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笑面阎罗——毛人凤:(8)监禁张学良、杨虎城

 兰州家长 2023-04-08 发布于上海

西安事变对蒋介石而言,在客观上,成为他检验真假盟友的一个试剂,凡是在事变中拥护蒋介石的人,在以后的岁月中,都得到蒋的提拔。反之,那些在事变中,对拥蒋有些动摇的人,都在事后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

而戴笠坚定地站在蒋介石的一边,冒死进入西安,救驾有功,获得老头子的充分信任。

而毛人凤这个小人物,也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押在了戴笠的身上,以后的事实证明,他因此“飞黄腾达”,成为民国后期比较重要人物。

文章图片1

宋美龄和端钠到达西安在机场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12月24日,蒋介石在宋氏兄妹的劝说下,终于答应了张学良、杨虎城提出的六项协议,即:

1.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

2.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

3.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

4.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5.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

6.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

1936年12月25日中午,张学良对公馆的副官赵维振说:“今天下午开饭要提前,放到三点,我要送委员长(蒋介石)回南京。”

下午三点半,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等人,分别乘坐六辆汽车,前往飞机场。张学良没有多带人,只带了赵维振、刘令侠、夏宝珠等几个副官。

张学良送蒋介石前往南京是秘密进行了,对大部分的东北军及十七路军的将领都是保密的,所以汽车驶到机场后,机场除了卫兵外,并无欢送的人。

蒋介石下车后,并没有马上上飞机,而是问张学良:“我的侄儿蒋孝镇怎么不在?让他也一块走吧。”蒋孝镇是蒋介石的贴身侍卫,也是蒋的族侄。

张学良便让副官宋桂忱去把蒋孝镇带来,快到5点时,宋桂忱开车拉着蒋孝镇走了。这时蒋介石又发现他从南京带到西安的理发师不在,又让张学良派宋桂忱把理发师找来也一并带走。

文章图片2

张学良 图片来自网络

宋桂忱走后,张学良怕再不走会出问题,便说:“委员长,我们先走吧,理发师来了坐最后一架飞机。”

这时,蒋介石也等得不耐烦了,就同意了。当时的飞机续航能力有限,只能先停留在洛阳机场。

到洛阳后,河南的军政大员已经等候多时,蒋介石下飞机后,和宋美龄走在前面,张学良和宋子文等人紧随其后。

此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周恩来正坐在疾驶往西安的汽车上,他想要劝阻张学良留在西安,可惜,晚了一步,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飞机越飞越高。

在洛阳,休息地点设在中央军校洛阳分校,在校门口,蒋介石对张学良说:“汉卿,你给西安发个电报,让把陈诚、钱大钧他们都放了吧。”张学良当即给西安发去电报,让把随蒋介石在西安一同被扣押的军政大员全部释放。

当晚,张学良和宋子文同住一个房子,张学良带去的副官赵维振、刘令侠、夏宝珠等人住在军校门外的一个房子中,周围都有卫兵监视。

12月26日上午10点多,蒋介石一行从洛阳乘飞机出发。蒋介石和宋美龄等人乘第一架飞机先走,四架战斗机护送。到了11点30分,张学良和宋子文等人乘坐第二架飞机出发,紧接着其他飞机和战斗机紧跟其后。

张学良从南京机场下飞机后,蒋介石、宋美龄等人早已离开多时,欢迎蒋介石的队伍也散去了。

张学良和宋子文及赵维振等几个副官,分乘三辆汽车,驶向宋子文位于北极阁山上的公馆。

到宋子文公馆后,虽然公馆四周都布满了卫兵和特务,但是由于有宋子文的关照,张学良还是有相对的自由。28日,张学良在宋子文的劝说下,给蒋介石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张学良出于爱国心切,造成了这次不幸的事件,还望蒋介石见谅。

29日,张群、吴国桢、吴铁城等和张学良私交不错的国民党大员来到宋公馆看望张学良,临走时,张群等人说要请客,张学良半开玩笑半带无奈地说:“要请客就抓紧,晚了就没有机会了。”

12月31日上午,由李烈钧任审判长,鹿钟麟、朱培德、吴稚晖等人任审判员的军事法庭开庭,专门审判张学良。

上午9时,张学良在戴笠的“护送”下,从宋子文公馆来到了法庭,这天,张学良的状态还不错,神情自若,毫无紧张之感。

审判就是走个过场,结果早就定好了,最终判处张学良“徒刑十年,褫夺公权五年”,宣判结束后,张学良回到了宋公馆,至此开始了长期的软禁。

和张学良同到南京的副官赵维振等人,来到宋公馆打探消息,宋子文拍着胸脯说:“虽然今天张副司令被判了徒刑,但是你们放心,我担保他在一周之内和你们一起安全回到西安。”

