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邺城为何如此重要,它又是如何消失的?

 博物洽闻 2023-04-08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在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中,有一个城市出场率极其之高,关东政权往往将京都设置在这个地方。

那便是邺城。

1曹魏初期首都便是邺城

2后赵,石勒定都襄国,而后石虎迁都到邺城。

3前燕,随着西扩的进程,先从东北龙城,到幽州蓟城,最后攻下洛阳之后,又定都邺城。

4前秦时期,苻坚为稳固关东,也是派苻丕镇守邺城。

5慕容垂谋反,也以争夺邺城为第一战略要义,后期更是派遣慕容农镇守邺城。

6北齐首都也是邺城。

----

关东地方有洛阳和北京这样的千年古都,为什么关东政权却偏偏要选择邺城呢?

1优越的天然城防

文章图片2

帝国中枢之防御,自然是至关重要的,不可不慎重进行考量的大问题。

而自然的山脉,或者水系,正是最好的天然藩篱。

平原的城市,要面临四面八方来敌的进攻,而如果有山脉阻隔的话则能减轻不少的城防压力。

而邺城南有漳水,西靠太行,对于城防来说,这是一个在冷兵器时代,算是不错的选项。

2 关东关西争夺要道

太行山脉沿着东北-西南走向,矗立在关东和关西之间,这是天然的长城藩篱。

所以要想拱卫关东,保护好这条天然长城的隘口通道是必须进行的军事考量。

这里我们就要不得不提到十分有名的太行八陉。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从太空视角俯瞰,地图上这些穿越太行山脉的道路可以大概看出太行八陉的遗留痕迹。约莫是相当的。

这八个陉,最为宽敞,利于大型部队,尤其骑兵行走的,无疑便是滏口陉。

尤其是当骑兵部种在争霸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滏口陉几乎成为了太行山脉相通的唯一通道。

关东关西之争,滏口陉成为了必经必争要道。

而邺城正处在滏口陉出口之处。它是具备控御这条要道的战略能力。

前秦王猛灭前燕,潞川之战,走的便是滏口陉。

后燕慕容垂灭西燕慕容永,同样也是走的滏口陉。

另一条关东关西必争要道,那自然是洛阳通道了。

而邺城又有漳水联通黄河,短时间便能出兵洛阳支援前线。

足可知,邺城是具备同时照顾关西进击关东的两条主要路径的能力的。

这也就说明当主要矛盾在关东关西之间时期,邺城是具备成为关东政权统治中枢的潜力的。

3 为什么不是安阳,邯郸?

按照前两点分析的话,那么这块区域可是有很多城市,他们都是具备潜力成为首府的存在。而为什么仅仅是邺城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出镜率如此之高呢?

这要从董卓焚毁洛阳说起。

东汉末年洛阳遭遇数次兵劫,最有名的便是董卓为了打压关东联盟,焚毁了洛阳城,城中惨状曹植之诗中可见一斑。

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 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

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

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洛阳过于残败,要恢复城建,要花费极大的财力物力,这是当时天下初定所不允许的。

故而选择了邺城作为首都(后期洛阳恢复,北方统治安定之后,又迁到了洛阳)。

为什么没有选择安阳和邯郸呢?

因为当时的邺城,袁绍已经将其作为中心,经营修缮过一阵。这是当时北方最为坚固的城防城池。

曹操是“很节俭的”。

曹魏政权接手邺城后,更是把邺城当作国都级别经营城防,城池高大,水运通达。

经过几代的经营,邺城很明显地超越了这一带的其他城市,有点鹤立鸡群的意思。

故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超越了周匝城市的邺城,频繁成为关东政权的首府。

值得一提的是,石勒在势力未强大的时候,兵力不足以守备邺城,故而在这一区域选择了一块根据地建设首府,也就是襄国。

而随着后赵统一北方,势力渐长,才迁都到了邺城。

当然邺城的结局比较悲凉,邺城曾经作为国都等级的防备体系,使得统一天下的杨坚难以放心,最终摧毁了邺城的武备城防,从此邺城没有复兴。

反倒是周边的安阳,邯郸等城市,替代了邺城的战略地位。

但是由于各朝帝王对邺城有前车之鉴,他们都有刻意控制这一代城市的城防等级规模。

甚至可说,魏晋南北朝之中邺城的称霸之资,或者说为乱之凭借,时刻提醒着后代帝王,这限制了这一带城市的城防发展规模。

4 为什么不是洛阳?

首先太行山脉以西,也就是古代的并州,这里在魏晋时期北接诸胡,内迁胡人遍地分布,对于五胡政权来说,堤防这块土地上诸胡的叛乱,正是一大考量因素。

而洛阳对于控御山西还有河北来说,比之于邺城是大大不如的。

同时在国家分裂时期,洛阳又处于各国之十字路口。

西边往往是关中政权,北方又是诸胡混杂区,东边是关东政权,南面又是南北征伐要道唯二之一的洛阳襄阳通道。

这也就说明,北方越是分裂地厉害,洛阳就越不可能成为北方政权设都的考虑。

而姚襄想要在北方四分五裂的时候,占据洛阳捭阖天下,他的结局,正是一个反面案例。

襄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吾欲先据洛阳,然后开建大业。”--晋书

而后赵,前燕,后燕,北齐,都处在关东关西分裂的对抗之下,而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邺城而非洛阳,作为京都。

而难得统一北方的政权则只有北魏选择了迁都洛阳。

为什么呢?

一方面北魏政权认为山西是自己的发家之地,对山西统御安定比较有自信。

而如果设都邺城,可能对于控御并州会更有优势些,但控御关中又不如洛阳了。

总之,北魏设都洛阳有他自身的特殊性。

文章图片5

5 乱世之巨城,襄朝之大患

a控御关东

如果统御范围仅仅只有关东地区,华北平原,那么邺城毫无疑问是控御此处的最佳选择。

b统一北方

但如果国家版图扩张,统一北方的话,那么就有了几个选项。

国家威胁若靠近关中,关东相对安定,那么设都长安就更合理了。

国家威胁若靠近辽东,关西较为安定,那么设都北京就更合理。

国家威胁若靠近并州,其余较为安定,那么设都邺城就更合理。

而如果北方四方都很安全,那么设都洛阳又成了更为合理的选择。

c南北一统

而如果九州大同,邺城就明显的不如洛阳,长安了。

看到这里,再对照下历史,我想大家应该也会明白了,为什么邺城称都的朝代,往往并不是大一统的政权,甚至鲜有是北方统一的政权。

反之,这也说明邺城是大一统的政权的心腹之患之城郭。

试想,你设都洛阳或者长安,这时候具备国都城防系统的邺城被叛军占领,扼守如此兵家要地,十字交接之咽喉,关东几乎会非汝之所有。

邺城的存在,是统御关东的一大患也。

所以说邺城为“乱世之巨城,襄朝之大患”。

而从北周北齐之关东关西对抗之中胜利下来的隋朝杨坚,更是晓得其中要害。

最终下令摧毁了邺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