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的先祖“中山靖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大佬?

 老者的感慨 2023-04-09 发布于江西

(我,渭水徐公,承接文创类产品推广。有兴趣的文创老板,微信订阅“渭水徐公”,后台发送“文创”可了解详情哦)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刘备在自我介绍时,总是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凭着这张闪亮的名片,刘备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和尊重。在他成就帝业的过程中,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无疑给刘备帮了大忙。

那么问题来了,这位人人不敢小觑的“中山靖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大佬呢?

就在现在,国家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名叫“汉墓雄风”的汉代文物展。这些展品,恰好来自于中山靖王的坟墓。且让我们来通过这场展览,来看看这位王爷昔日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

(展览即将于2019年3月28日结束。想要去看的小伙伴,要抓紧时间啦!)

中山靖王名叫刘胜,是汉景帝之子,也是汉武帝的兄长。鉴于在西汉初年,诸侯王的权力过大,最终爆发了“七国之乱”。在此之后,皇帝开始对诸侯王进行限制,虽然他们的物质生活仍然优渥,但权力却越来越小了。

好在我们这位中山靖王,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一生只是热爱酒色,喜欢享乐。这使得他得以平安终老,一辈子享尽了荣华富贵。

如果你在国博看了这场展览,并见到了刘胜墓里的陪葬品,就不难想象到:他昔日的生活,到底有多么奢靡。

既然他是汉代的王,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王侯的陪葬标配——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所谓金缕玉衣,便是用金属丝将玉片连缀起来,制作成的陪葬衣物。譬如这件金缕玉衣,便用掉了2498片美玉,1100克金丝。除此之外,不知多少能工巧匠,花费了多少日日夜夜,才打造出了这件宝物?

当然,如果换成东汉,刘胜恐怕就没这高级待遇了。到了那个时候,只有皇帝才能用金缕玉衣,王侯和公主只能用银缕玉衣,而长公主(皇室女子,非皇帝女儿)只能用铜缕玉衣。后来,这种奢侈的陪葬品,被魏文帝曹丕彻底废止了。汉墓中的那些金缕玉衣,则成为了永远的奢侈绝响。

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死尸的“气”不流失,通常死尸的孔窍,也会用玉雕来堵上。身为诸侯王级别的墓主,这类的陪葬品,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玉九窍塞,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鬼吹灯》里曾经提到,卸岭力士在盗墓时,多半要破棺裸尸,并且从头搜到脚,把所有的珠玉明器搜罗一空。那些热衷盗墓的军阀部队,多半也是如此。这也使得许多九窍塞重见天日,最终落入收藏家的囊中。

什么王权富贵,皇家威严。一旦落入盗墓贼的手中,岂不是尊严丧尽,富贵一空,终告无用。纵有九窍塞,也塞不住自己身后的命运长河。

说罢了贴身的宝玉,我们再来看看棺椁上的铺首。铺首为常见的兽形门神,在我们通常的印象里,它是这样的:

铺首衔环,拍摄于淄博齐文化博物馆

当然,到了中山靖王刘胜这个级别,他用的铺首,绝不可能如此寒酸。最起码,表面要带一层亮闪闪的黄金。

鎏金铜铺首,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所谓“鎏金”,指的是用水银和金调和成为金汞剂,然后再涂到器皿表面。待水银蒸发后,金便留在了器皿表面,成为了器皿表面的装饰。

如你所见,装饰中山靖王棺材的铺首,便用了鎏金的工艺。当然,这堂堂的王爷陪葬品,绝不可能仅限于鎏金这一种花样。

镂雕龙凤纹银铺首,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镂雕”在“浮雕”的基础上,又将背景部分镂空,这使得花纹的观感更加明显,给人的视觉冲击,也更为强烈。想要打造这样的宝物,明显要耗费工匠更多的心血。

而且,整个铺首都是银质的,单单从材质上来看,比起之前的鎏金铜铺首,似乎又高出去了一个级别。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件宝物,便能代表中山靖王墓的顶级铺首水平。那未免有些图样图森破了。

鎏金镶玉铜铺首,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在鎏金工艺的基础上,这件铺首的中央,还镶嵌上了一块白玉。这块玉的上面,又镌刻出了无数对称的卷云纹。从整体上看,也并未破坏兽面的观感。

根据专家推测,这件镶玉铺首,是刘胜日常用品的一个配件。如果这种工艺复杂的产品,却只能用来充当一个配件,那真的是没谁了!

虽然并无史料记载中山靖王刘胜好武,但他的墓穴之中,却也陪葬了无数兵器。当然,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兵器,并不一定就是用来打打杀杀的。

鎏金鸳鸯铜戈,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戈是常见的兵器。但阵前杀敌的兵器,根本没有鎏金的必要,更没有必要在戈的顶端,再打造一个蹲伏回首的鸳鸯。此类物品,多半是用来显示皇家威严,以彰显主人身份的“兵器形礼器”。

如果我们想鉴定一件兵器,是用来上阵杀敌的“真兵器”,还是用来玩造型的“礼仪兵器”,只需要关注以下几点:它是否有使用的痕迹?材质是否适合作战?是否拥有繁复的工艺?

