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夫卡和他的《变形记》

 置身于宁静 2023-04-08 发布于浙江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业余小说家,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图片

在卡夫卡一家中,这个内敛的作家被看做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特别是他的父亲,他对于他儿子的兴趣无法给予哪怕一丁点儿的理解,他只关心他的生意,对儿子的写作事业并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

1923年卡夫卡与朵拉热恋, 192463日,卡夫卡去世。当卡夫卡的棺木放入墓穴时,朵拉拼命往坟墓里跳,被在场人员紧紧抱住。41岁早逝,一生未婚,虽然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可能源于他对家庭生活将毁掉他的写作所赖以存在的孤独的恐惧

 

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卡夫卡虽然没有将不确定性当做自己的创作原则,但他作品所表现的不确定性特征却是非常明显的。卡夫卡的作品缺乏整体的、明确的意涵。

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

卡夫卡小说的谜语特征体现在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上。他的小说往往没有起始,没有结尾,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没有明确的方向。

卡夫卡作品的基本主题是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和孤独

但它并非通过传统的写实或典型化的手法获得的,而是突破了表象的或细节的真实,采用鲜明的象征、淡化的情节和寓言性质的人物,通过象征、暗示、夸张等手法予以表现。

卡夫卡笔下的白描艺术特征是运用冷漠、客观、简洁并暗含着讽刺意味的语言表现作者的焦灼而忧虑的心灵。

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者外冷内热的性格不无关系。

有两个卡夫卡,一个是写小说的寓言的卡夫卡,另一个是写格言、日记的卡夫卡。

前者把灰暗的现实和梦魔般的主观意识,孤独、恐惧、悲苦的情绪表现在创作中;后者将锐利的斧头击碎心中的冰海,向人们倾诉他的心声和希望,言辞间闪烁着理想的火花。这矛盾对立的两方面构成了卡夫卡这个复杂的统一体。因而,在叙事艺术上也是矛盾统一的。他一方面用冷峻的语言作利斧劈开蒙蔽人们眼睛的生活假象,另一方面在这冷峻的语言下又跳跃着一颗灼热的心,于是形成了这外冷内热悲喜交加的叙事风格。

图片

卡夫卡是个自传色彩很强的作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写他自己,表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作品中的人物不仅名字与作家本人的名字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与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卡夫卡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模式来塑造他笔下的主人公的,因而他赋予了他的人物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格属性。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他的小说是他生存体验的总结和内心世界的外化。

卡夫卡一生都在苦苦地探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但至死都无法对他的思考和探索给出令他自己满意的答案和结论。因此卡夫卡也无法通过他的创作描写生活的结局,无法给自己的小说一个满意的结尾。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卡夫卡对人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最初我认为卡夫卡是文坛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多看了他的作品之后我觉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辨出了他的声音,或者说他的习惯。

图片

《变形记》像动画故事一样,离奇怪异,不可思议,但是我们读着读着,却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自己受过的苦。作者用一种荒诞的表现手法,呈现出真实的人性和社会现实。

荒诞是一种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受,在文学中更偏向于描写现实生活中不常出现的、社会或是人本身的特殊现象,通过运用一些特别的文学手法来表现社会或人生的某种独特现象,来表现出荒诞荒诞的表现手法。《变形记》就呈现出一种荒诞的讽刺效果。

小说《变形记》讲述了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的离奇遭遇,他是一名推销员,为了给父亲还债和支撑全家的花销,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有一天他变成了甲壳虫,便受到了所有人包括家人的唾弃,最后在饥饿中孤独痛苦地死去。

小说中卡夫卡以独特的笔触,用象征、细节描写等手法讲述了一个“人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那个物质、人情淡薄的时代中,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命运。再现了世人唯利是图、对金钱顶礼膜拜、对真情人性不屑一顾,最终被社会挤压变形的现实生活。

小说的一开端主人公就由人变成甲虫,令家人、上司惊吓不已, 还因此被公司辞退。这一事件不仅是全部事件的起因,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事件,但是这个情节的设置本身就是荒诞无稽的。更为荒诞的是男主人公虽然外形变成了甲壳虫,可是他的内心依然有着人的意识和喜怒哀乐,其实卡夫卡借此来讽刺男主人公每天为了家庭而辛苦奔波,在这个社会中忙忙碌碌,早就沦为了昆虫一般,失去了人的七情六欲,内心的想法早已被忙碌的生活所湮灭,已经沦为了会思考的昆虫。

