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二下学期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23-04-09 | 阅:  转:  |  分享 
  
高二下学期化学(必修二)《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推断错误的是A.原混合物中含0.
03molCuOB.白色沉淀M为CuIC.和都是非极性分子D.气体R是大气污染物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
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B.乙烯分子中,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C.s电子与s电子间形成的
键一定是σ键,p电子与p电子间形成的键一定是π键D.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极性键构成的
分子都是极性分子B.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C.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D.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4.科
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R、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Y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B.分子的模型为三角锥形C.Z的含氧酸的酸性强于X的含氧酸酸性D.图中物质的阴离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5.白
磷(,结构如图所示)与反应得,可继续与反应:?。固态中含有、两种离子。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A.很稳定是因为分子间含有氢键B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与中的P原子杂化方式均为杂化,键角相同D.1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与孤电子对的比值为3∶26.某科学家首次发
现在温和的条件下利用和做共同催化剂,卤代烃和炔烃发生偶联反应,其偶联反应机理如图。已知:为烃基,X为卤素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d在此偶联反应的机理图中共呈现了3种价态B.每步反应均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该偶联反应的总反应为D.若分别为甲基、乙基,反应
除生成2-戊炔外,还能生成2-丁炔和2-己炔7.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下列关于三氯化氮的说法正
确的是A.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B.分子中不存在孤电子对C.分子中N-Cl键是非极性键D.因N-Cl键的键能大,所以NCl3的沸点
高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些金属盐灼烧呈现不同焰色是因为电子从高能轨道跃迁至低能轨道释放不同波长的光B.超分子具有分子识别和自
组装的特征C.右上角的3表示该能级有3个轨道D.的VSEPR模型和离子的空间构型一致9.最新发现C3O2是金星大气的成分之一,化学
性质与CO相似。C3O2分子中结构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元素的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B.CO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1:2C
.C3O2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D.C3O2是一个具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极性分子10.国家速滑馆是北京冬奥会最具科技
含量的场馆,它采用了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环保的制冰技术之一——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该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
产生的碳排放几近于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属于非电解质B.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
质D.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符合“绿色奥运”理念11.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负性:B.原子半径:C.B和E处于第ⅦA族D.由A和C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12.酯在乙醇钠的催
化下会发生Claisen缩合反应,乙酸乙酯发生该反应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②是加成反应,过程③是消去反应B.缩合
反应中涉及元素的电负性:C.中,采取杂化的碳原子有2个D.发生单分子Claisen缩合,产物为13.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A.键的极性
:B.热稳定性:C.键角:D.酸性:14.一种广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物质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主
族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在该物质中仅有一种价态B.离子化合物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X的
氢化物中只有极性键D.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Y的简单氢化物15.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类由Fe-Se-As-F-O组成的磁性超导材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e原子核外有3个未成对电子B.Fe3+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C.的空间构型为正
四面体形D.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有9种运动状态二、填空题16.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Fe元素按周期表分区属于_______区元
素(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O、Si、Al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3)钠在火焰上灼烧产生的黄光是一种_______
(填字母)A.吸收光谱???????????????B.发射光谱(4)Cu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5)钛被称为继
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基态钛原子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是_______。(6)基态Fe3+与Fe2+离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___
____(7)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型,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8)H2O分子的空间
构型为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_______。17.根据氢气分子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如下图)回答问题:(1)H—H键的键长
为_______,①~⑤中,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A.氢气分子中含有一个
π键B.由①到④,电子在核间出现的几率增大C.由④到⑤,必须消耗外界的能量D.氢气分子中含有一个极性共价键(3)几种常见化学键的键
能如下表:化学键Si—OH—OO=OSi—SiSi—C键能/kJ·mol-1460464498176x比较Si—Si键与Si—C键
的键能大小:x_______(填“>”、“<”或“=”)176。18.(1)观察Li、Be、Mg、Al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
问题:①铍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化合物,证明这一结论的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__。②根据Mg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可知,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______(用化学式表示)。(2)现有核电荷数小于20的元
素A,其电离能数据如表:(表示原子失去第n个电子的电离能,单位:)序号…电离能7.64415.0380.12109.3141.21
86.5224.9266.0327.9367.41761…①外层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电离能越______(填“大”或“小”);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大,失去电子时,电离能越______(填“大”或“小”)。②表中11个电子分属______个电子层;失去了11个
电子后,该元素原子还有______个电子。③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三、计算题19.(1)酸性强弱比
较:苯酚___________碳酸(填“>”、“=”或“<”),原因(用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2)沸点
:H2O___________H2S(填“>”、“=”或“<”),原因___________。(3)实验室欲测定Na2CO3和Na
Cl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ω(Na2CO3),实验步骤如下:称取此固体样品4.350g,溶于适量的水中,配成50mL溶液。
取出25mL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为5.575g.则原混合物中ω(Na2CO3)=________
___(保留4位有效数字)。写出简要的计算过程。20.石墨的片层结构如图所示,试回答:(1)片层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含有______
_个碳原子。(2)在片层结构中,碳原子数、C-C键、六元环数之比为_______。(3)ng碳原子可构成_______个正六边形。
四、实验题21.是国际公认的一种安全、低毒的绿色消毒剂。熔点为―59.5℃,沸点为11.0℃,高浓度时极易爆炸,极易溶于水,遇热水
易分解。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装置A的酒精灯加热装置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分子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
____。A.分子中只含σ键B.分子具有极性C.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D.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2)实验开始即向装置A中通入氮气,目
的是_______。(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装置C中使用冷水的目的是_
______。(5)装置D中吸收尾气的反应也可用于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6)我国规定自来水厂用处理后,出厂水中
余量为。针对消毒的水中含有、、等多种含氯微粒,我国科学工作者研制出能将这些微粒区别测定的碘量法。应用碘量法检测水中的浓度,实验步骤
如下:Ⅰ.取某地自来水样100mL于锥形瓶中,用微量的稀硫酸溶液调至pH为1~3,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并加入几滴淀粉溶液。Ⅱ.
