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迹史话】千佛神龛循古风 金牛腾骛奋蹄疾

 哲齐66 2023-04-08 发布于山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九

古交千佛寺


Image

古交千佛寺,位于古交市东曲街道川东社区杨家坡,是古交市有名的古刹。因其大雄宝殿内有唐代石刻佛像千余尊,故名千佛寺,距今约有千年历史。千佛寺是于1990年从原址桃园街道西梵寺沟,整体搬迁到古交市区的。1983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10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播:碧涧流泉

Image
点击上方收听语音

Image

据千佛寺内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千佛寺记》碑文记载,千佛寺“首创自唐,由来久矣”。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扩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修千佛寺并诗 》记载:“古交之乡有古刹焉,名曰千佛,两川相夹,背山临水,左有钟楼壮其威,右有井泉毓其利,前有石寨钟其灵。森然雄伟,郁然佳丽。”经元、明之交屡遭的兵匪之灾,千佛寺破坏严重,基址遗存。明成化七年(1471年)至弘治元年(1488年)历经17年的重修后,已具相当规模,焕然一新。

Image

当时有正殿三楹,罗汉殿于左,十王殿为右,山门于前,中设佛事,饰以金碧,神天仪卫。另有禅室,斋堂一应俱全。明朝末年,这一代战火频繁,殿宇毁坏严重。后在崇祯九年(1632年),清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和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千佛寺几经兴废,饱经风霜,也先后进行维修保护。


Image

特别是1990年,古交市委、市政府对千佛寺大雄宝殿进行了搬迁,将其迁于现址。搬迁复原后的千佛寺不但保持了以往具有古朴神奇的风采,在建筑手法上恢复了明代风格,摒弃了清代加建的前廊、套房、耳房等。经过再次迁建的千佛寺,坐南朝北,后靠杨家坡,前有凤鸣楼文化市场,构成了古交一处亮丽景点。

Image

 千佛寺,一进院落布局,南北48.6米,东西33.42米,占地面积1624.21平方米。中线上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耳殿、配殿。除大雄宝殿为搬迁修复的明代建筑外,其余均为新建。

Image

大雄宝殿面阔三间,进深七椽,单檐悬山顶。八檩前廊式构架,檐下斗拱七踩三昂。极富特色的是在殿内后墙壁上嵌有石雕小佛千余尊,这是千佛寺文物的精华之所在,也是得名的缘由。它共有79块同一高度的石雕条石,用9排长方形排列法拼接成长10.0米,高2.85米的镏金佛像1144尊,面积为21.5平方米。每一尊佛像都一式跌坐在高13厘米,宽10厘米的佛龛内,用压地法以突出佛像。佛像高8厘米左右,面目端庄,风度潇洒,衣纹流畅,手印有成道印、说法印,双手合掌,更多的是双手重叠,手心向上,手放在膝上的禅定手印。千佛像的雕法技巧不一,以墙面的右上角为佳。佛像形体为束腰、宽肩、高胸、圆脸,应为隋唐风格。从技法上看,造型古朴,千姿百态,无一雷同,极富情趣,尚有唐以下的五代、宋代等朝遗迹,至今仍然放射着不朽的艺术之光。从中不难看出石佛艺术发展的趋势,是目前太原地区保留较为完整、极富地方特色的石雕艺术作品,也是研究隋唐雕塑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实物资料。

Image

千佛寺内存有明、清、民国重修碑7通,以及真能和尚灵塔一座。


Image

关于千佛寺的得名,还有另外一种民间传说。相传,唐代时,在汾河对岸西曲村纺车沟里面有个千佛洞,洞内有尊释迦牟尼的塑像,此像巍峨高大,雕工精细,面目端庄慈祥,身段比例协调,是一尊稀有的好塑像。洞内还住着一位老和尚,伴随着释迦牟尼苦度春秋。后来老和尚死了,只剩下孤单单的一尊塑像。这时古交镇上已建起这座寺院,其中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的头部总是塑不成,不是大,就是小,再不然就是五官不端正。一言以蔽之,塑像的头和身子不相称,为了不误“开光”日期,就把千佛洞这尊释迦牟尼的佛像迁来。寺院落成后,命名迁佛寺。“迁”与“千”两字音同,慢慢就成了千佛寺。

