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探|揭开惊世之作老君岩造像的几个历史谜案①老君岩造像究竟是北宋还是南宋之作?

 乡音文化 2023-04-07 发布于福建
本文2442字 图片5幅  阅读6
【敬请点击右下方在看或点赞  以示鼓励 】
                                                        

【编者按】本文是《天下之货仓》作者写于2021年的万字文,与前两期一样也是碰到疫情先按下不表。近日乡音君翻到该文,觉得不发太可惜了,因为没有什么时效性,故分成几期予以推送。以下便是《揭开惊世之作老君岩造像的几个历史谜案》的原文(分作几期推送)。

    由于地方史志文献关于老君岩的记载语焉不详,前后矛盾,致使老君岩造像的创作年代、倡建者、创作者,有无岩宇遮盖等至今还是一个千年之谜。《天下之货仓》收入的《〈光明之城〉与泉州申报世遗》是作者在本世纪初参与《光明之城》真伪论战中发表的长篇大论,其中对老君岩的创作年代等做了一番值得关注的研究和探索。本期乡音君特地邀请作者聊一聊老君岩造像这个话题。

   老君即太上老君,李耳,号聃,又号老子,是春秋末期卓越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汉·司马迁《史记》称他大约活到160—200岁。东汉末道教创立后,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并衍化为道教三大超神“三清”之一的道德真君。作为世遗泉州22个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的老君岩造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老子石雕造像,是我国古代宗教石刻艺术的瑰宝。1961年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君岩造像究竟是北宋
还是南宋之作?
 
   老君岩,原名羽仙岩。“羽仙岩,在(清源山右峰)罗山、武山之下……今曰老君岩。” ①“(清源山)其下为羽仙岩,在罗、武二山之下,今名老君岩。” ②老君岩造像是在天然巨石上镌刻而成,“其地有石天成,略见头目髭须之状。” ③。老造像高5.63米,宽8.01 米,厚6.85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老君造像除地表雕刻部分,地下还埋着一大截。


    关于老君岩创作年代有唐说、北宋说、南宋说。从1990年文物部门整治老君造像南面出土的9件宋代雕琢风格的石构件来看,老君岩无疑就是宋代之作④那么,老君岩是北宋还是南宋之作?

    作者认为,以上两处记载都有记载朱熹“尝游”羽仙岩这一史实。那么,“朱熹'尝游’羽仙岩极有可能是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朱熹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秩满,八月在泉州府候批书之际,他与好友傅自得登游泉州名山,这次憩游历时9天。由此可见,老君岩雕刻年代应在南宋绍兴之前。” [8]作者支持北宋说,他认为老君岩创作年代应当不晚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

朱熹(农历1130—1200),字元晦,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来源:网络


石像天成  好事者为略施雕琢

    “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5]“明代何乔远认为老君岩在南宋·淳佑年间(1241—1252年)编纂的前后两部《清源志》均无记载,应为南宋·淳佑以后镌刻:'羽仙岩,在罗山、武山之下。宋·罗山下,有北斗殿;武山下,有真君殿,朱文公尝游焉。今曰老君岩,盖石镌李老君宴坐像,高十余尺,不知何年?宋·淳佑不载,必淳佑以后镌也。’”[6]但清·乾隆《泉州府志》又云:“羽仙岩,……今名老君岩。石像天成,……朱子尝游于此。” [7]

老君岩一直是露天的吗?
 
   老君岩无遮无盖,露顶巍坐数百年。那么,老君岩本来有无岩宇,明代起就有不同说法。明·万历《泉州府志》(1612年成书)记载老君岩说:“今岩宇复新。” 明·理学家季本(明·嘉靖、万历间人)咏六老峰诗亦称:“出门(指元元洞门)未数武,翼然见新宫。内有老子像,炳焕生龙光。” [10]。
 
    而同时代的何乔远(明·嘉靖、万历间人)在《闽书》记老君岩则说:“当部置须髯处,石色浩然,虽露居风雨,苔藓莫侵餂,相传不敢屋也,屋则大虫至。” [11]他的意思是,传说若盖屋,便成老虎窝了。清源山自古以来,虎患不绝,这倒不假。明·林孕昌(1595—1657年,明·万历、天启、崇祯时人)在《大笑集》也称:“吾于清源山下,得两石像焉,一为老君,一为弥陀。自老君而西有片瓦岩,其东有清泰岩,皆废。独老君岿然露顶而坐,俯视鲤城,掀髯睁眼,凛有生气。”[12]

老君岩造像局部(来源:宋元郎/摄) 

   支持老君岩原有殿宇的文献是后来厦大庄为玑教授发现的两则族谱:“惟知睦斋公葬在泉州城北门外清源山麓。土名北山,老君室前右畔”;[13] “始祖妣钱氏卒年五十有六,葬与始祖同在北山老君殿右。” [14]这就说明老君岩曾坐殿宇之内。1990年,“文物部门在整拓环境,开挖老君造像南面地土时,挖掘出大石数条,竟是老君岩石室遗物花岗石构件,通过对这些石构件的考证,可以判为宋代做法。”[15]
 
    清源山三十六岩洞(又称三十六洞天)多为道士修真之所,最早为秦代大道者修真的清源左峰,名曰大道岩。据《闽书》、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可知,老君岩周边就是规模庞大的道教圣地,宋代就建有北斗殿、真君殿。明代又辟有元元洞。老君造像在明万历之前应坐殿宇石室之内,此间石室毁坏后又有重建,后又遭破坏。故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史籍文献才会出现时有时无的记载。

    综上所述,作者推断,老君岩出现的年代应当是在北宋末年崇宁五年(1106年)至政和元年(1111年),距南宋朱熹“尝游”羽仙岩也就40来年。
(以上图源:宋元郎/摄)

【备注】

[1]明·何乔远:《闽书·卷七·方域志》

[2]清·乾隆《泉州府志·卷6·山川·清源山》

[3]明·万历《泉州府志·卷2·舆地志》

[4][9][15]杨昌明  方拥:〈泉州出土老君岩石室构件年代考辨——兼论泉州清源山老君像的雕凿年代〉《泉南文化》1991年。

[6][11]明·何乔远:《闽书·卷7·方域志》

[5][7][10][12]清·乾隆《泉州府志·卷6·山川·清源山》
[8]戴泉明:《天下之货仓/〈光明之城〉与泉州申报世遗》,九州出版社,2019年5月出版。
[13]《荣山李氏族谱·卷16》[14]《清源林李宗谱》
[14]《清源林李宗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