向25mL滴定管中加入的溶液,用该标准液滴定步骤Ⅰ中的溶液至终点,消耗溶液20.00mL。已知:①在酸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为;②。计
算水样中的浓度是_______。步骤Ⅱ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如果滴定结束时仰视读取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则测定结果将_
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参考答案与解析1.A【详解】A.,,所以;代入计算可得,故A错误;B.反应2为,
白色沉淀M为CuI,故B正确;C.为正四面体结构,为非极性分子,为非金属单质,是非极性分子,故C正确;D.气体R是SO2,SO2是
大气污染物,故D正确;故答案选A。2.B【详解】A.P4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但键角为60°,A不正确;B.乙烯分子中,碳原子核外2s
、2p轨道发生sp2杂化,3个杂化轨道形成3个σ键,两个碳原子的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B正确;C.p电子与p电子间形成的键可能
是π键,也可能是σ键,如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键,1个是σ键、1个是π键,C不正确;D.p轨道电子能量可能低于s轨道电子能量,如2p轨道
能量低于3s轨道的能量,D不正确;故选B。3.D【详解】A.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甲烷是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B.
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H2O2是极性分子,故B错误;C.非极性分子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如甲烷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极性
键,故C错误;D.以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如氯化氢是极性分子,故D正确;选D。4.D【分析】R可形成阳离子R+,则
R为第一主族元素。Z能够形成一个共价键,可能是第七主族元素或氢元素,但由于这四种元素同周期,Z不可能是氢元素,由此可确定Z的最外层
电子数为7个,则Y核外电子数为14个,即Y是硅元素,R是钠元素,Z是氯元素。对于元素X,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X为-3
价,则X是磷元素,从而得出R、X、Y、Z分别为Na、P、Si、Cl元素。【详解】A.同周期元素,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即r(Na+
) l>P,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的含氧酸强于X的含氧酸酸性,C项错误;D.根据图示共价键数目和得电子数目可知,物质的阴离子中所有原子都满
足8电子稳定结构,D项正确。答案选D。5.D【详解】A.H2O很稳定是氧元素非金属强,与氢结合的化学键较稳定,氢键只影响物理性质,
A错误;B.PCl3中磷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4,含有一个孤电子对,则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B错误;C.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则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型,键角为109°28′,P4与 中的键角不同,C错误;D.1分子中成键电子对为6mol
、孤电子对为4mol,比值为3∶2,D正确;故选D。6.B【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Pd在此偶联反应的机理图中共呈现了2种价态,A
错误;B.反应机理图中每步反应均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C.该反应的催化剂为LnPd和CuX,在书写方程式时需要写出催化剂
名称,则总反应式为R1—X+R2—C≡CHHX+R2—C≡C—R1,C错误;D.若R1、R2分别为甲基和乙基,则反应除生成2-戊炔
外,不会生成2-丁炔和2-己炔,D错误;故答案选B。7.A【详解】A.三氯化氮为三角锥性,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重心不能重合,NCl
3分子是极性分子,故A正确;B.NCl3的电子式为,N原子上还有一对孤电子对,故B错误;C.N和Cl是两种不同的原子,分子中N-C
l键是极性键,故C错误;D.三氯化氮为分子晶体,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与化学键无关,故D错误;故选:A。8.C【详解】A.电子从
高能轨道跃迁至低能轨道时,要释放能量,某些金属盐灼烧呈现不同焰色是因为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
长光的形式释放能量,A正确;B.超分子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具有分子识别和
自组装的特征,B正确;C.中p能级的轨道数为3,右上角的3表示该能级中有3个电子,C错误;D.的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4+=4,采
取sp3杂化,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无孤对电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D正确;答案选C。9.D【详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至右
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电负性增大,所以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O>C,A正确;B.CO与N2为等电子体,参考N2分子结构可知一个CO分子
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B正确;C.根据CO2的结构可推出C3O2分子的空间构型应为直线形,C原子为sp杂化,C正确;D.C3O2
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0.C【详解】A.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
中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正确;B.分子中的共价键是极性键(O=C=O),为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C.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
