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27年,张邦昌无奈被迫登基称帝,他哭哭啼啼道:“大宋只剩贪生怕死之辈,你们想保命,就要把我推入火坑吗?”

 四季视野 2023-04-09 发布于北京
1127年,张邦昌无奈被迫登基称帝,他哭哭啼啼道:“大宋只剩贪生怕死之辈,你们想保命,就要把我推入火坑吗?”

公元1126年,汴京战事危急,宋徽宗为了逃命,强迫太子赵桓接手皇位,父子亲情荡然无存。

张邦昌隶属于宋徽宗一派,与蔡京、王黼等人交好,曾在北宋朝堂混得风生水起。而新帝登基后,“北宋六贼”遭到清算下场凄惨,张邦昌也失了靠山。

宋金议和时,张邦昌与赵构成了倒霉蛋,作为宋使前往金营。岂料,宋钦宗竟借着议和的名义偷袭金兵大营,完全不顾使者的死活。

事实证明,张邦昌也不是好惹的,他对金人说:“圣上对议和一事诚意满满,不可能派兵偷袭。依我看,此战肯定是李纲的主意。”后来,被张邦昌登记在册的抗战派都成了金国的眼中钉,多人被贬官。

靖康之变发生后,金国废黜了宋徽宗与宋钦宗,随之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难题,那就是中原地区无人可守。

一来,金国将领无法适应这里湿热的天气,不愿意长期驻守管理;

二来,宋朝的百姓与官员对金人有强烈的仇恨情绪,逼得太紧反而不利于统治。

为了顺利摘取胜利果实,金国建立了伪政权“楚”,并有意扶持外姓人为大楚皇帝。金太宗说道:“张邦昌这个人聪明圆滑,且对我金国有投诚之举,选他最合适。”

此消息传出,大宋朝堂一片反对声浪。秦桧时任御史中丞,他给金太宗写信道:“张邦昌无才无德,若由他为帝,天下人皆不服。”可没过多久,金人便下令逮捕了秦桧,吓得其他人皆噤若寒蝉。

公元1127年,张邦昌登基,举国上下骂声一片。殊不知,张邦昌之所以坐上皇位,是因为金国的胁迫。金人对他说:“我给你三天的期限,要么册立新帝,要么屠城。据我所知,城中还有很多老百姓,不知能否抵挡住我军的铁骑?”

数万人的身家性命皆系于一人,张邦昌别无选择,他哭哭啼啼地说道:“大宋只剩贪生怕死之辈,你们想保命,就要把我推入火坑吗?”后来,为表明立场,张邦昌不设年号、不穿皇袍,只愿做“维持会长”。

伪楚政权只存在了33天,在这段时间内,张邦昌干了三件大事,帮赵构名正言顺地坐稳了皇位。

其一,要求金国释放北宋官员;

其二,尊孟皇后为太后,让她发懿旨称“禅位于康王赵构”,借此堵住悠悠众口;

其三,将传国玉玺送给赵构。

金国撤兵后,康王赵构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

起初,赵构并未追究张邦昌的大不敬之罪,允许他官复原职。但是,朝中有很多大臣看张邦昌不爽,便对高宗说:“张邦昌有不臣之心,这样的人绝不能留。”

就在宋高宗左右为难的时候,张邦昌竟主动送上了人头。

这天,张邦昌突然想起了旧情人李春燕,索性借着酒劲儿不管不顾地找了过去。李春燕对他说:“咱俩的身份不同以前了,千万要谨慎,莫被别人抓住把柄。万一暴露了,只有死路一条。”

原来,李春燕曾是宋徽宗的妃嫔,后被金人送给了大楚皇帝张邦昌。张邦昌退位后,这些女眷全部被遣散回家,一个都不能留。岂料,张邦昌与李春燕产生了真感情,分开后日日思念夜不能寐,这才大着胆子偷偷相会。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张邦昌秽乱宫闱的事便传到了宋高宗的耳朵里。宋高宗喜不自胜,暗道:“张邦昌于朕有恩,本来不想动他,岂料他自己作死。”最终,张邦昌被宋高宗下令赐死。

张邦昌死后,伪政权大楚彻底分崩离析,南宋就此拉开了序幕。

宋高宗本想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不料,金人仍旧在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宋高宗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每天都要考虑如何保住性命。直到公元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于杭州,才彻底稳定了下来。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杭州的水路四通八达,方便统治其他地区。而且,杭州有长江天险可守,不必再日夜惧怕金国的铁骑,宋高宗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总而言之,若上位者无能,百姓必遭殃。

宋徽宗作为一国之君,却昏庸无道不作为,让金国有了可乘之机,中原地区哀鸿遍野。反观伪楚的傀儡皇帝张邦昌,为保护百姓而受制于人,担负着千古骂名。

张邦昌的确是奸臣,他的皇帝身份也不被正史所承认。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于大宋王朝有功,其下场令人唏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