如今看来,这件兵刃没有使用的痕迹,青铜材质适合作战,但鎏金后就不适合了。另外,其工艺也比普通铜戈繁复很多。

由此可见,它是用来玩造型的“兵器形礼器”无误了

类似的兵刃,当然不止这一件。

错金铁短剑,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错金”工艺,通常选用金银丝,在器物的表面镶嵌成花纹或者文字。虽然精美,但制作起来耗时费力,而且价值不菲。

剑的上面,镶嵌着连续的火焰纹。剑柄处则镶嵌着兽面纹,通体花纹繁复,并没有留下刺杀、砍杀的痕迹。因此,它多半也是一件礼仪兵器。

如果在展厅往前走走,我们能看到一柄长剑。远远看来,这倒像是一件真正用来作战的兵刃。

铜剑,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但下面的两个玉质配件,出卖了它的真实身份。

这把剑在出土时,剑锋仍然锋利,而且剑刃的位置,还有着鎏金的痕迹。这无疑为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号:它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摆拍”玩造型。哪怕砍过一下半下,剑刃上的鎏金,都不可能会完好保留到如今。

而配套的玉件,则更证实了这一点。毕竟玉非常脆弱,稍微碰撞两下,就稀巴烂碎了。靠它们来冲锋陷阵,似乎不太现实。这些东西,或许是中山靖王在出门兜风时的仪仗物品。

说到出门,这么拉风的一个王爷,岂能没有车马呢?

汉代安车复原模型,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刘胜墓陪葬的大批车马,在出土的时候,早已腐朽不堪,马则只剩下残骨。但金属器件保存仍然完好,这些零件大都经历了鎏金工艺,显得华丽而奢靡。

按照诸侯王的规格,车轮当为朱红色,车盖为青黑色,车上金属器件则要鎏金。按照这个标准,工作人员复原了刘胜的座驾。上图便是安车的复原模型。

毕竟这是汉代,这样的座驾标准,已经是不低了。须知初代的梅赛德斯奔驰,也并不比这个高明多少。

初代梅赛德斯奔驰,拍摄于山东泰安老爷车博物馆

双方一比,高下立判。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山靖王如此长寿呢?

汉代皇帝的平均寿命,仅仅有28岁。而中山靖王刘胜活了52岁,几乎超出了他们一倍。另外,他还纵酒好色,生活习惯也并不健康。单单从“生活水平高”这一项来说,似乎根本无法解释刘胜的长寿原因。

但国博这次的展览,为我们展示了更多的细节。或许是王府良好的医疗条件,让刘胜在疾病和衰老的侵袭之下,得以一次次转危为安。

水晶砭石,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砭石是中国古代最原始的医疗器械。它通常用来刺激穴位,或者用来放血排脓。早在石器时代,便已经有了类似的物品。而到了西汉,这品质精良的水晶砭石,无疑代表了医疗技术的延续与发展。

当然,针砭并非唯一的治疗手段。喝起来特别苦的中药,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因此,与中药相关的器械,当然必不可少。

铜捣药杵,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我们从这幅昏暗的图上可以看出,铜捣药杵的两端,有着鎏金的痕迹。一端保存完好,另一端则磨损严重。传递给我们的信号则是:它并非用来玩造型的,而是一个实用的工具。

有许多中药的质地颇为坚硬,譬如甲骨、种子、块茎等等。在熬药之前,需要将这些药物捣碎,药力才能散发到药液中。由此可见,西汉中山靖王的王府医师,已经对中医药的原理,有了相对深刻的理解。

捣药是对药材的前处理,而喝药,其实也是有讲究的。用药不当,有可能会导致病人中毒。

但话又说回来,“脱离剂量谈毒性,等于耍流氓”。如果严格控制剂量,就能让医疗的过程更加安全。

铜药量,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我们总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但很多人,对这三个字的概念,仍然很模糊。

“度”指的是对长度的限定,“量”指的是对体积的限定,“衡”则是对重量的限定。我在这次展览所见到的铜药量,其承载体积为7.77立方厘米。有了如此精密的药量,医生在施救的时候,想必能更加得心应手。

在这样全方位的保护之下,中山靖王能相对长寿,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也能通过这些展品,来勾勒出一幅中山靖王的生活画卷。

刘胜的日常生活:

1,早起梳洗打扮,在侍从的搀扶下,登上安车出门议事。身边的众多侍从,为他举着鎏金鸳鸯戈,错金铁剑等等,前呼后拥,好不威风。

2,在归来后,刘胜偶染风寒,身体不适。王府医生连忙为之诊脉,忙不迭用铜药量送上热气腾腾的汤药。喝完药后,他便沉沉睡去。

3,睡醒时的刘胜神清气爽,侍从连忙用安装了镶玉铺首的餐具,为他端来了丰盛的晚饭。刘胜则纵酒享乐,坐拥美人。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禁颓然倾倒矣。

而我上面所描述的这些元素,不过是国博本次展览的冰山一角。如果你想见到更多的历史碎片,发现更多有趣的事物,不妨来到国家博物馆,来亲眼见证这场“汉墓雄风”文物展吧!

(完)

(渭水徐公,昔日的佛系写作导师,今日的博物馆探险家。欢迎你和我一起,走进更大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