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天祥的两首七绝,沉雄悲壮,可歌可泣,更让人崇敬不已

 新用户40828904 2023-04-08 发布于福建

华夏民族的历史上曾经涌现过无数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生于乱世,心系苍生,不顾个人安危,甚至不惜献出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也让人们无限敬仰。

南宋时就有很多英雄豪杰,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辛弃疾、陆游、岳飞等人,都曾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保家卫国、抗击金兵,他们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载入史册。

南宋末年也有一位英雄为了抵抗元军,曾经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最后虽然陷入困境,却宁死不屈。下面分享文天祥的两首七绝,沉雄悲壮,可歌可泣,更让人崇敬不已。

文章图片1

《金陵驿》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号文山,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进士第一,曾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元军南侵之后,文天祥率军抵抗,后来因为寡不敌众,兵败被俘,次年被押送大都。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被俘后的第二年,诗人当时途经金陵,他感怀家破人亡,又触景生情,于是赋诗抒怀,表达了无比凄凉的内心感慨,读完让人热泪盈眶。

文章图片2

时值深秋,南宋灭亡也有一段时日了,诗人虽然深陷困境,却丝毫不愿屈服于元军。诗人在路上看见满地的芦花,叹息美好不再,更惆怅自己不久也将离开人世。“芦花”在此象征着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他们饱受战乱,流离失所,更是漂泊无依。

旧家燕子”,化用中唐诗人刘禹锡的名作《乌衣巷》中的诗句,表达了一种极度的哀愁。无数建筑物被毁,人们四处奔逃,就连燕子也找不到旧主人。这两句不提一字悲伤,只是运用“芦花、燕子”的意象,就淋漓尽致地抒写了作者内心的悲戚之情。

文章图片3

后两句表达作者的慨叹,离开了金陵之后,也就意味着永远地告别了江南,再也看不见故乡淳朴的乡亲,也听不到那些熟悉的乡音,此后的囚徒生涯也会无比艰难和漫长。诗人虽然无比伤感,但是他并不觉得惶恐,反而慷慨激昂地说,“化作啼鹃带血归”。

啼鹃”二字,化用古代蜀帝杜宇的典故,诗人虽然肉体即将消亡,但是他的精神必将永存,即使忠魂化作啼血,也要回到美丽富饶的南方。全文抒写了黍离之悲,慷慨悲壮,并极具感染力,令人感慨的同时,不禁在心中生起崇敬之情。

文章图片4

《旅怀》

昨夜分明梦到家,飘摇依旧客天涯。

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鹏啼落花。

宋恭帝德祐二年正月的一天,文天样前往皋亭山,会见元军统帅伯颜,却被对方拘留。一个月之后,他和杜浒等十二人从镇江逃脱南归,一路有诗纪行。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悲伤之情。

文章图片5

诗人虽然暂时摆脱困境,但是并未到达南宋的地界,沿路还会有很多不测。他只能小心翼翼地行动,心中却不停地挂念着故园和亲人。首句中的“”既是家也是国,因为诗人早已变卖了全部家产,将自己与整个国家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次句从梦境回到现实,“依旧客天涯”是指作者仍未脱离险境,依然处在飘摇的环境中。诗人仿佛断梗的飘萍,前景未ト。“梦到家”与“客天涯”,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有家而不能归,幻梦与现实显得极其遥远。

文章图片6

诗人不禁又怀念起故园,他想象出“故园门掩东风老”,看似描写春意阑珊的景象,其实暗指国势垂危、不堪收拾。当时宋恭帝已经投降了元朝,并和皇太后等人一起被押送到大都,诗人虽然一直坚持抗敌,其实心中却非常清楚,宋朝离彻底覆亡已经不远。

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无限杜鹏啼落花”。杜鹃的啼声本已堪悲,缀以“无限”二字,更何况落花满地,令人叹息大宋王朝的春天已经归去了。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前两句抒写了一片归心,后两句景象凄凉,让人不忍卒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