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难就是苦难,不值得宣扬

 行为逻辑 2023-04-08 发布于天津

每天写一篇原创文章的第2334

写作目的:帮助更多的人提升智慧

洛克菲勒说:整天工作的人是发不了财的,财富是对认知的补偿,而不是对勤奋的奖赏。
昨天看到一个视频,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中国送走了廉价的农民工,却迎来了廉价的大学生,现在月薪三千找不到农民工,却可以招到一大批大学生,更扎心的是,这些廉价的大学生正是这些农民工用廉价的收入供养出来的。
有人问我,你看完这个视频有什么感想?
我借用鲁迅的话,回复了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方不解。
我亦未多说什么。
我能怎么说?
难道我要去问:你觉得造成这种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其中原因很多,我已经过了那种悲天悯人和对社会种种不公愤慨的年纪,我不想过多的说外界因素,我现在习惯于从内部查找原因。
不埋怨、不抱怨。
大家同在一片蓝天下,共同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为什么人与人的差距会有这么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内心强大了起来,只要我愿意,我就能从困境中拼出一条大道,这条大道不仅能成就自己,还能造福别人。
很多人会感慨,农民多辛苦,脸朝黄土背朝天,日日辛勤劳作却收入微薄。
对于这样的言论,我不敢多说什么,因为你稍微说一点不同的话,就会被“道德绑架”,何必招惹这个麻烦?
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很勤劳,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勤劳只不过是自我的感动,他们是在用身体上的勤劳逃避思想上的懒惰。
不思考也许就是原罪。
是的,我用了“原罪”这个字眼,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惩罚,而且还会延续。
同时,我也很不喜欢满口仁义道德却干着私利事情的人。
他们总是利用他人的麻木、愚蠢,并试图加重他们的麻木、愚蠢,以此来为自己谋利。
对于这样的人,有的时候我会笑着说:你宣扬的事情,你具体做到了多少?
他们往往会厚此薄彼的解释一番,然而,再多的辩解都是苍白的,因为无法掩盖中饱私囊的事实。
王朔说过一段话我觉得挺有道理:
世界上最无耻、最阴险、最歹毒的赞美,就是用穷人的艰辛与苦难,当作励志故事去愚弄底层人。
苦难就是苦难,经历苦难不去反思,不去改变,还是苦难,如果懂得反思,懂得行为上的改变,为什么非要经历苦难?
我喜欢真实的人,哪怕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只要他敢于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很多时候我跟别人说:咱们先不谈道义,咱们先小人后君子,你把关注的核心利益说出来,这样咱们沟通成本就会很低,不然,我看穿了你,而你不知道我的想法,你还在那按部就班的说,这不就成了对你不公平而且又浪费了时间。
我习惯于独立思考,我勇于质疑很多“十分正确”的事情,这样我能够明白很多事情,同时也会让我显得有些不入流。
我坦然接受我的想法,也坦然接受大多数人“正常”的行为。
我慢慢地在养成一种能力,就是跳出问题本身去看待问题、去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让我很舒适。
今天我突然很明显的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与很多人的想法和思维模式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而且我一直也没有刻意去与人对比这种不同。
后来想想,这也很好,自己也许多了一项“天然”的能力。这为我能更好的看清问题本质提供了支持。

欢迎交流,可加微信号haoyunbaozeng

我每天会选择一个人的问题进行免费解答,重点情况的企业咨询需要收费,价格2万元/小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