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定好您的闹钟,本周!东南夜空可赏“木星伴月”天文景观

 天文在线 2023-04-08 发布于云南

可以同时观赏到月亮和木星啦,快点叫上小伙伴一起去看吧!

             

在5月12日的黎明,如果早起的您,不妨去观赏下夜空的美景。仔细寻找下位于东方夜空的月牙,相当之美丽。细心的您,不难发现,在月亮的左上角不远处有颗亮星星。那便是我们八大行星之一的木星,相当的明亮。

             

图解:5月12日黎明前,木星伴月示意图

这次的木星伴月,还有土星和火星作伴。土星位于木星的左边不远处,稍微暗淡些。在大城市有雾霾的地方要仔细观赏,才能看见土星的身影。火星位于土星的左边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火星呈红色,很好寻找,只是略微暗淡。

             

放大后的双星伴月示意图

月亮与木星的近距离接近

月亮将与木星有一次近距离的接近,两颗行星会在彼此2°14'的范围内经过。那时月亮将呈现下弦月的月相。

在昆明,凌晨便可以观测到这对行星,大约在01:06分,它们会上升到你东南地平线上7°方向的海拔高度,并在之后开始接近。05:45分,在你的南方地平线44°方向,它们将会到达此次天空中的最高点。最后这两颗行星会在06:12分左右消失在你南方地平线43°方向朦胧的黎明中。

月亮的亮度为-12.2星等;木星的亮度为-2.5星等。这两颗天体都会位于人马座中。

             

它们之间的距离太远,并不适用于望远镜的视野范围,但是用肉眼或者用一副双筒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

同时,这对行星共享着相同的赤经,称之为合。

可以通过这张图看到月亮与木星到达最近距离时的角间距。

             

天文意义上木星合月

月亮和木星将处于天球的同一条赤经上,此时月球位于木星南部2度15分,月龄19。

差不多同时,这两个天体也将会进行一次近距离靠近,天文学上称为“合”。

在昆明,两个天体早晨才能看见,大约1:06前后,它们会从东南方向的地平线缓缓上升到7度左右。05:45的时候,到达最高点——南方地平线之上44度。06:11前后,二者最终会消逝在黎明的曙光里——定格于南方地平线之上43度处。

彼时,二者将处于人马座(射手座)附近,月亮视星等将达-12.3,木星视星等-2.5,均比较亮,所以较容易观测到。

相对于望远镜视场而言,二者距离仍较大,所以无法同时进入望远镜的视场。可以肉眼观测,或者使用双筒望远镜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面这张示意图显示了木星和月亮最接近时的角度距离。

             

相关知识

在天文学上,“合”表示两个天体或者人造飞船处于相同的赤经或黄经——一般指从地球上观测。天文学上“合”的符号为☌(Unicode码为U+260C),这是手写体,现代天文学已经不再使用这个符号了,但占星术中仍然还在使用这个符号(占星术并未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这句原文翻译不通。。。)

当两个天体经常在同一黄经出现时(例如两个行星、月亮和一个行星或太阳和行星),这表明从地球上看起来,两个天体在天空中有明显的近距离接近。另外有一个相似的词汇appulse,表示二者在天空上达到了最近的视觉距离。“合”这种现象需要涉及两个太阳系内的天体或者一个太阳系内天体和一个更远的天体,例如恒星。“合”这种现象是由观察者的视角的原因引起的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实际上两个天体在宇宙空间中并不接近。两个黄经相近的较亮的天体(例如两个较亮的行星)发生“合”的现象时,普通人肉眼便可以欣赏,而无需昂贵的专业器材。

             

木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五远,并且体积最大的行星。它是一个气态巨行星,质量仅有太阳的千分之一,但是却是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总质量的2.5倍。木星是可以在夜晚被肉眼观测到的最明亮的天体之一,早在历史被记录以前,就已经被古老的文明所知。它是以罗马神朱庇特的名字命名的。从地球看过去,木星的亮度足以使其反射的光线投出阴影,是排在月亮和金星后,平均夜晚第三亮的自然天体。

             

木星主要由氢组成,占了它总质量的四分之一,然而氢却只占了十分之一的分子数。它也可能拥有较重元素的岩核,但是就像其他的巨行星,木星没有一个明确的固体表面。由于它的自传速度快,木星的形状是扁球状(在它的赤道附近有一个轻微但显而易见的凸出部分)。

             

外部的大气层被明显的分成不同纬度的几个带,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边界上产生湍流和风暴。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大红斑,在17世纪第一次被望远镜观测到,并且直至现在都依然存在的巨大风暴。围绕着木星的是一个微弱的行星环和一个强大的磁层。木星已知拥有79个卫星,包括在1610年被伽利略发现的四个大的伽利略卫星。其中最大的是伽倪墨得斯,拥有着比水星还要大的直径。

             

作者in-the-sky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翻译:天文志愿文章组-协作翻译小分队

联合署名大靓,Saturn

审核:天文志愿文章组-

排版:零度星系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原文来自:https:///news.php?id=20200512_19_100

本文由天文志愿文章组-大靓,Saturn翻译自in-the-sky的作品,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运营者删除。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以及欢迎斧正。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浩瀚宇宙无限宽广 穹苍之美尽收眼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