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贤传奇】国民党副总统李宗仁派王仙舟做城固县县长 | 纪实 赵邦富

 文化佳园 2023-04-09 发布于江苏

1938年4月,在组织安排下,由国民党江苏省特别法庭庭长刘汉川介绍,王仙舟结识了李宗仁将军。经过多次接触,推心置腹的攀谈,王仙舟逐渐得到李宗仁的信任。特别是王仙舟撰写的《动员民众抗战大计》等数篇文稿在报刊上发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王仙舟不凡的才华被展现出来后,李逐渐对王仙舟感到钦佩。从怀疑到信任,从一般关系到无话不谈,从工作上的关系到生活上的挚友。慢慢地就把王仙舟当成可信赖的知心朋友并加以重用。当年寒假,李宗仁就把王仙舟从广西大学调到重庆中训团学习。一周后任训育干事,四周后,任命为重庆国民党社会部福利视导。奔波在福建、江西、安徽、河南等省,组织青年运动,抚慰、接济抗日前线将士。正当王仙舟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之时,国民党财政部长孔祥熙与李宗仁观点不一,不予拨款,造成无疾而终。王仙舟愤然辞职,决定回邳县打游击,动员民众抗日。李说:“你职务不够,阻力太大,不如去城固县任县长,你若同意,我来安排。”王仙舟欣然同意了。
1944年7月,由李宗仁将军推荐,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任命他为城固县县长兼西北大学教授。
城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盆地中心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属于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长江最大支流横贯东西,水资源充足。他到任后,深入乡村搞社会调查,了解百姓疾苦,减租减息,减不合理摊派,打击地痞流氓,维护社会治安,尽力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被当地老百姓称为难得一见的清官。
为了支援抗日救亡、开展拥军拥政活动。他动员百姓积极行动起来,发展民族手工业,兴修水利扩大水浇地面积,纳军鞋、送军粮支援前方将士。同时,在王仙舟的号召下,百姓充分利用田间、地头、丘陵山区扩种桐树(桐树籽所榨的油是枪械擦拭保养的必需品),为前线将士军用器械保养提供物资保证。
另外,当得知国民政府准备在城固县新建飞机场时。王仙舟知道这是抗日的需要,是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便不辞辛苦奔波全县,召开各种会议,利用各种场合,动员全县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积极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男女老幼,齐心抗日”。在城固县掀起新建抗日飞机场的高潮。于此同时,王仙舟不断加强内部审核,强化财务管理,堵塞各种漏洞。最典型的就是查处财粮处长贪污一案。通过财务审计,发现财粮处长账目不清,侵吞筹建飞机场工程款。王县长发现后,铁面无私的把他送进了监狱。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建立一套更加严格的管理制度。他们把金库搬到县政府院内,三间独门设立,完善出入库手续,金库配备三把铜锁,钥匙分别由财粮处长、财粮会计、金库保管员分管。需要出入库时,三人到场。平时,安排一个排警察24小时警卫,确保安全。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王仙舟身为县长,心系国家存亡,民族命运。经常游走在学校、城镇、乡村,宣传抗日救国主张,鼓励青年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到前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年多来全县就有300多名爱国青年参军入伍,后来有不少有志青年在前线立功受奖,成为抗日救国的骨干力量。
王仙舟在任城固县县长一年多时间里,顶着各种压力,冒着风险掩护秦岭山区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该县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工作;严格限制南郑宪兵司令部有关人员在城固县为虎作伥的不法行为。惩治散布谣言,造谣惑众,制造事端的天主教神父1名,违法乱纪的警察局长2名,不作为、乱作为的镇长1人。黑手遮天的地方恶霸1人,受到当地百姓的一致拥护。国民党陕西省政府领导对他的评价是;“李长官没有看走眼,推荐的人是难得的好官。”
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王仙舟欣喜若狂,立志教育事业,辞去城固县县长职务,返回无锡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任教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