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的作用功效、主治病症、临床应用

 股丁解牛6462 2023-04-09 发布于安徽

【处方来源】小柴胡汤出白《伤寒论》,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柴胡12g黄芩9g人参6g半夏9g甘草6g生姜片9g大枣5枚桂枝10g茯苓10g赤芍10g丹皮10g桃仁10g。

【组方依据】小柴胡汤本为邪郁少阳诸症而设少阳为三阳之枢,位于半表半里涉及手少阳三焦与足少阳胆经。外邪由表入里,踞于少阳正气欲祛邪出表,邪气则欲由少阳而入里正邪相争,正胜则热,邪胜则寒,于是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少阳经布胸胁,邪踞少阳,经气郁遏不畅,则见胸胁苦满;木不疏土,胆热犯胃,失其和降,则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胆热循经炎,故见口苦、咽干、目眩。所谓妇人伤寒,热入血室,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感受外邪或产后失血,血海空虚,外邪乘虚而入,与正气相搏于血室,而见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甘眩、心烦喜呕等症,可用本方。若疟疾、黄疸等杂证者也可使用。还用于妇科瘀血证,表现为妇女少腹宿有癥块,按之痛,腹挛急,脉涩;妇女月经困难,或经闭腹胀痛,或难产,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而有腹痛拒按者,或妇人妊娠宿有证块而致漏下不止之证。故以二方合用具有和解少阳而祛邪,化瘀血而消癥块的作用。

【方药分析】方中柴胡透解少阳之邪,疏畅气机之郁滞,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使枢机运转而郁热透达,桂枝温通血脉,走于太阳可助邪从太阳而出;黄芩苦寒善清少阳之郁热,与柴胡合用,一散一清,以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丹皮化瘀清热可增强黄芩清解郁热之力;半夏、生姜调理脾胃,降逆止呕;赤芍活血消瘀桃仁破血化癥;人参、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防止邪气内传;茯苓健脾渗湿下行,甘草和中缓急,益气补中,还可以调和诸药全方合用,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活血祛瘀,缓消块之功。

【用方指征】临床应用本合方的指征有三:一是瘀血内结,证见妇人小腹包块,固定疼痛,或月经不调,或痛经,血色紫黑有块,或胎漏下血,或产后恶露不尽;二是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三是舌质黯红,舌苔薄白,脉弦涩。

【临床应用】

1.子宫肌瘤

临床上以少腹包块,固定疼痛,遇寒痛甚,月经出血量多,或下腹有压迫感,伴月经不调,经来色暗有块,或痛经,经来淋漓不尽,胸胁苦满,咽于心烦,舌质暗,苔薄白,脉弦涩等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2.功能性子宫

出血临床以经来量多,或崩漏不止色暗红有血块,伴有少腹隐痛,喜温喜按,面白无华,身倦乏力,舌淡苔白,脉弦细者作为投药指征。

3.慢性盆腔炎

临床上有慢性反复下腹部疼痛或不适,或少腹胀满、压痛,或痛而拒按,伴月经不调,痛经或经行不畅,色紫暗有块,白带量多或色黄有臭味,或有发热,口干口苦,心烦胁胀,舌质淡,脉沉细者可以本方治疗。

4.卵巢囊肿

临床上以下腹部包块、压痛、拒按,经不调或痛经,腰酸无力,胸胁苦满,或婚久不孕,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涩等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5.痛经

妇人行经或月经前后即少腹胀满,疼痛下坠,按则痛剧经水色紫暗或夹有小瘀血块,遇寒则腹痛加重,得温稍舒,舌淡暗,苔白,脉沉迟作为投药指征6.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上以经前下腹疼痛、腰痛,伴恶心呕吐、精神紧张,或有月经不调、痛经,或有低热,心烦不安,口千口苦,舌淡苔白,脉弦细者可以本方治疗7.盆腔瘀血综合征临床上以月经困难、闭,或痛经,经来量时多时少,夹有血块,伴少腹坠痛,情绪不宁,心烦口干,乳房胀痛,舌暗苔白,脉弦细为使用本方指征8.慢性肝炎临床上以胸胁胀满,上腹部饱胀不适,或有隐痛,或有低热,伴身倦乏力,纳差厌食,面色晦暗,心烦口苦,女子可有月经不调或痛,或月经量少有块,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无力者可以本方治疗。

9.肝硬化

临床上以右胁下胀满有块,或有隐痛不适,乏力纳差,口苦而干,身倦肢困,心烦不宁,二便不调,或有低热水肿、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者作为投药指征。

10.冠心病

临床上以胸闷或胸痛不适,心悸气短,夜寐不宁,心烦不安,身倦乏力,遇寒或情志波动则症状加重,面暗无华,食欲不振,舌质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为用方指征。

【临床报道】日本学者与芝贞山报告,用桂枝伏苓丸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服药3~5个月后,除自觉症状改善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肝功能生化检测指标亦有所下降。此外还可促进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表面抗原转阴及抗-HBe转阳提示本合方有促使抗原一抗体血清转化作用;对乙肝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及免疫激化作用,较抗病毒剂及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有无可比拟的优点。高桥贞刚2以小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肝硬化1例,开始给予小柴胡汤和桂枝茯苓丸每日各5g,诸症减轻,腹水消失。后以柴胡桂枝汤、加味逍遥散等加减调治而愈。井斋伟用本合方治疗8例脂肪肝患者,服药24周,极有效1例,有效4例,不能判定疗效者3例。根据研究结果,尤其是超声检查的结果和总胆固醇值的变化,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并用治疗脂肪肝有效。

【用药体会】若胸中烦热而不呕者,是胃气和而热较盛,可去半夏、人参、桂枝,加栝蒌栀子、淡豆豉清热除烦;若渴甚者,去半夏、桂枝,加天花粉、葛根、芦根清热生津若中焦虚寒而致腹痛者,可去黄芩之苦寒,加延胡索缓急止痛;若邪结胁下而痞硬,可去大枣之甘壅,加牡蛎、海蛤壳软坚散结;若饮停心下,可去黄芩,加茯苓、苓利水渗湿,安神定悸;若不渴而外有微热,为表未解,可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以透表;若夹痰湿,可加陈皮、苍术燥湿化痰;若妇人伤寒,热入血室,加大丹皮、赤芍用量凉血散瘀,还可加生地黄等;若出现黄疸,可加茵陈、虎杖等以清热、利湿、退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