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心理绘画团体辅导训练方案
2023-04-09 | 阅:  转:  |  分享 
  
心理绘画团体辅导训练方案

团体训练目标和过程

通过团体成员共同努力,创造出良好的团体动力范围,促

进团体成员的成长,引导成员回顾自我历程,思考自己的性

格特点,人际关系,理想目标,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缺

点,使成员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以及自我尊重和

自信。

第一阶段有缘来相识:

分目标:

1)了解团体的性质和内容;2)成员间相互熟悉,为形

成团体温馨、团结、真诚开放的氛围打好基础;3)明确自

己的目标,提高成员的主动意识。

时间和内容:

1)知情同意书和团体契约(5分钟);2)领导者发言(5

分钟);3)调整小组成员期望值和许愿符(20分钟);4)

自我介绍(30分钟)。

调整小组成员的期望值及填写许愿符:

尽管在招募时已经提出了团体的目标,但是每个成员还

是带着自己独特的希望来到这个团体中,而目标的不一致常

会破坏团体的凝聚力,影响辅导效果,目标的不一致还常是

辅导初期成员感到沮丧困惑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因此,在正

式实施团体辅导前,调整成员的目标,消除其不合适的期望,

是有助于实现团体目标、促进成员更多成长的有效举措。

1、自我介绍游戏:

在第一次团体活动中,通过设计昵称和标识来进行自我介

绍。在分享时主要描述自己的标识,介绍昵称由来,诊释标

识的意义。设计游戏往往有助于自我表达,训练思维,增强

艺术创作的灵活性。

用标识进行自我介绍,不仅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够在短

时间内呈现出个体的整体面貌和特征。此外,这也是成员与

艺术媒材的初步接触。

2、画情绪

使用目的:

增加成员之间的互动,建设团队,帮助成员熟悉用绘画表

达情绪和感受,训练成员识别情绪的能力,有助于其在之后

的辅导中对其他成员给予恰当的回应。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事先准备多张写有不同情绪名称的纸条,让成员抽取,

用肢体语言展示或先描画、后展示作品,其他成员猜测是何

种情绪,游戏结束后进行团体分享和讨论。

第一轮:抽取情绪纸条后用肢体语言展示出来,包括无奈、

困惑、开心、难过等,其他成员猜测。

第二轮:抽取后通过描画脸部表情呈现纸条上所写的情绪

状态,包括兴奋、得意、高兴得流泪、恐惧等,其他成员根

据绘画作品进行猜。

第三轮:抽取情绪纸条后用肢体语言展示出来,包括悲喜

交加、很伤心,哭着睡着了、很苦恼,实在不知道怎样做,

最后只能接受等,其他成员猜测。

3、绘画:美丽的日子

使用目的:

给成员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团体回顾辅导过程,

突出成员的成就感,巩固辅导效果,引导其转向对未来的积

极的期望。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每次辅导结束前成员自由作画,主题为未来美好的日子,

可以是现实中可能实现的,也可以仅是理想状态,由成员自

行选择。创作次数自由支配,在最后一次辅导时轮流分享。

第二阶段携手共成长:

分目标:

1)成员之间进一步熟悉,形成团体意识;2)增强成员之

间的信任,这对之后团体中的分享有很重要的作用(示范感

受性反馈,而不是评价、直接给建议,等等);3)逐渐形

成温馨、团结、真诚的团体氛围。

时间和内容:

1)绘画情绪回顾,促进成员进一步熟悉,并回忆上次的

内容;2)绘画:尴尬时刻(25分钟);3)建设团队游戏:

集体作画及分享(40分钟)

1、尴尬时刻

使用目的:

促进成员安全的自我暴露,建设团队增强成员对他人的

接纳程度;训练成员用绘画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的能力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要求成员画出自己遭遇的一次尴尬时刻,并用色彩和线条

表现自己当时的感受,创作完成后全体分享和讨论。

2、集体作画

使用目的:

建设团队,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提高团队的凝聚

力,增强成员对团体的归属感。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24色油性蜡笔、素描纸、橡皮、

小刀。

实施步骤:

全体成员共同创作一幅画,为作品命名,团体分享和讨论。

第三阶段最近比较烦:

分目标:

1)宣泄不良情绪,改善情绪状态;2)了解并修改自己应

对困难的模式;3)挖掘成功的经验,加强自我的支持;4)

