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私家园林的三大风格

 西行游者 2023-04-08 发布于四川

成熟后期的私家园林形成了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它们分别代表了各地的精华和特色,也反映了民间造园艺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通常指苏州、杭州、扬州、上海、无锡等江浙一带的文人园林。这里自古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经济发达,为园林的繁荣提供了绝佳条件。所以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之说。

江南私家园林一般规模较小,但造园家善于叠山理水,尤以玲珑多姿的太湖石见长,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留园的冠云峰,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都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小中见大”的艺术原理,写意地造就出“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的园林杰作。园林的建筑布局也不拘泥于宫殿、庙堂和住宅的对称格局。往往以水景为中心,厅堂随宜布置,灵活白由。亭榭桥廊,宛转其间。且屋顶多采用卷棚式,使翼角向上翘起,形成向上的曲线,使建筑整体产生一种虽静犹动、轻灵飞翔的感觉。再加上黑、白、灰的素色基调,江南园林更显得清新洒脱、淡稚朴素。

二、北方园林

北方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且多为王府花园,如萃锦园、朗润园等。

为追求气派、显示政治地位,园林布局常运用较多的中轴线和对景线,有很强的整体感,突出了庄重、富丽的格调。这和江南园林追求超凡脱俗的意境有很大不同。

在园林空间上,北方私园也缺少了江南私园小巧多变的特点。

在造园技法上,北方私园汲取了江南园林的精华,但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春季多风沙,园林建筑便多了一份封闭感,再加上庑殿式建筑形象,使园林整体厚重稳定、庄严肃穆。

叠山理水方面,受水资源缺乏的限制,北方私园多为“旱园”,水景面积较小。叠山用料主要就地取材,以青石和北太湖石为主。这类石材虽不如太湖石玲珑剔透,但形象更加凝重浑厚,与建筑风格十分协调。

这此都使北方私园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将南园林淡雅、轻灵的刚健美。

植物造景方面,北方以本土生长的暖温带的针阔叶树种及观赏植物为主,如海棠、石榴、丁香、榆叶梅、玉兰、枣树、槐树等,缺少南方那种四季如春的园林景致。但每到隆冬,花木凋零,冰冻三尺,北方园林也别有一番萧索寒林的韵味。

三、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中叶之后,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的私家园林也很快兴盛起来。比较著名的有: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和佛山的梁园。

与北京和江南的私家园林相比,岭南园林多是更加小巧的宅园。由于岭南地处亚热带,植物种类繁多,还大量引进外来植物,所以园林四季花开、终年常绿,再加上装饰华丽的建筑色彩,使其整体更加鲜艳秀丽。但夏季炎热多雨,时常遭受台风的袭击,所以岭南的园林建筑所占比重较大,往往连宇成片。为了更好地通风散热,建筑的开敞性较强,因此,岭南私园的外观形象较江南园林更具轻盈活泼的意趣。

因岭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原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对其束缚较弱。庭院布局既没有像北方私园的常规祖制,也不刻意追求江南私园那高远的园林意境。而是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不仅叠山理水的造园技法更加精练简洁、白由随意,园林景观也都因地制宜,顺应人意,营造出山石不高却峰峦起伏,池水不广却步移景异的景观效果。人在园中感觉津津有味,轻松活泼,充分体现了岭南园林“务实求乐” 的精神。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自隋、唐以来,岭南的社会环境一直相对开放,民间与国外的交流从未完全中断过。因此园林较早地受到了西方影响,融入了更多西洋造园艺术和样式,如厅堂外的铸铁花架和罗马式的拱形门窗;巴洛克式的柱头和套色、雕花玻璃等细部应用;甚至将整座西洋古典建筑搬入园林之中(如陈济堂公馆、张维立的立园),使岭南园林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开创了中国古典园林融汇西洋造园手法的先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