇文章中,他又老调重谈:“为此,山东兵团与西兵团在曲阜召集了双方的协调会议,最终协商的结果是……”。

说得好像山东兵团和野战军平起平坐似的。有意思的是,山东兵团许司令貌似不认可,他在回忆录中说,“必须集中华东野战军全力”,“华东野战军首长研究决定:以山东兵团加上外线兵团一部,占参战兵力的百分之四十四”

文章图片18

何先生,您怎么看?

何新一心想把华野西兵团硬塞入中原野战军(前身为晋冀鲁豫野战军),那我们就看看刘伯承司令员当年是怎么说的?

1948年7月,刘伯承司令员在欢迎华东区来中原区工作的干部会上讲话说:“……特别是华东野战军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早就卓有成效,中原区就是两支野战军在毛主席战略方针指导下共同开辟的。

文章图片19

《刘伯承军事文选》第二卷

刘帅这段话,凡是受过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人都不难理解。我写过华野七月分兵建制考,不再赘述。

何先生老调重谈,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第五,何新玩数字游戏的谎言

何新最露怯的,是玩数字游戏闹的笑话。他说:“山东兵团以满员的七纵(三个师的整装建制)与西兵团不满员的3、10纵(各自只有两个师的不满员建制)进行调换,增强阻援兵团的实力,以确保战役进程的迅速实施。

这个知识点,相信大多数军迷朋友可以吊打伪史文人。

本文前面写了,在实际战役前,粟裕等华野首长是如何加强攻城集团力量的。8月31日报军委的作战方案部署与稍后的预备命令,写的明明白白。不懂可以看书,凭谎言写伪史会被打脸的。

攻城总兵力从十万余人增加到十四万人何新不谈,特纵对攻城力量的加强也不谈,张口就是所谓“增强阻援兵团的实力”,如何让人信服?

就说何新提到的七纵和三、十纵的人数。人数比较,必须是同一时间节点的比较,这是常识。《全国解放战争史》第四卷列出了1948年7月份华野各纵的实力统计,见下图。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三纵、十纵兵力之和为4.2339万人,七纵为2.7602万人。

再说战斗力。十纵有点偏科,但三纵在华野是公认的攻守兼备的头等主力。何新非要认为七纵比三纵、十纵加一块还厉害,我也没办法。还是那句话,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三、结语

何新500多字的一个观点,就这么多谣言。伪史是怎么炼成的?研究伪史的何专家告诉我们:靠谎言。

下面的几点感想,本来想等驳完何新的伪史,作为最后的结语。但是看何新撒了那么多谎,不吐不快,还是先说吧。

1、济南战役决策过程,经历了一些变化,体现的正是毛主席和他领导下的团队一贯的军事民主作风。

我们常说毛主席伟大,他的伟大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主席从不以他巨大的威望下命令让前线指挥员无条件执行,而是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能在复杂的局面中把握住事情的主要方面,耐心地向下级分析、解释。他对粟裕8月10日、27日电报如此,在9月11日对许世友同样如此。

领导人的远见卓识,被团队成员打心底理解接受,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形成集体力量,迸发出强大的战斗力。主席带领的,就是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

2、回顾人民军队的历史,这是一支既有军事民主、又有铁的纪律的坚强组织。例如,粟裕等首长能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许世友等人坚决执行军委命令,正是这支队伍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典型体现。

3、城南庄决策以及豫东战役的成功实践,对解放战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打破了南线僵局,战争开启了新局面。济南战役从最初设想各打各的,发展为集中全军“既攻城,又打援”,标志着战争形势的转变。

4、现在都是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了,以何新为代表的某些卧龙凤雏,还想玩信息不对称,以谎言编造的伪史欺骗读者,太搞笑。

这种抹黑国史的行为,是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希望军迷朋友对此提高警惕,坚决打击之。

(未完待续)欢迎军迷朋友关注、阅读、讨论。

附:何新原文

文章图片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