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蔺晓渊|周日游颐峰公园小记

 砚城文苑 2023-04-08 发布于山西

春之韵

正当时


春游,古称踏青,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族民俗文体活动,古时一般在上巳节,清明节。“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春季郊野,芳草茵茵,百鸟争鸣,阳光和熙,空气清新。


周日游颐峰公园小记

春才敲门,寒流来袭。
阴风怒号,遮天蔽日。
天地无色,草木失神。
老幼蜗居,车马稀少。
不是冬天,胜似冬天。
难得周日,困居家中。
手不释屏,久生郁闷。
忽披厚衣,顶风出行。
偌大颐园,寂寥少人。
万贤高塔,青松掩映。
佛圣古刹,绿色笼罩。
万千柳丝,随意垂挂。
丛丛灌木,枝枝泛绿。
杏树初荣,芽苞鼓胀。
茵茵草色,近看却无。
凤筝飘飞,孩童手牵。
树上雀聚,鸣声上下。
悠悠佛曲,余音萦耳。
清涟河开,波光粼粼。
古朴戏台,静默沉思。
偶遇友人,互道珍重。
又遇帅孩,坐树捧读。
树下小犬,埋头酣睡。
远处农家,炊烟袅袅。
时至正午,踏上归途。
漫游颐园,思绪万千。
羁鸟恋林,天高任飞。
池鱼思渊,海阔凭跃。
人向山水,自然为家。
采菊东篱,悠然南山。
局促于室,去冬无时。
走出家门,四野皆春。
青山绿水,物我相宜。
诗和远方,吾之所向!






古往今来,春游冠得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如《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蔺晓渊,1959年8月出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三岔村一个亦干亦农家庭,1980年7月五寨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中学高级教师。2019年8月退休。不忘师范生初心,一直耕耘于讲台,乐此不疲,悠然自得。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