这时,宋公馆周围的宪兵数量也多了不少,一个宪兵军官对这些人说:“张副司令在这里很安全,你们住在这里,却带着武器,这是很不合适的,请你们把枪支上缴。”

军官说完后,马上围上来了几十个宪兵和特务,赵维振、刘令侠、夏宝珠等人无奈之下,只得把武器全部上缴。

过了几天后,宋子文召见赵维振等人,说:“委员长已经准备特赦张副司令了,估计你们很快就能回到西安了。你们先等一下,戴雨农处长有事情说。”

说完,宋子文径直离开,就在赵维振等人疑惑的时候,戴笠带着十几个特务走了进来,似笑非笑地说:“你们住在宋公馆多有不便,我替你们安排了新的住处,现在就走吧。”

戴笠说话的时候面带假笑,但是身旁的特务们却是如临大敌,赵维振等人清楚如果不同意,势必会被强行押走,所以几个人便只得离开宋公馆,出门上了汽车。

赵维振等人被戴笠派人送到了珠江路宪兵十六团暂住,实际上是和张学良一样,将他们软禁起来了。在宪兵团的日子,赵维振等人日夜担心张学良的安全。

1937年1月5日,一个姓马的副官,带着几个随员给赵维振等人送来了被子、衣服及两大篓水果,说是奉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的指示,给他们送来慰问品。赵维振等人见状,顿时心凉了,连被子都送来了,看来是准备让他们常住在这里了。

1937年1月8日,蒋介石提出申请,要求赦免张学良的罪刑,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批准,张学良被特赦,从此,名正言顺地把他扣押软禁起来。

文章图片3

图片来自网络

接着,张学良被送到了蒋介石的老家奉化溪口,在这里休养生息,面壁思过,他的物质生活依然很优渥。

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张学良用钱没有限制,军统局差不多用一个团的经费开支,保证着他的生活,派到张学良身边担任监视任务的刘光乙,每月月终向军统局报销,都是实报实销。

在溪口,张学良有专门的厨师、护理员、按摩师和副官。

通常,张学良的早餐都很丰盛,火腿、鸡蛋、牛奶,还有金山桔,全都是按照他以往的习惯,午餐和晚餐一般都有七、八个菜。

提前,他的副官应汉民会来请示他想吃什么菜,然后,就吩咐大师傅照着做。饭后,还有张学良喜欢吃的花旗橘子、美国苹果和其他新鲜水果。

负责张学良监护的特务队,每个星期都要去宁波,购买他所需的海味、水果等食品,宋子文还曾给他寄来过整箱的外国水果和可口可乐,有时,军统局还委托中国旅行社代购物品运来。

知道张学良喜欢体育运动,好动不喜静,戴笠特意让刘乙光在溪口招待所前,安置了一架单杠,在旅行社后面,又辟出个球场,既可以打篮球、排球,又可作为网球场地,同时,还让人在溪口上游围了一个游泳池,派人送来钓鱼竿。

平心而论,在生活上,蒋介石和戴笠对张学良的照顾很周到,然而,精神上的苦闷和无休止的不自由,让张学良痛苦万分。

天下之大,竟然没有他张学良一个可以自由哭笑的地方,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他的身边都有警卫来回巡行,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遂意。

即使经过蒋介石同意,可以探望张学良人,在谈话时,刘乙光也形影不离,伴随左右,极不方便。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奉化溪口也不再是个清静之地,张学良开始了颠沛流离的迁移生活,根据战时的需要,他先到安徽黄山,再到江西萍乡、湖南郴州、沅陵,最后,到了贵州修文。