,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二氧化碳汽化属于物理变化,汽化是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D.应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
技术,没有生成污染物,符合“绿色奥运”理念,故D正确;故选C。11.B【分析】A、D最外层电子数是6,且属于短周期元素,则A、D分
别是指O和S元素。B、E最外层电子数是7,且属于短周期元素,则B、E分别是指F和Cl元素。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且原子序数比B大
,经分析B是F元素,则C是Na元素,综上所述ABCDE分别是指O、F、Na、S、Cl五种元素。【详解】A.经分析A、B分别是指O、
F两种元素,电负性OCl>O,即D>E>A
,故B错误;C.经分析B和E是F和Cl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它们同属于第ⅦA族,故C正确;D.经分析A和C是O和Na两种元素,
它们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故D正确;本题答案B。12.A【详解】A.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过程②为碳氧双键的加成,过程③
是消去反应,A正确;B.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为Na C.中有三个碳形成了单键,为采取sp3杂化的碳原子有3个,1个存在碳氧双键,为sp2,C错误;D.根据题中信息CH3OOC(CH2
)4COOCH3发生单分子Claisen缩合产物为和CH3OH,D错误; 故选A。13.C【详解】A.由于F、Cl、Br的电负性依
次减弱,故共价键的极性:HF>HCl>HBr,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O>N,热稳定性:
HF>H2O>NH3,B正确;C.CH4为正四面体,其键角为109°28'',NH3为三棱锥形,键角为107°,H2O为V形,其键角
为105°左右,所以键角:CH4>NH3>H2O,C错误; D.吸引电子的能力:Cl>H,故酸性:,D正确;故选C。14.A【分析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Y、W同主族,原子半径为,由结构可知,W元素有6个键,且在4种元素中原子序
数最大,又为短周期元素,故W为元素,则Y为O元素,同理X连有4个键,且原子序数比Y小,则X为C元素,Z只有一个键,原子序数比O大,
比S小,则Z为F元素;据此解答。【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O元素,O元素在该物质中只显示价,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X
为C元素,Z为F元素,XZ4为,属于共价化合物,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C元素,X的氢化物
为烃类物质,碳原子数大于1的烃中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故C错误;D.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O元素,W为元素,简单氢化物
分别为H2O和H2S,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H2S分子间只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所以水的沸点高于硫化氢的沸点,即
W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低于Y的简单氢化物,故D错误;答案为A。15.A【详解】A.Se是34号元素,Se原子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是4s
24p4,由于有3个4p轨道,一个轨道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成单排列,则Se原子核外有2个未成对电子,A错误;
B.Fe是26号元素,Fe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4s电子和1个3d电子得到Fe3+,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Fe3+电子排布式为1s22
s22p63s23p63d5,B正确;C.中的中心As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4,其中不含孤电子对,因此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C
正确;D.F是9号元素,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在任何一个原子中都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则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有9种运动状态不
同的电子,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16.(1)d(2)O(3)B(4)[Ar]3d104s1(5)(6)5:4(7)3∶1(8)?
??? V形???? sp3【详解】(1)Fe为26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最后填充的是d电子,所以属于d区元素;(2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O>Si>Al,则O、Si、Al三种元素中,O元素电负性最大;(3)钠在火焰上灼烧
时,原子中的电子吸收能量,从能量较低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但处于能量较高的电子是不稳定的,很快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这时就多
余的能量以黄光的形式放出,属于发射光谱,故选B;(4)Cu原子核外有29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5)Ti原子核外有22个电子,其基态钛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价电子层的电子排布图为;(6)基态Fe原子的价电子
排布式为3d64s2,失去电子转化为Fe3+和Fe2+,这两种基态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5和3d6,根据洪特规则可知,基态F
e3+有5个未成对电子,基态Fe2+有4个未成对电子,所以未成对的电子数之比为5:4;(7)COCl2分子中所有原子均满足8电子构
型,则其结构是应为,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所以COCl2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3:1;(8)H2O分子的中
心原子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2+=4,采取sp3杂化,有2对孤电子对,则空间构型为V形。17.(1)???? 0.074nm????