小组成员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想,互相支持、共同成长

内容:

1)游戏:绘画接力(25分钟);2)绘画:我的烦恼(2

0分种);3)《我的烦恼》分享一(30分钟);4)《美丽

的日子》第二次作画(15分钟)

1、绘画接力

使用目的:

促进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团队的凝聚力,突出成

员的责任感,增强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和相互支持。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每位成员选择一种特定颜色的笔,游戏全程只能使用该种

颜色作画。发给每人一张纸,自由作画2分钟,然后在领导

者的提示下传给左边的成员。每个人在传到自己的纸上继续

作画2分钟,再传给下一位成员,依次进行下去,直至原来

的纸又传回到自己手中为止,游戏结束。成员轮流分享自己

对于画的贡献,以及对其他成员添加的作品的感受,最后团

体进行分享和讨论。

2、我的烦恼

使用目的:

鼓励成员安全展现其内心世界,通过绘画和分享过程宣泄

不良清绪,改善其情绪状态,促使成员了解并修改自己应对

困难的模式,促使成员挖掘自身资源,寻找成功的经验,加

强自我支持。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l)团体领导者引导成员进入创作状态:“生活中不只

有快乐,还会有很多烦恼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带给你很多感

受。很多时候语言显得贫乏,不足以描述出烦恼带来的复杂

的感受,可是它们是那么深刻的存在于你的心中,我们需要

你的真诚、信任、温馨以便创造相互支持的氛围,另一方面

要特别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2)在两次活动期间和暴露自己问题的当事人单独进行

交谈,感谢她对团体的信任,肯定她分享自己隐私、坦诚面

对自己问题、积极成长的勇气,介绍与其创伤相关的知识,

关注其感受,减少其对自我暴露的不安,避免再次与大家见

面时的尴尬和忐忑,建议她必要时向团体领导者及时提出个

体干预的要求。

第四阶段你我皆凡人:

分目标:同上。

内容:1)回顾(10分钟);2)《我的烦恼》分享二(60

分钟);3)《美丽的日子》第三次作画(15分钟);

第五阶段碰触真实自我(1):

分目标:

1)认识自我;2)悦纳自己;3)挖掘自身的宝藏,促进

自我成长。

内容:

1)绘画:心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30分

钟);2)绘画分享一(45分钟);3)《美丽的日子》第四

次作画(15分钟)

1、绘画:心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理想中的我

使用目的:

加强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减少成员自我和经验的不和谐,

引导成员直面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促

使成员挖掘自身的宝藏,促进其自我成长。

工具:

2B铅笔、24色彩色铅笔、A4型白纸、橡皮。

实施步骤:

每位成员发三张纸,分别画出心中的我、别人眼中的我和

理想中的我。具体描画的形象不只限于人物、动物、植物,

还可以是某种物品或摆设或场景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感受自

由创作。绘画结束后,成员自由分享自己的作品。

第六阶段碰触真实自我(2)

1)回顾(15分钟);2)绘画分享二(60分钟);3、《美

丽的日子》第五次作画(15分钟);

第七阶段心灵柔体操

分目标:

1)接纳自我不和谐的部分;2)增强自我和谐;3)增强

对他人的接纳

内容:

橡皮泥游戏(45分钟);2)团体橡皮泥游戏(30分钟);

3)《美丽的日子》第六次作画(15分钟)

1、橡皮泥游戏

使用目的:

促进成员接纳其不满意的部分,提高自我和谐程度;促进

成员对他人的接纳程度;突出成员的成就感,提高其自信水



工具:

36色橡皮泥、素描纸、剪刀、刀子、木棒

实施步骤:

(l)个体橡皮泥游戏

①每位成员选择两块橡皮泥,一块是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另一块是自己最不喜欢的颜色。

②把两块橡皮泥慢慢的揉和到一起,感受融合的过程。

③自由分享在揉合过程中的感受,以及对揉合后的橡皮泥

的颜色的感受。

④团体分享和讨论,重点在于自我接纳和自我和谐。

(2)集体橡皮泥游戏

①在素描纸的范围内集体用橡皮泥做一个作品,为作品命

名。

②成员自由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及对作品的感

想。

③团体分享和讨论,重点在于自身的贡献和对他人的接

纳。

第八阶段展望美丽的日子

分目标:

