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江南赏园林

 西行游者 2023-04-08 发布于四川

      江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半壁江山,古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大学时我就一直想到苏州游玩,刚好这次来魔都,顺便圆了我观赏江南园林的梦。

      江南水乡,以水为重。江南园林重于运用山石、水景和古树、花木来创造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同时因景设置阁、亭、舫、殿等园林建筑,并巧于借景,利用走廊、漏窗、矮墙、门洞、围栏等进行分离,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独特景象。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有助于启发人的联想。通过各种手法形成“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诗意美景,体现出小中见大、密中见疏、步移景异的造园艺术手法。

      我参观的第一站是豫园。豫园号称“东南名冠园”,位于上海,地铁10号线可直达,是闹市中难得的净土。在豫园景区购票后,步入豫园,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碧树凉亭。豫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景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假山名木掩映其间。逛完一圈,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园主人的文化素养超高。园中亭台楼阁的名字皆来自各种典故,园中连转角、门洞、漏窗的题词都各有蕴意。

      园中一处池水流经的涵洞名为碧涵。连不起眼的涵洞都有如此美妙的称呼,足以说明园主人对自己的园子是爱到极致了。园中有两条龙霸气外露的盘旋于墙头,龙头的下方正是一方门洞,名为啸月,特别应景,你再难找到比这更合适的名字。古代富人对生活要求极为严格,每个细节都必须做到十全十美,这样的严苛表现在住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上。豫园里每一块漏窗的雕刻都各不相同,有的雕鹿,有的雕鹤,每一块木板上都是一幅画。这样的精致要求,让人漫步园中,每一步都是享受,每一处都是风景。

      第二站是苏州留园。来到苏州,第一印象就是苏州的地铁站名字特别美,像桑田岛、月亮湾、骑河、徐图巷、陆慕、山塘街等,有诗意又接地气。虽然我从来没有到过苏州,但是当我乘坐公交车行驶在长满法国梧桐的街道上时,莫名的有一种归属感在心里蔓延,爱上一座城市只需要一眼就够了。

    走进留园,到达园内需要经过一段廊道。走在幽静狭窄的廊道中,因漆皮略微脱离而显得陈旧的廊柱和稍显灰白的墙面显示了它的年代感,空气中时有暗香浮动。

      步出廊道,采光天井中,一颗高大的金桂立于庭中,繁花似锦,香气扑鼻。桂树下是太湖石堆砌而成的矮小石山,山上有草竹点缀其间。往前的厅内放着7格屏风,上有牡丹、荷花、梅等四种花和三幅字。转过屏风,通过一道小门,就看到了古木交柯,取古柏树和女贞交柯连理,乃祥瑞之兆。现在的柏树和女贞是新植上的,昔日的古树已经枯萎死去。

      如古树一样,现在我们看到的园林中,特别是建筑都几经破坏和修葺,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味道。留园还好,建筑门窗磨损的痕迹和斑驳的墙壁还有长着苔藓的瓦片充满历史感,漫步其间仿佛在于历史交流,与时光对话。你会觉得这就是它最初的样子。

    “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是园内闻木樨香轩的楹联。这一句形象生动的为我们概括了留园的景色,在满园桂花飘香中,以冠云峰为最的太湖石假山、名花古木与层层相属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虚实相间,旷奥自如,让人“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

      都说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之首,但拙政园那漆得黑亮的楼阁以及迎面扑来的油漆味已经落了下乘。以我看来,苏州园林之首非留园莫属。

      虽然拙政园高大古朴、庄严雄伟的入口成功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毫不犹豫的花了90元买门票入内,内心充满期待。可惜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园内人流如织,声音嘈杂如菜市场。游人千里迢迢跑来参观,无论从发展还是经济的角度都无法拒绝,也不能拒绝,人多很正常。但能否在园景维护上下点功夫?那漆得焕然一新,油光黑亮,散发着浓烈油漆气味的亭台楼阁是什么鬼?我跨越一千公里的距离跑到这看古园林,看历史遗迹,你就给我看这个?

