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默笑话(7)——姜是老的辣

 随寓而安2010 2017-01-24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老苏的儿子小苏上班了,是在一家地勘单位干野外工作。

小苏刚上班时,每月的工资加上津贴和补助一共五十多元,一年后长到了六十多元。在当年,这样的收入与在其他单位工作的人相比,高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老苏很精明,他算着儿子一个月吃、喝、用等花销有十几元就够了,如果不乱花钱,每月能剩下三十多元。于是,他给儿子立了规矩:每月要孝敬没有工作的母亲十五元。

小苏参加工作前在农村老家干农活,已经二十几岁了,所以工作后时间不长,他就娶了媳妇搬出去单过了。老苏考虑儿子成家立业后,花钱的用项多了,便修改了原来的规矩:让儿子每月孝敬母亲十元。

老苏的老伴没有文化,不太识数,所以小苏每月孝敬娘的钱是交给他爹的。

那个年代有一句流行的话叫做“老子英雄儿好汉,……”,讲的是遗传现象,反映在老苏家就是:老子很精明、儿子能算计。

这不,到了九月下旬,要过中秋节了。单位发给每位职工五个月饼,包装很简单:里头用一层油纸、外边是一层粗纸包着,用纸绳打个十字捆儿。

次日是礼拜天,小苏领上媳妇拎着这一包月饼去看爹娘。路过一家食品店时,小苏特意溜达进去看了看各种月饼的价格,他对比了一下,估摸着自己的这包儿月饼能值两块五到三块,于是,他就打开了小算盘,……。

见儿子、儿媳回到家来了,小苏娘很高兴,就忙着包饺子、炒菜款待他们。

饭后,老苏看着儿子不主动提这个月孝敬娘的钱,忍不住就问儿子:“哎!孝敬你娘的钱呢?”

听爹已经点明了,小苏只好慢腾腾地从兜儿里掏出来“一沓”钱交给了爹。

老苏一点,共五张“大钞”:两张两元的、三张一元的。

“不是十块吗?怎么才七块呀?!”老苏不高兴地问儿子。

小苏回答说:“三块钱买了月饼。”说着,把桌上的那包儿月饼推到了他爹面前。

实际上,老苏早已经猜想到那包月饼是单位发的,儿子这是回家挣钱来了,他当时就来了气。不过,当着儿媳妇的面,他又不好发作。于是,他压了压火,把月饼包又推回到儿子面前,声音虽低,但却态度坚决地说道:“这包月饼卖给你,给五块钱吧!”

嘿!这爷俩在家里做上买卖了。不过,姜还是老的辣,只一个回合,老苏就赢了小苏,赚了两块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