生活虽然动荡,但是,戴笠仍然尽最大可能保证他生活的舒适和富足。

蒋介石对张学良这样“优待”,不是因为蒋介石善良厚道,而是因为,他跟张学良既是拜把的兄弟,还有姻亲的关系,多少要顾及到自己的声誉。

但是,对于杨虎城,他就完全剥开了伪善的面具,而这个任务,由戴笠指派给了毛人凤完成。

西安事变后,杨虎城没有跟随张学良护送蒋介石回家,因此,免遭毒手,但蒋介石没有善罢甘休。

文章图片4

蒋介石和杨虎城在西安 图片来自网络

不久之后,他逼迫杨虎城出国考察,剥夺了他的兵权,使他成为光杆司令。

抗战开始后,远在国外的杨虎城十分关心国内的局势,他坚决要回国参加抗战。

尽管考虑了蒋介石有可能不容他,但是,他对蒋介石的阴险毒辣估计得不够,认为,在全国抗战的形势下,蒋介石不敢怎么样,这显然是犯了个大错误。

蒋介石对杨虎城恨之入骨,无时无刻都不能忘记,他最担心的是杨虎城回来后,直接去西北。

西北地区是杨虎城发迹的地方,如果他到了西北,又跟他的军队在一起的话,就非常麻烦,因为他认为,杨虎城不但同情共产党,他的妻子还是共产党员。

随着抗日战争的继续进行,国民党军逐渐向西不断后退,大西北和大西南的重要性就显示出来了,这两个地方是抗战的后方,西北还是防止中国共产党渗透的天然隔离带,所以,蒋介石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虎归山。

因此,蒋介石命令戴笠,坚决不能让杨虎城直飞西安,戴笠和毛人凤一商讨,觉得还是由蒋介石出面,把杨虎城骗到南昌,再监禁起来为好。

杨虎城到香港后,给蒋介石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里,他慷慨陈词,坚决要回国参战。

蒋介石为了稳住杨虎城,表现得非常热情,他甚至邀请杨虎城还去指挥他的老部队,使杨虎城打消了顾虑,表示愿意到南昌见蒋,商讨抗日大计。

然而,一场悲剧从此开始。

文章图片5

杨虎城 图片来自网络

接到蒋介石密令的戴笠,命驻法国巴黎的特务站想办法在杨虎城身边安插一个眼线。这时,刚好杨虎城要招个贴身翻译,巴黎特务站就派了个留法学生前去应聘,果然轻松获聘,并陪同杨虎城一起回国。

就这样,戴笠对杨虎城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了,而杨虎城对这一切还蒙在鼓里,杨虎城到达香港后,就受到戴笠派出特务的密切监视。杨虎城到达长沙后,又于当晚乘火车火速赶往武昌。

而此前,杨虎城的旧部西北17路军177师副师长王根僧已经到香港接到杨虎城,11月31日,他陪同杨虎城一起抵达武昌。

第二天下午,戴笠带着100多名湖北省的军政大员在武昌火车站隆重迎接杨虎城。

在这里,杨虎城对夫人谢葆祯说:

“过几天,我们到南京去见委员长。几年没有打仗了,而且过去都是打内战,不过瘾,现在终于能够在战场上抗击日军了,军人能死于战场比死在床上要光荣得多。”

谢葆真有点不放心,说:“蒋介石心狠手辣,你在西安事变中又得罪了他,虎城,我们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杨虎城却非常坦然地说:

“现在抗战正酣,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他蒋介石又岂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和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为的是国家民族的利益,又不是为我个人,这一点天下人都知道。

上次委员长和我通电话时,还勉励我要锻炼好身体,准备报效国家,我看,你不必考虑太多。”

谢葆真看说不服杨虎城,只好让他去了,她和儿子先回西北,观望形势。

当时,杨虎城本想从武汉飞南京,但局势十分危急,南京几乎不保,当他接到到南昌的命令,听说蒋介石要到南昌亲自见他时,就没起任何疑心。

12月2日中午,戴笠陪同杨虎城坐军用飞机直飞南昌,刚下飞机,毛人凤就走到他面前。

对于戴笠,杨虎城是非常熟悉的,但他对毛人凤就有点陌生,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表面上显的温顺和蔼的小个子,竟然就是当初在西安城内四处活动,挖了他不少情报的特工高手,而且,即将成为他的生死克星。

戴笠同杨虎城并肩而行,恭维道:“杨先生,真令人敬佩,国难当头先考虑国家的利益,自愿上战场,戴某十分佩服。中国就是像杨先生这样的人太少,否则日本也不敢如此猖狂。”

毛人凤接着说:“委员长多次说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将才,有你参战,日本投降也就不远了。”

本来,杨虎城对只有毛人凤来迎接感到意外,现在,看到这两位如此客气,开始的戒备心理云消雾散。

尽管戴笠和毛人凤的恭维虽然有点出格,但毕竟还是非常动听,杨虎城问:“委员长在哪里?我要当面向他解释一下西安兵谏的事情。”

戴笠笑道:“我看就不用了,你也是一片爱国之心,委员长多次说,那次不能怨你,叫你不要一直放在心上。委员长现在在熊式辉的官邸休息,想请杨先生一家人过去小坐。怎么嫂夫人没有来?”

