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传统老规矩之六:站不倚门

 九州好人 2023-04-09 发布于辽宁
文章图片1

文丨彬叔

说在前面

中国的传统老规矩里说人站要有站相,尤其是不要站着不要倚靠着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正文

01 倚门而立是心理疲惫至极点的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家的父母不担心孩子,不管你身在哪里、年龄有多大,在他们的眼里、心里永远都是孩子。尤其是常年在外难得回家的儿女,父母更是望眼欲穿,每日倚门而立等待孩子们的归来。

有父母天天担心孩子外出做不好工作的,如《战国策·齐策六》:' 王孙贾,年十五,事闵王 。王出走,失王之处。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女暮出而不还,则吾倚闾而望。''又如宋朝曾巩的《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状》:'窃计臣老母之心,闻臣而来,倚门之望,固已深切。'

还有描写那些感到无比寂寞,每天倚门而立身陷闺怨的女子。如唐朝的温庭钧《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时节欲黄昏,无憀独倚门。

文章图片2

02 倚门而立也是描写那些不雅之人

宋朝有个故事写的就是一个乞丐,到人家去没有讨到东西,就倚在这家人的面前砸门、破口大骂耍无赖。主人出来再道歉也不依不饶,围观群众里有一人实在看不下去,跳出来一刀砍死乞丐扬长而去。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里:'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倚门卖笑,将妓女称之为卖笑人,让倚门而立成为贬义词。推波助澜的还有灯谜:不是倚门卖笑人,谜底:端正女子。让更多的家长从小就教育女孩不要倚门而立,以免养成这种不好的习惯。

还有一个成语:倚门傍户,出处来自《明儒学案·凡例》:'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画葫芦者,非俗流之士,则经生之业也。'就像翟天临抄袭论文一事,至今搞的他还没有走出阴影。靠抄袭得来的博士,最终还是自己主动拿掉算了。

文章图片3

03 文字的意境之美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点绛唇》,将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看到一个俊美少年,害羞地想看又不好意思看,只有倚在门上假装嗅着青梅,将她那种心理描绘的惟妙惟肖。

一心相爱的男女,就算等得再久,等得再苦,也心甘情愿。就像廖羽写的《千年》歌词一样,让人不禁有那种撕心裂肺又荡气回肠:凉夜晚秋,倚门回首;此去几何,欲说还休;只念一人,共你白首;管他什么,前程锦绣。

文章图片4

最后的话

现在外出工作的人很多,当你们背着行囊离开家门的时候,背后的父母都在擦拭着眼角的泪。作为子女还是要常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给父母,让老人少点倚门而立、翘首期盼的担心。

站有站相,走到哪里倚都倚在门上,人看起来也没有精气神。女子就更不要倚门而立了,虽然不是那种人,但总会让别人想起倚门卖笑这个成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