1)分享感受和收获;2)展望未来;3)巩固辅导成果;4)

结束小组

内容:

1)发放许愿符,分享感受和收获(20分钟);2)分享《美

丽的日子》(50分钟);3)互赠祝福及小组留念(20分钟)

对团体辅导中的突发事件的处理

1、迟到或缺席

“老师,下午上课的老师有事情,他四点半才来,估计要

两小时,所以我要迟到一刻钟,不好意思啊。”

“老师,明天晚上我们班要开班会商量周末的活动,我是

团支书所以必须得去,所以估计要迟到半小时了,对不起

啊。”

“老师,我们明天晚上要补课,来不了了,真是抱歉。”

“老师,我今天晚上不能去了,因为上次计算机考试不及

格,今晚老师要给我们培训,给大家造成不便真是不好意

思!”

在团体辅导中,会在活动的前一天或前几个小时收到这样

的消息,或是迟到或是缺席,都不免会给团体带来一些不利

影响。

一般来讲,迟到或偶尔的缺席意味着团体中存在阻抗,几

位成员经常迟到或缺席,则可能是团体缺乏凝聚力的表现,

甚至表明团体正面临着解体的可能性。当然也可能是成员确

实有事不能参加。治疗师的做法通常包括在团体初期强调出

席的重要性、自己以身作则、对于已经出现的状况及时阻止、

帮助成员探讨其行为背后的意义,等等。

在本次“团体绘画工作坊”团体辅导的研究中,在团体开

始前通过书面和领导者讲话的方式加以束缚,尽量减少迟到

或缺席发生的可能性。当迟到或缺席发生时,主要采取以下

处理方式:

(1)思考是否是团体中存在压力;

(2)向其他成员解释说明迟到或缺席的情况;

(3)如果有两位成员因临时状况迟到或缺席而又不能取消

活动时,鼓励其他成员表达自己的感受;

(4)向迟到或缺席的成员介绍已经进行的团体活动。

2、脱落

当团体辅导中出现成员脱落的情况时,不仅对脱落成员本

身不好,对留存成员也不利。

因为团体辅导的活动是循序渐进的,频繁的缺席不利于王同

学自身的成长,在团体凝聚力己经初步形成的状况下,当她

再次归入团队的时候会暂时处于比较孤立的状态,而且成员

的流动性大会严重影响团体的稳定性,因此对某一同学多次

缺席的处理是要在在双方意见一致的情况下,进行脱团处

理。具体处理方式如下:

(1)向这位同学解释多次缺席对其辅导效果的不利影响。

(2)关注这位同学的情绪感受,及时处理。

(3)建议这位同学如果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寻求个体咨询。

(4)向其他成员解释王同学退出的原因。

(5)注意对留存成员的影响,以身作则,鼓励大家说出自

己的感想,防止其产生被团体驱逐或遗弃等的不良感受。

3、个人创伤性事件的暴露

例如:在第六次活动中,其中一位成员讲述了自己的童年

创伤,其中两位成员给予了当事人及时的回应,“这些痛苦

的事情都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将来你会很

幸福的”;有两位成员告诉我他们很替当事人着急,可是不

知道该说什么;有一位成员在活动结束后告诉我其感受:“她

压抑太久了,说出来会感觉好一点的”;还有一位成员在活

动结束后询问我有何办法可以帮助当事人。看得出,团体中

其他成员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然后开始为当事人担心。

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1)在两次活动期间单独和每位成员交谈,询问其感受,

处理不良清绪,介绍有关童年创伤的相关知识,告知其常见

的处理方式,并特别告诫成员不要对当事人区别对待,要宽

容的接纳、真诚的关心,切忌可怜或鄙视的态度。

(2)当事人分享自己的隐私是出于对团体的信任,所以我

们要继续保持团体能够感受到这种信任的范围。这些烦恼带

来的感受有不同的颜色,呈现出不同的线条的组合,那么试

着去把这些线条从心里挪到纸上,不要刻意构思,不要急于

想象,就那么自然的等待它们的自然出现,只要听从自己的

心就可以了。”

(3)成员自发作画,用颜色和线条表现出烦恼带来的感受。

(4)成员自由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以每位分享的成员真诚、

温暖、鼓励、共情、支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献花(0)
+1
(本文系深冬入心88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