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低切换

 昵称46208564 2023-04-07 发布于江西
反弹已经持续两个多月,有不少板块的位置都比较高,获利盘和风险都在逐渐加大。

有不少投资者都明白“高抛低吸”的重要性,追高的话是比较容易挂在树杈上的,但跌的时候很多人也不太敢买!

今天就来聊聊如何才能“高抛低吸”进行高低切换,这里不是指行情的高低切换,而是操作上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对于行情是不做预判的,也不会去猜未来指数会到多少点,哪些板块会涨的更好,这些通通不知道。

虽然不去预测市场,但是我还是有比较稳健的方法和策略的,通常情况下,我赚的都是方法和策略的钱。

图片

01

对于高还是低,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看,主要是两个维度,一个是位置的高低,另一个是估值的高低。

通过这两个维度,我通常把股票分为四大类:高位高估值、高位低估值、低位高估值、低位低估值。

怎么来看位置高还是低呢?通常都是看K线,这个最好是把时间拉长一些,从上市到现在,最低位和最高位分别在什么位置,而目前又处于什么位置,就可以分辨出位置的高低了。

而估值这个基本上都是看财务数据了,通常可以根据市盈率和市净率来看分辨估值的高低,但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估值的高低和便宜与否并不一定是正相关的,我们还需要看企业经营的稳定性、未来的增长空间以及增长的速度。

加上这些因素,股票就变更加的复杂了,而现实中我们很难分辨这些,都是参考过去的一些数据来展望未来,而资本市场又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过去不能代表未来。

参考那些过去的数据,通常会选择那些确定性更强、想象空间更大的标的,但再好也有到头的时候,什么时候会到头,这个是很难判断的,而股价和企业价值也会存在溢价和折价的情况。

溢价和折价往往都是情绪造成的,在景气的时候容易形成溢价,而在无人问津时则比较容易形成折价。

溢价也可以称为估值泡沫,折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估,是泡沫还是低估,很多时候也存在比较大的分歧。

图片
图片

02

存在估值泡沫就一定会跌吗?答案是肯定的,一定会跌的,但并不一定是短期,需要多久才会回调修正,是很难判断的。

大多数情况下,我是会逢高逐渐减仓,少赚总比套牢要好,如果不进行止盈,很有可能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当然卖飞也是常有的。

对于一些持仓成本比较低的,套牢是不至于的,但那些进比较晚位置比较高的,还是比较容易挂在树杈上的。

高位股是比较容易存在估值泡沫的,无论估值是高还是低,但低位股并不一定没有估值泡沫,很多时候都得看,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业绩的增长速度。

高位高估值这种就不详细讨论了,基本上都是需要规避风险的;对于高位低估值,会心动的人可能就比较多了,比如去年开始回调的医疗器械板块,很多企业在业绩释放之后,市盈率都在三五倍的样子,可股价却一路下滑,至今仍无起色,中途也少有像样的反弹,其中就有一个股,一年多的时间跌幅超过80%,该股的业绩主要是受疫情短期影响,未来的业绩并不稳定,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7.77%,这就很好理解为啥能跌这么多了,但去年抄底医疗器械板块的人并不少,没等今年新的业绩出来,早早就挂树杈上了,想割肉都很难下得去手。

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医药医疗这两年都是比较痛的,对于相关的板块,大多数标的依然是处于高位的,估值上有高有低,整体的风险还是不小的。

那么低位的就没有风险吗?肯定不是的。首先,风险并不是单一的市场风险,其他还有很多风险因素;其次,低位的也不一定便宜,特别是一些绩差股;最后,除了投资,我们还需要兼顾工作和生活,很多时候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操作。

对于低位股,会综合考虑经营稳定性、估值水平、发展空间和业绩增速等,很多时候也要考虑市场情绪、经济环境等,由于高位股本身有一定透支,过多考虑这些因素是没有多少意义的。

低位高估值的方向,会比较青睐软件、信息这些发展空间比较大的方向,而低位低估值的方向会更青睐那些经营比较稳定,业绩增速也还可以的。

除了高估值和低估值以外,还存在着不少估值适中的,这个上面的分歧就更大了,有人觉得未来可期(低),也有人会认为还要继续回调(高)。

对于投资,我们是很难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的,通常是会从低位方向开始布局的,无论估值高低,都是逢跌慢慢增加仓位,还没有建仓到位行情就来了该咋办,基本都是宁可少赚也不可盲目追涨来增加仓位。

如果没有太大把握,持仓就需要轻一些,而对于一些波动比较大的板块,任何时候仓位都不宜过重。

位置的高低会更明确一些,估值到底是高是低,就比较见仁见智了,而且不同的行业很多时候都不太一样,有些行业四五十倍还觉得不高,有些行业四五倍还觉得不够低。

平时会看K线所处的位置更多一些,然后再去看估值的高低,最后看经营是否稳定、行业空间的大小、业绩增速的高低等。

图片
图片

03

估值这个是很难说明问题的,而且低位低估值,业绩还稳定,增速也不错,也不意味着就一定会涨,长期在低位徘徊也是有可能的。

通过研究发现,凡是大涨过的板块和个股,都会经历比较长的回调周期,回调的幅度就比较难判断了,大多数的回调幅度还是比较大的。

回顾过去的那些大牛市,业绩比较不错的也可能会回调70%-80%,而业绩波动比较大的,跌个90%都不是新鲜事,某些大牛股多年以后可能都已经退市了。

不少投资者总是从一个高位板块止盈,迅速又入了另外一个高位板块,通过频繁的切换,短期收益率可能是有一些提升的,但无法降低整体持仓的风险,也同样容易被挂在树杈上,而对于被挂树杈后的回调,是回调了70%,还是80%或90%,差别并不是很大。

对于操作而言,通常会先从低位的方向开始,参考因素的顺序为低位>低估值>经营稳定>发展空间>业绩增速,低位低估值且业绩稳定也并不代表股价会涨,但安全边际是会更高的,同时容错率、性价比也会比较高,如果股价没有明显的上涨,通常会通过网格交易来获取利差,降低持仓成本就显的比较重要了。

虽然这样子的方式短期的收益并不高,但可以很好的控制持仓的风险,兼顾风险和收益是我们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的。

在均衡配置的情况下,市场是会不断轮动的,经常会遇到一些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时候,那么会把先亮起来的逢高减仓,再把止盈减仓的资金去增持那些还没有亮的,或者布局其他的低位方向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总是期望暴富,资本市场的暴富几率和中彩票暴富的概率相差无几,我们都很难成为那些极少数的幸运儿。

很多方法和策略都是挺好的,但越是短期有效的,长期的有效性就会比较差,也不具备普适性,实际操作的难度也会比较大。

操作上,通常都是优先减仓那个先亮起来的,继续配置那些还没亮的,从而形成高低切换,进而降低整体持仓的风险。

哪个会先亮,哪个会亮得更久,从来不预测这些。每天都有很多涨停股,没买的多了去了,赶不上趟的也多了去了,卖飞也是常有的事,风水轮流转,也会有轮到的时候,整体下来还是能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对于超额的收益就不必过于执著了。

世事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PS.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理财建议!
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