这种荒诞背后,是作者卡夫卡对于当时社会的极大嘲讽,小说情节中呈现荒诞性,不仅是小说内容和故事叙述上的反传统,也是是表现真实性的一种反讽手段,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引起共鸣和感慨。

卡夫卡用荒诞夸张的笔墨,呈现出主人公周围人的冷漠自私。主人公周围人表现的荒诞性折射出一个冷漠的现实生活

图片

萨姆沙变成甲虫后,起初他的家人反应很有意思:

他的母亲惊恐不已,丧失了一般母亲所有的母爱天性,但是同时他的母亲和妹妹又自作主张为其挪动家具,导致萨姆沙内心恐慌不满;他的父亲则表现出冷漠的一面,因为讨厌他而惊慌失措将他砸伤打伤甲虫儿子的行为,导致萨姆沙最后身体衰弱而死。

他的妹妹则把他当作一个真正的甲壳虫饲养。而到了最后,全家人都失去了最后的耐性,因为租客讨厌变成甲壳虫的萨姆沙,于是全家人意见出奇一致,将他赶出了家门。

作者通过荒诞手法描述出这些人的群生像,其实这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缩影,由此展现了一个自私冷漠,缺少人情味的现实生活状态。

主人公萨姆沙的设置也充满了荒诞意味,呈现出被压榨后的人性扭曲

作为一名推销员,为给父亲还债,他不得不拼命工作以养活全家,他与社会的唯一接触便是工作,他没有朋友,更无自由,永远生活在为活着而活的奔波中,包围在一个机械刻板的工作生活之中。他醒来发现自己异化后并未急于寻求家人的帮助,而是想依靠自己的能力翻身起床上班,失败后,依然顾及家人和工作,不肯打扰睡梦中的亲人。可见,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他都是孤独的。

从主人公萨姆沙荒诞行为,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被工作和生活压榨后的可怜人,小说用了一种荒诞性的镜像反映出一个真实的社会现实,这是作者心中的呐喊,值得我们去思考和领悟。

《变形记》重要的不是变形,而是当你变得不行,将怎样被社会毒打。

主人公变成甲虫了,这不是神话学或病理学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问题。卡夫卡曾不止一次强烈反对出版商把甲虫画进书的插图,因为他似乎早在100年前就把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搞得清清楚楚——一群被困在城市里的“社畜”,一个全社会都得被动接受的社畜困境。

社畜”困境,这压根就不是一张画,而是一座地狱,一座乍看还挺体面的地狱。

主人公尽到了赚钱养家的责任,够“男人”,他扛着家里的全部开销,全家住着他租来的精装房,家里请着厨娘,父亲每天的任务是把满满当当的一桌肉蛋奶蔬的营养早餐慢慢吃上120分钟,母亲每天的任务是坐沙发上看风景美其名曰“调节亚健康”,妹妹呢,买买衣服拉拉小提琴参加几个派对,顺便等着哥哥给她攒够读音乐学院的学费。

一家人整整齐齐,体面地扎根在城市里。一家人,上有退休“社废”,下有“社雏”未长成,自己身为一个社畜中坚有多重要,格里高尔当然懂。他每天4点起床赶火车跑业务,吃最便宜的盒饭,住最廉价的宾馆,上班5年没请过一次病假,不社交,不恋爱(只是默默做着一个漂亮女出纳的癞皮狗),即便宅着,也是研究接下来的出差路线。赚的钱都给家里,维持着一家子中产水准的开销外,还要帮家里还巨额欠款,自己只落个刚够温饱的生活费。他也很能干,靠着出色的业务能力,从拿死工资一步步干到可以拿提成。

社畜起飞,最大好处都让爹拿了;社畜倒下,最大伤害都是爹打的。这哪里是爹,这分明是社会嘛:你行,我压榨;你不行,我毒打。

主人公格里高尔很优秀,他的座右铭是“别无所事事地待在床上。”然而,当某一个工作日的起床闹钟没有响,你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

此时此刻,面对父亲的苹果轰炸时,甲虫体的格里高尔一定会回想起,自己把第一笔工资交到父亲手里的那个骄傲的下午。一名优秀社畜在失去利用价值后的命运走向,就是这么荒诞,这么真实。