杨虎城说:“女人事情多,她先到西北去了。”

听了这话,毛人凤和戴笠交换了一下眼神,请杨虎城上车。

汽车是封闭式的,车窗全部被黑布蒙住,辨不出方位,杨虎城所坐的车上除了司机和副官,还有两个持枪的卫兵左右夹着杨虎城,称是来“保护他”。

毛人凤和戴笠上了另一辆汽车,跟在背后,时刻监视前车的情况。

车队一路平安,来到一座位于南昌的熊式辉百花州别墅,杨虎城一下车,就注意到四周布满了巡逻的特务,还有铁丝网和壕沟。

他觉得,这不应该是委员长的住处,便问戴笠:“委员长怎么能住在这里?像监狱一样。”

毛人凤插话说:“现在是战争时期,委员长的安全是大事。”

杨虎城一听,也觉得有理,就没有说什么,进了大门之后,没看见委员长出来迎接,杨虎城多少有点失望。

但人家是委员长,不出来,也能说得过去,但是,他感觉到,这里的气氛格外阴森恐怖,这使经历惯了大风大浪的杨虎城,隐约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但是,戴笠和毛人凤寸步不离地跟在他身边,有这两人护航,他多少还是放心一些。

进了内厅,戴笠告诉杨虎城说:“委员长跟你谈的事情,我最好还是不参加的好,我先走了,你在这里等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屋内只剩下毛人凤和杨虎城了。

又等了一会儿,还不见蒋介石出来,杨虎城有点不耐烦了,就问毛人凤:“委员长很诚意地邀请我商讨抗日大事,可又不见我,这不是冷落人吗?”

“冷落你,也是荣幸啊,像我们这些小喽罗,委员长看一下也不愿意呢。”

毛人凤冷笑着又说:“杨先生的自我感觉真好,委员长日理万机,你还是安心地等吧。”

“什么?”杨虎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毛人凤故意慢条斯理地说:“事到如今,我看,再瞒你也没有意思了。杨先生,你还是不要天天把抗战提到嘴上,天塌了也有比你个子高的人给你扛住,不用操心了。”

杨虎城听到此话,知道上当,立即要出门,被门外的士兵拦住,杨虎城长叹一声,只好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杨虎城被囚后,最为担心的是他的夫人和孩子,生怕蒋介石对他们下手。

正当杨虎城为家人日夜操心时,不幸还是发生了。

毛人凤找人仿照杨虎城的笔迹,给杨夫人和杨虎城秘书宋绮云夫妇写了一封信。

信中称自己很好,正在搞作战计划,因劳累过度,身体欠安,望夫人和秘书能来帮忙。

杨夫人看了信,觉得没有什么疑点,就带着孩子来到南昌。

一天,正当杨虎城在院内散步时,院门开了,先是毛人凤走了进来,他向杨虎城说:“祝贺你,杨先生,你们一家又团聚了。”

杨虎城正惊疑之间,他的小儿子杨拯中跑了进来,抱住杨虎城的腿说:“爸爸,我又见你了。”

杨虎城对跟在身后的夫人说:“你们怎么到这里来了?”

“不是你写信说你病了,让我们来照顾你吗?”谢葆真疑惑地说。

杨虎城一下子全明白了,转身再看毛人凤,已经不知溜到哪里去了。

从此,杨虎城和他的秘书宋绮云两家人就被监禁起来,1937年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南昌也在危险之中,杨虎城常常是家事、国事一起涌上,心情抑郁不已。

不久,江西吃紧,特务们把他和他的秘书两家往内陆迁移,几经周折,来到湖南的益阳桃花坪,这里是国民党战争时期关押政治犯的一个场所,囚禁了许多进步人士。

开始,杨虎城还以为蒋介石是临时扣留他,当他看到益阳又有那么多的进步人士时,这才意识到,蒋介石是不会放过他的。

逮捕了杨虎城后,毛人凤的精明干练,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他要求毛人凤有重要情报时,可以随时向他报告,这标志毛人凤的地位,又上升一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