①⑤②③④(2)BC(3)>【详解】(1)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氢气是稳定的状态,因此H—H键的键长为0.074nm,根据图中能量
关系得到①~⑤中,体系能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⑤②③④;故答案为0.074nm;①⑤②③④。(2)A.氢气分子中含氢氢单键,含有一个
键,不含π键,A错误;B.共价键的本质就是高概率的出现在原子间的电子与原子间的电性作用,B正确;C.④已经达到稳定状态,由④到⑤核
间距离进一步减小,两原子间的斥力使体系的能量迅速上升,必须消耗外界的能量,C正确;D.氢气分子是由氢原子构成,分子中含有一个非极性
共价键,不含极性共价键,D错误;答案选BC;(3)Si—Si键键长比Si—C键的键长长,根据键长越长,键能越小,因此键能大小可知:
X>;故答案为>。18.???? 两性、 、 小???? 大???? 3???? 1【详解】(1)①根据“对角线规则”可知,的性质
与相似,则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化合物;与强酸、强碱均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②的性质与相似,在空
气中燃烧生成和,所以在空气中燃烧生成、;(2)①外层电子离核越远,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越弱,电离能越小;阳离子电荷数越大,失去电子越
困难,电离能越大;②根据失去第1个、第2个电子的电离能远小于失去第3个电子的电离能可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根据失去第10个电
子的电离能远小于失去第11个电子的电离能可知该元素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A的核电荷数小于20,则A为元素,11个电子分属3个电子层;
失去11个电子,还有1个电子;③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19.???? <???? C6H5O-+CO2+H2O=
C6H5OH+ >???? 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73.10%【详解】(1)我们可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较酸性强弱,根据苯酚
钠与碳酸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可以判断出酸性:苯酚<碳酸,原因:C6H5O-+CO2+H2O=C6H5OH+。答案为:<;C6H5
O-+CO2+H2O=C6H5OH+;(2)H2O和H2S都形成分子晶体,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若分子间形成氢键,熔
沸点会出现反常,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H2O>H2S;答案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3)加入AgNO3后,发生如下反应:N
aCl+AgNO3=AgCl↓+NaNO3,Na2CO3+2AgNO3=Ag2CO3↓+2NaNO3设4.350g样品中含有Na2
CO3为xmol,NaCl为ymol,则可得以下等量关系式:①106x+58.5y=4.350 ;②276x+143.5y=5.5
75×2;解得x=0.03mol,y=0.02mol;ω(Na2CO3)==73.10%。答案为:73.10%。【点睛】5.575
g是从50mL溶液中取出25mL的那部分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计算时需注意与原混合物中的x、y相对应。20.????
2???? 2:3:1【详解】(1)利用点与面之间的关系,根据结构图可知,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故答案为2;(2)在石墨
的片层结构中,以一个六元环为研究对象,由于每个C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即组成每个六元环需要碳原子数为;另外每个碳碳键被2个六元环共
用,即属于每个六元环的碳碳键数为;碳原子数、C-C键、六元环数之比为2:3:1;(3)碳原子数为,每个正六边形占有2个碳原子,故可
构成个正六边形,故答案为。21.(1)AC(2)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3)(4)???? 作安全瓶,防
止C中溶液倒吸入A中???? 吸收,防止分解(5)(6)???? 0.135???? 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
半分钟不变色???? 偏大【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中氯酸钠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氯,装置B为空载仪器,起
到安全瓶,防止C中溶液倒吸入A中的作用,装置C盛有的冷水用于吸收二氧化氯,同时防止二氧化氯分解,装置D中盛有的含有过氧化氢的氢氧化
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氯,防止污染空气。(1)A.二氧化氯分子中氯原子为sp2杂化,分子中含有σ键,还含有三原子五电子大π键,故错误
;B.二氧化氯分子中氯原子为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不对称的V形,属于极性分子,故正确;C.二氧化氯不能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故错误;D.二氧化氯分子中氯原子为sp2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结构不对称的V形,故正确;故选AC;(2)由题给信息可知,二氧化氯高浓度时极易爆炸,所以实验开始即向装置A中通入氮气,稀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故答案为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3)由分析可知,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为氯酸钠溶液与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氯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由分析可知,装置B为空载仪器,起到安全瓶,防止C中溶液倒吸入A中的作用,装置C盛有的冷水用于吸收二氧化氯,同时防止二氧化氯分解,故答案为作安全瓶,防止C中溶液倒吸入A中;吸收,防止分解;(5)由题意可知,制备亚氯酸钠的反应为二氧化氯与含有过氧化氢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氯酸钠、氧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6)由题意可得如下转化关系2ClO2—5I2—10Na2S2O3,由滴定消耗20.00mL5.0×1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可知,水样中二氧化氯的浓度为=0.135mg/L;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碘完全反应后,滴入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反应滴定滴定终点;如果滴定结束时仰视读取滴定管中溶液的体积会使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偏大,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故答案为0.135;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偏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2 页 共 15 页第 1 页 共 15 页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