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的终极方子,帮助你彻底摆脱牙痛的困扰,一剂见效绝配三味,至为珍贵 治疗肾虚引起的牙疼 凤阳牙痛三药:地骨皮10g、白芷15g、骨碎补30g。水煎,一次服下。 此方据相关药典记载,被称为“凤阳牙痛三药”,对各类牙痛都有去痛的效果,尤其对因肾虚引起的牙齿隐痛缓痛的效果特别好。 方解: 白芷,具有通经止痛的效果,很多调理头痛、胃痛、痛经等病的方子都少不了白芷。 化裁: 1、凡紧张焦虑所致的牙痛 四逆散(柴胡5克、枳壳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加牙痛三药(骨碎补30克、白芷15克、地骨皮10克)。 2、肾主骨,齿为骨之余,凡牙齿松动痹痛的阴虚胃热的虚火牙痛 玉女煎(石膏三至五钱15-30克、熟地三至五钱或一两9-30克、麦冬二钱6克、知母和牛膝各一钱半5克),加牙痛三药(骨碎补30克、白芷15克、地骨皮10克),以退虚火,止牙痛,疗效甚佳! 3、因牙龈肉乃胃之络所系,凡牙龈肿痛的胃火实火牙痛 清胃散(生地、当归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9g,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升麻一钱9g),加牙痛三药(骨碎补30克、白芷15克、地骨皮10克),以清胃火。 玉女煎 组成 石膏三至五钱(15~30克);熟地黄三至五钱或一两(9~30克);麦冬二钱(6克) ;知母牛膝各一钱半(各5克)。 用法 上药用水一盅半,煎七分,温服或冷服。现代作法:水煎服。 功效 清胃热,滋肾阴。 主治 胃热阴虚证。头痛牙痛,牙齿松动,齿龈出血,烦热口渴,舌红苔黄而干,脉浮洪滑大,重按无力。亦治消渴,消谷善饥等。 方解 玉女煎证乃阴虚胃热,虚火上攻所致。即“少阴不足,阳明有余。”阳明有余,胃热上攻,少阴不足,虚火上炎,既灼伤津液,又损伤血络,则见头痛牙痛,齿龈出血,烦热口渴,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不足,则牙齿松动;胃热有余,消谷善饥;舌红苔黄而干,脉浮洪滑大,重按无力,为胃热阴虚之征。故治宜清胃热,滋肾阴。方中石膏辛甘大寒以清泄胃火,为君药。熟地黄甘温以滋肾补阴,为臣药。二药合用,清火而滋水,虚实兼顾。知母助石膏清胃火;麦冬助熟地黄滋肾阴,共为佐药。牛膝引血热下行,兼补肝肾,为佐使药。本方能清能补,标本兼顾,以清为主,使胃热得清,肾阴得补,则诸证自愈。 应用 1、用方要点: 玉女煎为治胃热阴虚牙痛的常用方。 2、现代运用: 玉女煎常用于治疗牙龈炎、急性口腔炎,舌炎、糖尿病等属阴亏而胃火盛者。 3、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歌 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摘录 《景岳全书》 清胃散 组成 生地黄、当归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9g) ,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升麻一钱(9g)。 用法 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人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则伤及血络,则见牙宜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及血分,耗伤阴血,故以生地黄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活血,与生地黄合则滋阴养血,与丹皮合则消肿止痛,共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应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痤疮等属胃火上攻者。 注意 牙痛属风寒或肾虚火炎者,不宜使用本方。 方歌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摘录 《脾胃论》
冯向东:桔梗汤治疗牙周脓肿 牙周脓肿疼痛难忍,常系胃火炽盛酝酿而成,方拟桔梗汤排脓解毒,升降散和畅气机、清宣内热,可解。 牙周脓肿由于反复急性发作,疼痛似刀割火烧般的,使人无法忍受,属于临床上的急症。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牙龈,病变脏腑与肾、脾、胃有关。 病例:栗某,男,45岁,2012年9日诊。 患者因心情不畅而突然牙痛。开始牙龈如半球状肿胀突起,红肿光亮,疼痛如刀割,时常用冰块冷敷,疼痛不止。服用各种止疼药,但是仍不能止痛,可谓是痛不欲生。 查其舌红而黄腻,脉滑数,大便两日未解。故认为是胃火炽盛而引起。 处方:甘草50克,桔梗24克,大黄10克,蝉衣10克,姜黄10克,僵蚕10克,白芷10克。 4剂。两剂并煎,每4小时喝一次。 两日后疼痛明显减轻,检查时轻压牙龈有脓液流出,红脓明显清退。继服3剂,脓消而痛止。 按:桔梗具有清解热毒排脓作用,牙周脓肿皆因胃火上蒸,其热循经,熏蒸牙龈,伤及牙龈肉血络而生脓肿。桔梗和甘草同为舟楫,引将军诸药上行,共奏清解热毒之功。仲景的排脓汤与排脓散均用桔梗。桔梗汤与排脓汤的组成,均有桔梗与甘草,但用量不同。桔梗汤重用甘草,排脓汤重用桔梗,故桔梗汤重在解毒,排脓汤则重在排脓。而排脓汤与排脓散都适用于疮痈。从药物组成看,排脓汤还调和营卫,养胃扶正以祛邪,故以治肺胃之痈为主;而排脓散还有破滞气之功,则以胃肠痈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