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年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04-08 | 阅:  转:  |  分享 
  


二O二年东营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1 C 12 O 16 Na 23 Mg24 S 32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1.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回收金属,节约资源 B.提倡单车,健康环保

C.燃放鞭炮,快乐春节 D.植树造林,低碳生活

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柿子做成柿饼 B.榨苹果汁

C.粮食酿醋 D.小麦脱粒

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 B. C. D.溶解

4

A.碳酸氢铵 B.磷肥 C.草木灰 D.硫酸钾

5.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闻到屋内有异味,应立即开灯检查是否有煤气泄露

B.用燃气热水器洗澡时,要保持烟道畅通。

C.误食重金属盐后,可以先喝豆浆或牛奶缓解症状,并及时送医。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先检验纯度

6.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

B.将玻璃棒用蒸馏水润湿后蘸取待测液测溶液pH

C.过滤操作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D.称量氢氧化钠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

7.麻黄是重要的中药材原料,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麻黄与麻黄碱均属于纯净物

B.麻黄碱由10个碳原子、1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由麻黄碱的组成元素可知,麻黄碱可以燃烧

8.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铝锌铁与盐酸都能放出氢气,所以盐酸与所有金属反应都有氢气生成

B.铝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铝有保护作用,故与空气形成的物质对有保护作用

C

D.碱溶液的pH大于7,故pH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9.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混合物 A 臭氧 石油 B 高锰酸钾 空气 C 二氧化锰 草木灰 D 过氧化氢 冰水混合物 10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和碱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酸碱都属于氧化物

C.稀释浓硫酸需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不属于置换反应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给自行车胎充气 分子间有间隔 B 电解水时氧气体积比理论值低 氧气比氢气溶解度略大且与电极发生反应 C 面粉厂严禁烟火 空气中面粉的粉尘遇明火可能会爆炸 D 食盐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 食盐溶液中有电子而蔗糖溶液中没有 12.“三钙演义”指常见几种钙的化合物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和水反应温度没有变化

B.制造生石灰的副产品可用来制干冰

C.该转化中无置换反应

D.石灰水变浑浊只能通入二氧化碳来实现。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分)

13(分)请认真回忆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角度看,氯化钠由____________组成;从微观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________。

(2)“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填空:



图中m=________。镓属于__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填“X”“Y”或“Z”)。

14(分物质是变化的,通过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实现化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目的,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现有以下6个变化:

①10 g干冰升华得到10 g二氧化碳气体②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③用熟石灰中和废水中的硫酸④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⑥厨房里烧煤(主要成分是碳)做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的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变化③中相互作用的粒子是(用符号表示)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________(填“变”或“不变”),所以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变化①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理由是(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变化⑥如果在纯氧中进行,要比在空气中剧烈得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相关问题。



(1)t3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______。

(2)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用“甲”“乙”“丙”及“>”“<”或“=”表示)。

(3)将t3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至t1 ℃,所得溶液中质量最大的是______(用“甲”“乙”“丙”填空)。

(4)现有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需要从混合物溶液中提纯乙固体,采用的方法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16.(分)2020年9月,中国发布:力争CO2的排放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低碳生活、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1)低碳生活。生活中我们要树立“低碳”理念,下列符合这一理念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露天焚烧秸秆 B.使用节能电器

C.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等用品

(2)碳中和。碳中和是指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被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转化等途径抵消

①我国在尽可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同时积极探索“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的途径。现在我国积极发展核能产业,利用核能代替热力进行发电,这属于________(填“减排”或“增汇”)。

②工业上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H3OH),同时生成水,有效实现“增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氢气代替化石燃料可有效实现“减排”,氢能源的储存运输是目前科学家研究的新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醋酸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发生中和反应.以蛋壳为原料回收蛋壳膜并制备醋酸钙[Ca(Ac)2]溶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过滤时得到的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生成醋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分)(1)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分)

.(1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室有以下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Ⅰ.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Ⅱ(1)(序号,下同)(2)实验室制取,应选用以下药品中的(填序号)现有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你认为 (填“能”或“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分)

1(分)化学试题(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条件未写或写错、“↑、↓”多写或漏写的,扣1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D A A B D C C B 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分)

13. (共5分,每空1分)

(1)钠元素、氯元素 钠 (2)3 金属元素 Z

14.(共1分)

(1)③Ca(OH)2+H2SO4=== CaSO4+2H2O,复分解反应;

④CaCO3 CaO+CO2↑,分解反应;

(2)OH-和H+ 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是对于化学变化来说的,变化①属于物理变化,只是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3)在纯氧中进行时,碳原子与氧分子接触面积更大,反应得更充分,反应的速率更快

15.(1)1:5:6。(2) 甲=丙>乙。(3)丙(4)。

(共1分)

(1)BD

(2)①减排 ②CO2+3H2 CH3OH+H2O

③防止镁铝在熔炼过程中接触O2而被氧化(合理即可)

(3)①CaCO3 CaCO3 +2HCl=CaCl2 + CO2↑+H2O

②+CO3=== CaAc+CO2↑+H2O

17.(分)(1)Ca(OH)2+HCl=== CaCl2+2H2OCa(OH)2+Na2CO3=== CaCO3↓+2NaOH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分)

1.(1分)Ⅰ.①长颈漏斗,②锥形瓶。

Ⅱ(1)(2)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

19.(共分)



(2)9.6%

(3)8%

























化学试题 第 1 页 共 10 页





化学试题 第7页(共7页)



化学试题答案 第2页(共2页)







献花(0)
+1
(本文系深冬入心88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