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
2023-04-08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卷(附有答案)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机械的发展使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下列工具在使用
中,为了省距离的是(  )A. 开瓶器B.托盘天平C. 扫地的扫帚D. 核桃钳2.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只有
静止在水平位置才是处于平衡状态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一定在支点的两侧C.杠杆一定有支点D.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的正中
间3.如图所示的四个杠杆,悬挂的重物G和杆长都相同。若各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则所用的最大的力是(  )A.B.C.D.4.如图所示
是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其中A、B组成滑轮组,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装在E里
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下列有关汽车起重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滑轮组中A滑轮可以省力B.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C.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大D.H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
车、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5.在图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牛,重物,在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均不考虑的情况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应等
于(  )A.NB.NC.ND.N6.如图所示,分别用滑轮和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重物G时,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F4,若不
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F1F2>F3>F4C.F4 D.F4 擦,则(  )A.拉力的大小为40NB.绳子移动的速度为0.5m/sC.拉力的功率为50W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0%8.如图,用
滑轮组拉着重为8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为12N,滑轮组机械效率为75%,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此滑轮组动滑轮的重力为6NB.用一个质量更小的滑轮替换最下面的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增大C.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
力为20ND.若在此物体上加一砝码,使其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运动,机械效率将变小9.为了将一重为2000N的物块送到高处,工人师
傅用木板和滑轮搭建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大小为1000N的拉力F拉动绳端,物块在20s内从地面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到高处。已知s=8m
,h=3m。下列分析与计算错误的是(  )A.该装置使用滑轮是为了改变施力的方向B.拉力F做的有用功为6000JC.拉力F做功的功
率为400W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37.5%10.小海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力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使
物体在相同时间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相比,乙更省力B.甲、乙所做的总功一样大C.甲、
乙对重物做功的机械效率一样大D.甲、乙相比,乙对重物做功的功率更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1.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
1)画出力F的力臂;( )(2)如果力F改为沿虚线所示的方向开启瓶盖,此时F的力臂 ___________ (选填“增大
”、“变小”、“不变”),根据公式 ___________ 判断力F将 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变小”、“不变”
)。12.如图所示,物体重为20N,某人在5s内用4N的拉力匀速地将该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了1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_____
_m/s,拉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W。(不计滑轮重、绳重、滑轮与轴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13.如图所示,物体A重150N,物体
B重15N,此时物体A沿着水平桌面以0.2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滑轮重、绳轮及轮轴间的摩擦),物体B匀速下降的
速度是_______m/s,物体A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_N,10s内物体A克服摩擦力做功_____J。14.用图所示
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 100 N 的物体,已知滑轮重 20 N,绳重和摩擦不计,则乙方式中的拉力 F乙=________N,
甲、乙两种方式所对应的机械效率 η甲______(填“>”“<”或“=”) η乙。15.如图所示,斜面长3m,高1m,工人用沿斜面
方向大小为400N的力将重900N的物体匀速推到车上,用时10s。在此过程中,工人做的有用功是 _____J,推力的功率是 ___
__W,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_____;使用斜面的优点是可以省 _____(选填“力”或“功”)。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16
.如图所示,AO=0.6m,BO=0.3m,BC=0.4m,物体在杠杆AOBC作用下保持静止,请作出使杠杆在如图位置平衡时施加的最
小力F1(O为支点)。17.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在图中画出使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四、实验题(每空1.5分,共24分)18.小
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请你完成下列内容。(1)杠杆未挂钩码前,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静止时,此杠杆处于___
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
左”或“右”)调节;(2)小明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总结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10.120.05220.151.50.2330.051
.50.1(3)第2次实验所挂钩码的个数和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将两侧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一格,杠杆会___________;
(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4)如图3所示,杠杆上每一格的长度为5cm,在杠杆左边挂钩码,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竖
直向下的拉力是动力,则动力臂为___________cm;在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
的示数将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同学们进行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实验探究,用到的
装置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m绳端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1
20.11.20.355.6%240.11.90.370.2%360.11.60.5420.21.20.655.6%(1)实验中应
沿竖直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通过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
升高度______;(3)通过比较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4)分析表中数据
可知:第3次实验是用图______所示装置来完成的,第3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
5)假如第1次实验时,不计绳重和摩擦,钩码重由2N增加到8N,滑轮组的效率可以达到______%。20.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忽略
绳重和摩擦):(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若重物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为 ______m/s