      拙政园占地62亩,是留园的2倍,也许是面积太过庞大不好维护。但再不好维护也请用点心好吗?古建筑的维护并不是刷层油漆就完事的,这层油漆虽然让建筑看上去焕然一新,却毁了它的历史价值,让无价之宝变成了毫无实用的普通建筑。

      进入拙政园就闻到的油漆味把我大好的心情破坏殆尽,所以接下来的参观我都是用批判性的眼光进行的,一上午的参观并未发现什么可取之处。唯有拙政园的借景手法让人眼前一亮,沿着古建筑、花草树木让出的视线走廊,掠过荷池、曲桥,就能看到不远处一座玲珑宝塔的大半个身段。这璀璨之塔,倒映池中,步履即近,令人神往。其实,这是园外1.5公里处报恩寺内的北寺塔。此座三国时建起的佛塔已有1700多年历史了。有着500余年园龄的拙政园,当年造园借用此景,不仅巧补了私家园林不能造塔之缺,还让人在西望中觉得园景更加幽深起来。

      狮子林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有假山王国之美誉。狮子林因众多假山形似狮子而得名。假山内外上下盘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仰观满目迭嶂,俯视四面坡壑,如入深山峻岭,恍惚迷离。园内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随着假山,上上下下,进进出出,看到出口却无法接近,让人如置身假山迷宫一般,只能望景兴叹。狮子林内有一幅楹联,“人知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是狮子林最真实的写照。

      下午,从宾馆步行前往沧浪亭。寻寻觅觅间,一池碧水现于前,垂柳依依拂岸过,绰绰亭影立水间。沿着白色石块堆积的堤岸往前,可园和沧浪亭在河道两岸对立而居。40元一张的套票,先看可园,除了入园的圆洞门框出的碧水、垂柳、荷花、古建筑如画般精致外,其他并无可取之处。完全是打着古典园林旗号的21世纪制造。建筑崭新,树木矮小,布置单一。这种程度的园林,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值得一去。可它在苏州,在人们看过了留园、狮子林、拙政园,就不值一提了。

      在沧浪亭参观时,我脑海中一直回响着苏轼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沧浪亭中的竹子种类多、数量多。游览于其间,一不小心就步入了竹子的世界,仿佛置身于竹林之间,且听风吟竹唱。沧浪亭立于山岭之上,高旷轩敞,石柱飞檐,山上古木浓荫,有竹、蕉环绕四周。

      据说古时沧浪亭可俯瞰四周田园景色,远至数里。亭上书“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坐在沧浪亭上往下看去,廊桥“飞虹”之外的一汪碧水与山亭相应,犹如置身山水之间。沧浪亭的妙难用词语表达,欧阳修的《沧浪亭记》和拙政园的小沧浪亭、小飞虹展示了古来大家对沧浪亭造景的认可。

      来江南赏园林必须先倒好时差,否则没得逛。倒时差这个词一般存在于跨国旅行中,像我这种在国内游荡的,宣称要倒时差真有点蹭热点的嫌疑。这几天,不管在上海还是在苏州,我都沿用着新疆的作息时间。在新疆我们10点上班,所以我一般9点起床。晚上8点下班,回家收拾一下洗漱完都12点了,真正入睡都在1点以后。

      在上海,我10点起床,11点开始到处转,并没有什么时间不够用之类的感觉。虽然天黑得特早,但黑了依然灯火辉煌,游玩完全不受影响。到苏州以后,我仍然10点起床,前往各个景点。还没逛两个地方,下午四点景区要下班了。两天行程里,我紧赶慢赶的逛了留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可园。本来想去寒山寺的,谁知道寒山寺四点也下班。两天的时间根本不够呀。

      早上,因为要赶火车,我六点五十起床,这个点对于新疆来说正是后半夜。拉开窗帘一看,楼下已经非常热闹,太阳也升得老高。在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江南已经开始了她忙碌的一天。

      如果我倒好了时差,8点能出门,说不定还可以去看看“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还可以看看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的网师园,领略一下藕园的夫妻归隐田园生活,观赏一下艺圃的园景开阔、自然质朴,还有环秀山庄的“有真有假、作假成真”的园林风格。可惜我没有,所以只能带着遗憾离开,这些美景留待下次再来观赏吧!

    至此,赏江南园林之旅告一段落,下一站水乡乌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