Image

如今的古交千佛寺,明丽壮观,耸立在山腰上,红墙青瓦十分醒目,成为古交市的明显标识,在矿区鳞次栉比的高楼丛中,依然闪烁着古老而厚重文化的光彩。


Image

Image

  新千佛寺

无名

   高岗新耸梵王宫,寺俯河汾大道通。

   初上新台览胜迹,重寻残字辨碑文。

   两楼钟鼓依昔制,千佛神龛循古风。

   所惜菩提禅净理,渐修顿悟有谁能?

Image

 古交千佛寺

弓才赋

宝刹栖霞锁云雾,无垠般若洗尘埃。

千尊古佛含慈懿,四面岚山拱寺臺。

明月繁星聆梵乐,清风百鸟踏声来。

金牛腾骛奋蹄疾,两岸三川净土开。

Image

弓才赋,笔名河汾古镇人,1953年生,山西省古交市河口村人。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曾有诗词散文在国家省市多家 网刊纸刊发表。2019年初开始创作长篇历史传记小说《清代廉吏·阎广居》。


Image

 古交千佛寺

若水

山中月夜望星罗,素魄无边影嶂多。

万籁随风悄入梦,千佛咏诵娑婆诃。

Image

孟恭才,笔名若水,中国影视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长篇小说《日蚀》《爱的幽灵》《唐碑遗恨》,影视戏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千秋太原》《花香如兰》《神剑将军》《家有老母》戏剧《龙兴晋阳》民族歌剧《三把锁》等。

Image

 古交千佛寺

碧涧流泉

    石佛古寺逾千年,南岭北川金牛山。

    饱经风火几费兴,历代修葺万古传。

    镇寺之宝千佛在,姿态各异一慈颜。

    人杰地灵缘有信,一方受益永祚延。 

Image



碧涧流泉随笔


仔细看就可以看出,古交千佛寺文章里的照片是下雪后拍摄的,更有特别的美感。在此特别感谢古交市人大人事工委的郝东秀主任。冒着雪后严寒为我服务,真的好感动。古交千佛寺也是曾经去过几次的地方。已经有拍摄的照片。但是在2013年公布为国保,立了国保牌子大概就是2015左右了。所以之前拍摄照片里没有带国保标志的,用以前拍的照片心里不满意。最近天气冷了,不想专程去古交了。就想走个捷径,便电话安排郝主任帮助我拍几张。郝主任生怕自己拍不好,特意向古交文物部门要了几张照片给我发了过来。但还是没有带国保标志的照片。郝主任二话没说,决定自己亲自去一趟。2020年12月2日,可以说是今年第一场雪。就在这一天下午,郝主任突然给我发来照片了,就是我想要的,带国保标志的,拍了很多。但发过来的照片不是原图,像素不够。而且我要求郝主任发原图时,她说不太会。我通过截图和语音形式,告诉郝主任原图如何发。聪明智慧的郝主任马上用微信语音说,我会了!一张张雪景中的千佛寺照片发了过来,郝主任继续拍着,发着,还不断地问我,可以了吗?当我回答十分满意时。郝主任才离开千佛寺回家。

我在想,这件事情不大但也不小,能够有这样的好同事好朋友帮助我完成,她不仅能谦虚而熟练地学会拍摄和发图方法,而且能锲而不舍地完成任务直到我十分满意。同时她还选择了雪景,在冬天里,没有春夏秋里蓝天碧水和绿树成荫的美景,但有了只有冬天才有的雪后美景,可想郝主任的用心良苦!真的是好让我感动!因此,我在为千佛寺文章配图时,全部用了郝主任给我发的照片!


原创:碧涧流泉
审核:郭艺娇 编辑:梁瑜


Imag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