。(2)分析图像中的A点可知,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______N。(3)小明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
物时,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五、计算题(21题10分,22题11分,共21分)21.将
边长为10cm、质量为2000g的正方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正方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A端,把质量为4
00g的物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已知:AO︰ OB=1︰ 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
。求:(1)杠杆A端受到的绳子的拉力FA;(2)甲对地面的压强P压;(3)若用8N的力竖直向下拉乙,则甲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N?2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7500N的物体在水平支持面上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所受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问:
(1)若不计机械自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多大?(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则F′的大小是多大?(3)在第(2)问
中,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六、综合题(每空1分,共4分)23.“中国古代农具——桔 槔(jiegao)”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汉族农用
工具俗称“吊杆”、“称杆”是一种原始的汲水工具。商代在农业灌溉方面,开始采用桔槔。它是在一根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
支点,末端悬挂—个重物,前段悬挂水桶。—起—落,汲水可以省力。当人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由于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便能轻易把水提
拉至所需处。桔槔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相当普遍,而且续了文乐5 中国农村历代通用的旧式提水器具。这种简单的汲水工具虽简单,但它使劳动人民
的劳动强度得以减轻。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与汲器相连,另一端
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当不汲水时,石头位置较低;当要汲水时,人则用力将直杆与汲器往下压,与此同时,另一端石头的位置则上升。当汲器汲
满后,就让另一端石头下降,通过杠杆作用,就可能将汲器提升。这样,汲水过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由于向下可以借助人的体重,因而给人以
轻松的感觉,也就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劳程度。这种提水工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灌溉机械。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
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________。(2)打满水后从汲器上部刚露出水面到底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汲器受到的浮力______
__。(选填“增加”或“减小”)(3)将打满水的汲器匀速提升的过程中,汲器的机械能如何变化?_______。(4)汲器不慎落入水中
,打捞时汲器中有水,此时对_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参考答案1.C【详解】AD.开瓶器、核桃钳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
杆,但要多移动距离,故AD不符合题意;B.托盘天平为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C.扫地的扫帚使
用时,阻力臂大于动力臂,为费力杠杆,可少移动距离,故C符合题意。故选C。2.C【详解】A.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所以杠杆
平衡不一定静止在水平位置,故A错误;B.杠杆平衡时,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不一定在支点的两侧,如铡刀的刀片就是杠杆,它的支点在一端,
两个力就在支点的一侧,故B错误;C.由杠杆的定义可知,杠杆一定有支点,故C正确;D.杠杆的支点也可在一端,如我们用筷子时,支点就在
上端,故D错误。故选C。3.D【详解】A. 由图可知AB<BC,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解得B. 由图可知AB>BC,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C. 由图可知AC>BC,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解得D. 由图可知AB<AC,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解得由于杆长都相同,则比较B和D选
项中的图可知,B图中BC的长度与D图中AB的长度相等,B图中AB线段长度小于D图的AC线段长度,所以,F4>F2。故选D。4.C【
详解】A.A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是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C杆伸长时吊臂阻力臂变长,
在阻力和动力臂一定时,阻力臂越长,动力越大,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当D杆伸长
时力,物体变高,阻力F的力臂将变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D.操纵汽车起重机时,应在车身外侧增加支柱即H,以防翻车,并避免轮胎受到过
大的压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5.A【详解】如图两个定滑轮,一个定滑轮,在不考虑摩擦和动滑轮重力,,要使重物G1保持平衡
G2受到的拉力则重物G1、G2都处于静止状态,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C【详解】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第
一图,用F1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定滑轮,使用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故F1=G;第二图,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用F
2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动滑轮,根据动滑轮能够省一半的力,故;第三图,用F3的力提升重物时,用的是动滑轮,但是,F3作用在动滑轮的
轮轴上,故即F3=2G;第四图,n=3,;故F4 股数n=2,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的大小故A不符合题意;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2×5m=10m绳子移动的速度故B不符合题
意;C.拉力做的功W总=Fs=50N×10m=500J拉力的功率故C符合题意;D.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80N×5m=400J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A【详解】AC.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由于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为所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ηnF=75%×2×12N=18N因为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绳端拉力为所以动滑轮的重力为G
动=nF-f=2×12N-18N=6N故C错误,故A正确;B.最下面的滑轮为定滑轮,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因此更换后不影响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故B错误;D.在物体上加一砝码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增加,根据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
力越大可知,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增大,根据不计绳重、轮与轴间的摩擦时,机械效率为可知,G动不变,f增大,机械效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A。9.D【详解】A.该装置使用滑轮的轴固定不动,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是为了改变施力的方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拉力做的
有用功W有用=Gh=2000N×3m=6000J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能省距离,拉力端移动距离等于物体移动
距离,拉力做的总功W总=Fs=1000N×8m=8000J拉力做功功率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0.D【详解】A.由图可知,,,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绳端的拉力则绳子受的拉力,所以即乙图省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
.因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均相同,且,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可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
