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雨后游古剑

 僰俗 2023-04-08 发布于重庆

作者:  三分明月             

我幼时常随母亲回綦江她娘家,也从母亲和长辈们的摆谈中多次听到“鸡公嘴”这个名字,一遇到什么大事他们就说要到鸡公嘴上香。

这个“鸡公嘴”,那时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深深扎下了根,然鸡公嘴在綦江哪个方位却不知晓。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清明,佛教禅宗也随之兴盛。

前些年,又常听说“古剑山 ”这个名字,说是綦江的四A景区,佛教圣地。

鸡公嘴,古剑山,古剑山,鸡公嘴,缠绕了一阵子,才弄明白原来就是一处地方,位于綦江城区的西南面。

于是就有了到古剑山一游的念头。

今年清明前一天,我陪在成都治病的表兄回綦江。

到綦后,表姐的儿子听说我有如此想法,便欣然承诺开车陪我上古剑山,了却我多年夙愿。

第二天是正清明,清晨推窗一看,心里凉了半截。外面春雨飘洒,这种天气还能登山吗?

还好,未到中午雨霁云开,放晴了!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午后,一行人驱车出发,不多一会儿便开始上山。

小车沿着盘山公路左旋右转,不到一小时便到了下净音寺。

下净音寺金碧辉煌,红墙黛瓦,气势十分恢宏。

看得出所有寺庙建筑都是近年经过大规模翻修的,显得美观大气又肃穆庄重。

还未跨进山门,寺内便传出阵阵颂经之声并伴和着钟罄之音。

冥冥之中,似乎给这佛门圣地平添了一种说不出的悠悠仙韵。

下净音寺背后有一座山峰,峰顶直插云霄,那应该便是有名的鸡公嘴了。

爬上鸡公嘴才是我们今天的重头戏,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才叫作爬古剑山。

我们顺着一级级的石阶往上爬。才开始还可以一边爬山,一边观赏山中野花,听听鸟叫。

爬到一亭,便已感到腿脚乏力,上气不接下气了。

往上一望,一节节陡直的石阶一直往高处延伸,究竟还有多远心中没数。

管他的,先到亭中息息脚再说。

亭外竖有一牌,上书清代诗人罗星《春游古剑山》诗,诗后赫然还附有“下山台阶还有278阶,上山台阶还有434阶”的字样。

我的天,总共有700多节石阶啊!半天才爬了一小半。

此时,才深感“人之老矣!”

半个多月前,我不是才爬过险峻陡峭的黄山吗?这古剑山不会比黄山更难爬吧?

我在心里瞎嘀咕,是想给自己打打气。

转身又看,身边的一些年轻人不也爬得气喘吁吁吗?有的甚至还打算半途而返了。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这个糟老头心里也就开始坦然安然了。

继续往上爬吧,此时已无心观赏山景,一心只管爬山,

接近山顶的几十级石阶更加陡峭,此时我已精疲力竭,一手抓住路边护栏,一手撑着石阶,手脚并用,使用起名副其实的“爬山功”。

走在身后的侄儿用手机拍下了我这付狼狈相。

我怕丢丑,这张丑态照片不好意思在文中亮出。

爬上这几十级陡梯,终于到了极顶。

看来这古剑山的陡峭比起黄山也并不逊色半分啊!

顶峰的庙宇叫上净音寺,规模大大小于下净音寺,但它却是建于宋代的一座古刹。

我綦江的老一辈人过去常说的到鸡公嘴上香,估计应该是这座古庙了。

古庙前面是悬于绝壁上的人造石拱桥,即古剑山著名的阳桥。

从一些航拍图像上看,这阳桥确实酷似一只雄鸡之嘴。

如遇天朗气清,站在阳桥上肯定视野十分开阔。据说极目远眺,可见二十多公里外的綦江城区的高楼大厦。

但今天雨后方晴,山中云遮雾绕不能望远,但不必遗憾,这却又是另一番韵味。

佛韵,神韵,还是仙韵?或许都有。

此时耳畔又隐隐传来悠悠的钟罄之音,疑是仙乐。

此情此景,心中突然迸出几句似诗非诗的东西,记录于后以此作结。

清明雨后游古剑,

云雾缭绕别样情。

石阶步步入云霄,

游人弯腰半山行。

林中野花伴鸟叫,

耳畔又闻钟罄音。

佛乐悠悠有古韵,

山中疑有得道人。

2023年4月6日

作者简介杨克纯,退休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却没有什么建树,显得十分平庸。

平时喜欢喝点小酒,打打小牌,看看闲书。偶尔也玩玩文字游戏以打发空闲时光。

身上也有一些臭文人的臭毛病,别人觉得有些高冷,其实是无能。








僰俗》征稿启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