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一键清仓?总有人为狂欢买单,历史规律是相似的

 真情感恩要真武 2023-04-07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1

今天收到一封留言,内容特别长,但前后非常矛盾,从文字中能感受到这位读者很多错综复杂的情绪。从不甘到不屑,从不敢到不舍,怨恨中带有一丝嫉妒,彷徨中还有几分恐惧。

大意是这样:“寿老,我最近失眠,因为自己又错失了一次致富的机会。

之后他写了很长的文字,我大概摘要介绍。

这位读者看着一直暴涨的人工智能板块,每天都不开心,因为他没有买入,有一种别人都赚钱而自己踏空的感觉。而这个周末,情绪到达了顶峰,甚至想把家里所有的积蓄在下周一股脑都追高买入人工智能股票。

因为有人跟他说:“从未来去看,现在就是底部,虽然有些公司从几块钱涨到了几十块,从十几块的涨到了快一百元。但是未来这些公司还有十倍,二十倍,甚至一万倍的空间,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是开玩笑的,现在每一个板块里的公司,闭着眼买入未来都能身价暴涨很多倍。”

所以,他心动了,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内心和情绪了。

我说下自己的看法,哎,怎么说呢?我仔细想一想,总感觉无从下嘴。

你说他是我的读者吧,人工智能我也说了许久,为什么现在别人的一句话他才觉得要进入,早干嘛了呢?

今天四月份了吧,二月二龙抬头那篇文章《祥龙抬头!2023年是关键节点,变数带来新的机遇|万字》,我几乎全篇都在写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

他也没有介入,按理说那个时候买入性价比要比现在好很多。究其本质,还是因为很多人投资,没有自己的主见,对其他人都是半信半疑。

那这次他听别人说,本质上也不是相信这个人,而是情绪占据了主导,说白了就是冲动型心态了。

那我尝试聊聊现在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所谓投资,一定要讲究性价比,这里的价值要看业绩也要看它的行业地位和未来可能性。

而本质上,如果它的业绩也没什么变化,技术也没什么变化,只是蹭上了一个概念,你要说国外真正的AI龙头反而涨了几个点,而我们这里都是翻了好几倍。

还有一个规律,我举例大家体会。

曾经的白酒,新能源,甚至那一大批白马股票,和现在的人工智能多么相似?

都是底部无人问津,有眼光的人说破了嘴皮子也没人相信,最后涨了几倍之后,很多散户跳出来发现了价值。他们高喊着,狂欢着,认为这些标的还有十倍,二十倍的空间,甚至有人高喊茅台永远不倒,根本不会跌。

我们就拿股王茅台来说,它也经历了从2600到1300的腰斩,大家可曾想过,买这种股票的人几乎都是仓位比较重,这种腰斩其实挺打击心态的。

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是一样的现象,股价一路狂飙,大多数概念里的公司都是翻倍以上行情,但是很多散户都发现了价值。

如果说人工智能有什么大的利空,除了业绩不确定产品不确定的性价比,那就是散户的情绪了。

因为赚钱的总是少数人,而这帮人很多都是买在无人问津卖在人声鼎沸。

我看了某些国内所谓人工智能的产品,简直是侮辱智商,我觉得它内在的逻辑根本不是人工智能,而是直接把浏览器里搜索的结果以对话的形式显示出来。

大家不要对号入座,我就不点名了,因为那些问题还不如直接去引擎里搜索呢,根本和人工智能没什么关系。

我从公众号的资料显示,这位读者从21年就开始关注我,但是我敢保证他不是每篇文章都看,只是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其实这样效果不好,不仅是看我的东西,看谁都是如此,如果不能踏实下心,很难抓住对自己有效的方法。

如果他把我之前的文章都看过,那么他应该有了答案,这种内心的煎熬,心态的不稳定其实是兵家大忌,投资的步伐都乱了。

既然觉得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既然它天天涨,既然自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既然不想踏空,既然一切的既然。

那就买好了,因为未来谁也不能判断,因为趋势所在大概率短线还会赚钱的,买并没什么问题。

某些公司看似涨幅大,某些换手率也高,估计早不是当初那一批人了,这也要综合去看。

短线买入也行,但要认清的是获利盘很多,人家未来若是要走都有底气,

只是少买一点,如果行情继续,那么你也赚钱了,如果行情没了,因为你买的少,所以亏不了多少,还把这些股票给狙击下来,心态上也赢了。

大家要认清楚一点,股市里是炒作预期,真正实现的时候,股市里反而机会就少了。

比如航空旅游,口罩期间一个劲儿炒作,但是真正大家大规模出游时候,市场反而没什么人炒作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体系,对于人工智能这块,熟悉我的读者也知道我前段时间卖出了一个公司,而且是一股没留。

