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晴周末】走访太极圣地陈家沟

 大春观察 2023-04-08 发布于江苏

走访太极圣地陈家沟


作者心晴地方

会打太极拳的人一般都知道陈家沟,因为这里是国家公认的太极拳发源地。但也不是所有习练太极拳的人都到过陈家沟,网上有统计,目前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有超过3亿人在习练太极拳,真正能够亲身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的还是很少。而现在有缘能到陈家沟感受太极文化的,大多和我一样,是不会打太极拳的普通游客。
陈家沟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的东郊,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泽洲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着陈氏人丁繁衍,村里姓陈的越来越多,该村遂更名为陈家沟。

村中的巷口均建有牌坊

本文作者在陈家沟留影
本是黄河边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但因陈氏家族创立太极拳并世代苦练,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前来求学拳术,并衍变成传扬海内外的陈式、杨式、和式、武式等十大流派,使得陈家沟声名远扬。2007年,国家体育总局认定河南温县陈家沟为太极拳发源地;2014年,获选国家科普教育基地和4A级景区;2020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22年,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如今,村里太极拳祖祠、祖林、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太极文化园、印象太极全域剧场、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等各种文旅设施林立,已成为传承太极文化、感悟太极风韵的热门景点。
太极拳博物馆前陈王廷的雕像
我们下车的地方叫王廷大街,这是以陈家九世陈王廷的名字命名的一条大街。据导游介绍,陈王廷虽然不是陈家武术的鼻祖,但他广泛搜集、整理民间武术,加以继承和创新,并将太极阴阳学说与中医经络学说化于武术之中,从而创编出一种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老少咸宜,既有实战功能,又能强身健体的拳术,这就是太极拳。所以我们在太极拳祖祠和太极拳博物馆看到的大型人物雕像,并非是陈家鼻祖陈卜,而是陈家九世的陈王廷。
村上处处彰显太极文化
王廷大街就是一条太极文化街,街道两旁建筑的墙上,满是太极拳招式的图解,还有就是古代村民的生活方式。导游介绍说,陈家沟80%以上的人都会太极拳,就连小孩玩游戏也离不开太极拳招式,这里的老百姓自古就有个说法,叫:“喝了陈沟水,都会跷跷腿”。
太极拳祖祠及门口的石虎

拳谱堂及内景

在祖师堂前听导游讲杨露禅的故事

祖师堂内景(中间雕像为陈王廷)
走过王廷大街,我们就来到太极拳祖祠,这里和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是我们今天参观的重点。太极拳祖祠是为纪念太极拳历代宗师所建,由山门、碑廊、拳谱堂、祖师堂等组成。我在拍照时偶然发现,太极拳祖祠前的两个石碑似乎有些异样,细细一看真是:别的地方大门口都是一对石狮,这里却是一对石虎!想问导游,可是已率队走远了。后在网上查询得知,陈家十一世的陈希奋,太极功夫十分了得,曾经一次利用太极拳功夫打死恶虎,为村民除害,后来每年的元宵节,陈家沟就将舞狮改为舞虎,也叫“耍虎舞”,舞虎的同时也展示太极拳的功夫。网上还有一种资料,说在中国古代,白虎也是一种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一些道观也用它来做门神,也就是道教中常说的“左青龙,右白虎”。

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及大厅
参观太极拳博物馆
参观完太极拳祖祠,就来到中国太极拳博物馆。这是一座高大的古典式建筑,里面分为两仪堂、四象堂、文修堂、三省堂四部分,全面展示了太极拳的拳史、拳理、拳法。有许多资料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比如原中央领导人对太极拳的题词以及习练太极拳的图片等等。

毛泽东和邓小平同志的题词

刘少奇同志在打太极拳

走出太极拳博物馆,我们还得到一个惊喜,博物馆的一位拳师专门为我们旅游团成员上了一课,讲了习练太极拳对强身健体的好处,表演了一套拳术,并现场教大家练了一节招式动作。旅游团的大爷大妈们都非常开心,向拳师抱以感谢的掌声。
跟着拳师学打太极拳
今天参观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感受很深,太极拳不仅是中华武术的奇葩,而且是民族文化的瑰宝;陈家沟值得一来,值得一看!下面这个短视频,是我在参观过程拍摄的,感兴趣的不妨点开看一下,也算是网上参观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