作者对现代社会的悲观情绪,当今社会把人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一旦个人无法生产利益,就会被公司社会无情的抛弃,连家庭都被物化,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紧张激烈的生存竞争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生了无数个生产流水线工人和上班族。就像当今社会一样,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造就了无数的房奴、车奴、卡奴,人们日复一日的贫乏工作使很多人精神荒芜乃至崩溃

从这个角度来看书中主人公的死亡就绝非偶然,他借助死亡,割断了自己与社会最后的一丝联系,以死来避免被进一步羞辱,保持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尊严。

当然书中主人公以此来保卫尊严的手段,是不可效仿的。但是书中主人公让我们看到作为人,除了吃吃喝喝劳劳碌碌以外,有着不可侵犯的尊严,还有更崇高的理想。

一个人的人格发展要完善,就绝不仅仅止于物质上的丰富,还需要有自由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思考,需要与人交际,需要活跃自己的理想和感情,让自己过上快乐而非只是物质富裕的生活。

图片

卡夫卡《变形记》经典语录

  1、我又不怕死,一命换一命。

  2、欲望之泉就是他的寂寞之泉。

  3、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生就是对人必有一死这种意识的无意识的、没有明言的逃遁。疾病总是警告,同时又是较量,因此,疾并痛苦、病痛也是虔诚的极重要的源泉。

  4、人无法通观自己,他处在黑暗中。

  5、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6、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7、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8、从真正的对手那儿有无穷的勇气向你涌来。

  9、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10、待在原地不要动,大千世界会主动向你走来。

  11、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

  12、你对这些话的领会程度,取决于你的孤独有多深。

  13、青年充满阳光和爱。青年是幸福的,因为他们能看到美。这种能力一旦失去,毫无慰藉的老年就开始了,衰落和不幸就开始了。谁能保持发现美的能力,谁就不会变老。

  14、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

  15、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16、殉道者们并不低估肉体,他们让肉体在十字架上高升。

  17、艺术是一面镜子,它和钟表一样,有时也会'走快’。

  18、我爱她,但不能跟她说话,我窥视着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19、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

  20、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21、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22、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为冷而烧成灰烬。

  23、我们清醒地穿过梦境:我们自己只不过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24、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在与死神的一次遭遇中获胜,会使你强壮起来的。

  25、其实那只不过是一条普通的脖套。就像人们常常把超然存在当成逃遁一样。

  26、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27、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28、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杯嫌弃的影子。

  29、像这只手一样紧紧的握着石头。可是他紧紧握着石头,仅仅是为了把它扔得更远。

  30、有些人通过指出太阳的存在来拒绝苦恼,而他则通过指出苦恼的存在来拒绝太阳。

  31、物质必须用精神进行加工。这是什么?这就是体验,不外乎体验和把握体验的东西。

  32、人们憎恨旧的牢房,请求转入一个新的牢房。在那里人们将开始学会憎恨这新的牢房。

  33、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34、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35、他也深信,他之所以变声音不是因为别的而仅仅是重感冒的朕兆,这是旅行推销员的职业病。

  36、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

  37、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38、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39、向后倒下时,我像得到解救似的感到,它无可挽回地淹死在我那填平所有洼地漫过一切堤岸的血泊里。

  40、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它不是绷紧在高处,而是贴近地面的。它与其说是供人行走毋宁说是用来绊人的。

  41、这是对的。每个魔术师都有自己的仪式。比如说,海顿只有戴着扑粉的假发时才作曲。写作也是一种召魔法术。

  42、我们为什么要为原罪而抱怨?不是由于它的缘故我们被逐出了天堂,而是由于我们没有吃到生命之树的果子所致。

  43、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44、人们是永远不可能坦白一切的。甚至往昔那些看上去似乎彻底坦白出来的事情,后来也显示出还有根子留在内心深处。

  45、所有人类的错误无非是无耐心,是过于匆忙地将按部就班的程序打乱,是用似是而非的桩子把似是而非的事物圈起来。

  46、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47、字必须加以精确的界定,否则,我们会跌进完全意想不到的谷底。我们爬不上削得光滑的石阶,反而会陷在烂泥之中。

  48、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49、你可以逃避这世上的痛苦,这是你的自由,也与你的天性相符。但或许,准确地说,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这逃避本身。

  50、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