现在这个账户里,除了这个还清掉了另一个涨幅较大的,还保留了另外两只。

说来惭愧,买它当初也是为了支持它在安全领域里的发展,当初也被列入了制裁名单。

但是这几年,股价一路下跌,由于是左侧交易,我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到了能补仓的地方,也补了一点。当时买入它也没指望赚钱,就是单纯有些情节在里面,因为被老美制裁了。

一路下跌的时候也没想补仓,但是多年的体系习惯养成,还是买了点补仓,但整体仓位很轻,不会影响什么心态。

不过,这个公司去年蹭新能源汽车,元宇宙,今年又蹭上了人工智能,主营业务毫无进展。这次总算蹭对了,股价从底部一口气涨了接近三倍,很多情绪高涨的散户都开始称赞公司的未来,欢乐的气氛完全代替了以前的谩骂。

前几天我就一键清仓了,也不是说我卖了就一定不涨了,但在我的投资体系里,到了自己该走的点,总体来说持有这个玩意居然收益也挺高,这是始料未及的,市场疯狂起来,什么股票都能盈利。

也许,这就是互道傻子的阶段,但对于是不是傻子,我内心还是有谱儿的。毕竟也到了预期,而且最让我无语的是,在安全领域里它这几年毫无建树,我也是恨铁不成钢。这就好像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报效国家,赚多少钱倒没关系。结果他走了另一条路,即使也赚钱了,但总和初心不同。

我从不判断股市的走势,因为这个在我能力之外,对于控制不了的事情,我不会浪费心思。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我也持保留意见,人家能继续涨固然好,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如果真的要参与,这个位置不是倾家荡产进场的机会,因为没有必要,用不影响心态的钱参与倒也无妨。

不少人会认为未来会如何,反正幻想出了很多的可能,我想他们也许是对的,散户不这么想板块早崩了。但是,以规律而言,任何一个技术的更迭,最终能走出来的公司其实没有几家,大部分都是炮灰或者倒闭,如果是长期投资,一定要确保自己买入的就是那个正确的。

我对人工智能是看好的,但不仅是股市里,更多的是生活和工作中。所以我最近写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包括二月二那一篇,都是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

但是,我也知道股市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和脉络。我是经营过公司的,也知道利润的爆发,产品的进步,团队的成长有多难。

所以,真实生活中公司的进步,可能一年会有20%的突破,但是在资本市场里,可能一天就把这个进步给兑现了。

如果公司是200%的进步,股市里也用不了一个月就兑现了。但是大家要知道,您在现实中一旦有200%的增长,就要保持这个增速,如果保持不了,那么利润就是断崖式下跌,到时候股市里也是一样的预期,很明显曾经的猪肉,房地产都是类似的情况。

每个人对于投资的理解是不同的,而我早已不是喜欢在几倍之后介入的策略,还是那句话,自己忍不住了,小仓位玩玩无妨的,倾家荡产进去的话,还是要想想清楚,看看熟睡的家人孩子,再做决定。

只是赚个钱而已,为什么非要选择这么一条路,说到底还是着急,市场永远不缺机会,板块轮动得那么快,只要愿意等,不少地方都有机会。

AI现在这样好的行情,也和漂亮国有关系,这是它们唯一的救命稻草,掩盖内部一些问题,维持美股不崩。

但是,它们倒没怎么涨,我们这里板块却翻了个倍甚至更多,这也是这么多年的特性了。

为什么咱们走不出慢牛?人家涨三年的利润,我们三个月就涨完了。

去年开始我就控制了仓位,投资不是一直满仓,而是见机行事。

这就是我投资的体系,看好了机会出现就陆陆续续买入,没想清楚就不着急,真正赚钱的机会不是靠绝杀抢进去的,而是弯腰捡起来的。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的阶段,资金量,体系,眼光都不一样。大家一定要兼听则明,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去走,别人的任何建议都只是你决定的一个参考而已。

很少有人把股票的所有涨幅都吃掉,有人赚前半部,有人赚中间,有人赚后半部,有人埋单,这就是游戏规则。


今天是2023年4月1日,二十年前的今天张国荣先生逝世,今天正好是二十周年。

沧海桑田,时间过得很快,当时张国荣逝世的消息,我也很震惊。据说香港娱乐圈很多人至少一周都没有出门,推掉了工作和应酬,都在思考。

人到底在追求什么?财富,名誉,地位真的等于幸福么?

张国荣这样名利双收的人,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路?这些都是人们当时思考的内容,包括我自己也想过很多。

也许,就像那那句话:人在饥饿的状态下,烦恼只有一个。一旦吃饱了,就会有无数的烦恼。

追逐财富也是一个道理:人在没钱的时候,烦恼只有一个。一旦开始富裕,烦恼并不会少,也许更多,这一点见仁见智吧,理解的人应该理解什么意思。

这首张国荣的歌曲,曾经我也放在车里听过很多次。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

但路还要继续走,风还会继续吹。

晚安,各位读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