同,故B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BC可知,总功相同,时间相同,由可得,甲、乙对重物做功的功率相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
1. 增大F1L1=F2L2 变小【详解】(1)[1]根据图示可知,支点O的位置和力F的力臂如下图所示(2)[2]用力的方向由实线
位置变为虚线位置时,力臂会变大。[3][4]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大,动力F将会变小
。12.???? 0.4???? 1.6【详解】[1]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为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s物
=2×1m=2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2]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3.???? 0.4???? 30???? 60【详解】[1]由图可知
绳子的段数n为2,已知物体A的速度,则物体B下滑的速度为vB=2vA=2×0.2m/s=0.4m/s[2]物体B施加在绳端的拉力F
=GB=15N不计摩擦、绳重及滑轮重,物体A、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则所以物体A受到
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2F=2×15N=30N[3]由可得10s内物体A sA=vAt=0.2m/s×10s=2m则10s内,物体
A克服摩擦力做功W=fs=30N×2m=60J14.???? 60???? >【详解】[1]由图知道,甲滑轮是定滑轮,乙滑轮是动滑
轮;乙方式中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即拉力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的一半,则[2]甲、乙两种方式中的有用功W有是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是相同的,因绳重和摩擦不计,乙方式中的拉力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功,比甲方式中的拉力做的总功要多,所以结合机械效率公式知道,有用功
相同时,总功越大的,机械效率越小,即η甲>η乙15.???? 900???? 120???? 75%???? 力【详解】[1]工人
做的有用功W有用=Gh=900N×1m=900J[2]工人做的总功W总=Fs=400N×3m=1200J推力的功率[3]斜面的机械
效率[4]由上面的计算可知,F<G,W有用<W总,所以使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16.【详解】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当作用在杠杆
上的力的力臂最大时,力就最小,由题意可知,支点O到C的距离因此当力臂为OA时,力达到最小值。因为物体对杠杆施加的力使杠杆逆时针转动
,因此力F1应该让杠杆顺时针转动;过A点作OA的垂线,作出F1的作用线,方向向上,如下图所示:17.【详解】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
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图中有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为3,故作图如下:18.???? 平衡???? 右F1l
1= F2l2 右端下沉???? 25???? 变大【详解】(1)[1][2]如图1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
态;杠杆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3]实验中要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多次实验,得出的杠
杆平衡条件是F1l1= F2l2。(3)[4]若一个钩码重G,每一个小格长L,如图2所示,将两侧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一格,则
左侧4G×2L=8GL右侧3G×3L=9GL因为8GL<9GL所以杠杆不能平衡,右侧下降。(4)[5]图3中,杠杆水平位置平衡,弹
簧测力计对杠杆竖直向下的拉力是动力,则动力臂此时落在杠杆上,测力计悬挂点到支点的距离就等于动力臂的长度,由于每一格的长度为5cm,
共5个格,所以动力臂的长度为l1=5cm×5=25cm[6]在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到虚线位置的过程中,拉力的力臂变小,阻力和阻力臂不
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到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19.???? 匀速???? 无关???? 1、2???? 丙???? 0.6
???? 75???? 83.3【详解】(1)[1]为了准确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应使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2)[2]通过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知,滑轮组和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绳子段数相同,重物上升高度不同而机械效率相同
,故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上升高度无关。(3)[3]1、2两次实验,s=0.3m,h=0.
1m,由s=nh可得n=3,使用同样的滑轮组,即使用的甲、乙两图,通过得出的实验数据可知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4)[4]在第3次实验中,s=0.5m,h=0.1m,由s=nh可得n=
5,即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5,所以第3次实验是用丙图所示装置来完成的。[5]第3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6N×0.1
m=0.6J[6]第3次做的总功W总=Fs=1.6N×0.5m=0.8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5)[7]第1次实验时,不计绳重和摩擦,
根据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3F′-G′=3×1.2N-2N=1.6N钩码重8N时滑轮组的效率20.???? 0.3???? 4???
? 相同【详解】(1)[1]由图甲可知n=3,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移动的速度v绳=nv物=3×0.1m/s=0.3m/s(2)[2
]忽略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由图乙可知,G动=1N,
η=80%,则解得:G=4N。(3)[3]小明同学分别使用动滑轮重相同的甲、丙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则克服动滑
轮重做的功为额外功,额外功相同,做的有用功相同,因此总功相同,由可知,甲、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21.(1)8N;(2)1200
Pa;(3)0N【详解】解:(1)由题意得,甲的重力乙的重力根据杠杆平衡原理(2)甲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甲对绳子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甲
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甲对地面的压强(3)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当用用8N的力竖直向下拉乙时,甲受到的力通过受力分析可知,此时甲受到竖直
向下20N的重力和竖直向上24N的拉力,合力向上,所以对地面不再有力,所以压力为0N。答:(1)杠杆A端受到的绳子的拉力FA为8N
;(2)甲对地面的压强P压为1200Pa;(3)若用8N的力竖直向下拉乙,则甲对地面的压力为0N。22.【答案】(1)750N;(
2)1000N;(3)400W【详解】解:(1)物体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对平衡力,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2,若不计机械自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拉力(2)克服物体受到摩擦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由可得,F''的大小(3)绳端速度拉力F''的功率答:(1)若不计机械自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则拉力F是750N;(2)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则F''的大小是1000N;(3)拉力F''的功率是400W。23.???? 杠杆???? 减小???? 机械能增大???? 汲器【详解】(1)[1]由文中: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可知桔槔的结构,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2)[2]打满水后从汲器上部刚露出水面到底部露出水面的过程中,汲器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减小,即排开水的体积逐渐较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汲器受到的浮力减小。(3)[3]将打满水的汲器匀速提升的过程中,汲器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故动能减小;高度变高,故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机械能增大。(4)[4]汲器不慎落入水中,打捞时汲器中有水,目的是为了把汲器打捞上来,故对汲器做的功属于有用功,对汲器中的水做的功属于额外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22 页第 2 页 共 22 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