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天极速成长系列-1】建立知识体系,有这份超详细指南就够了

 文明世界拼图 2023-04-09 发布于重庆
文章图片1

大家好,我是Tina。

这是21天极速成长系列的第一天。

文章图片2

这个系列的每篇文章都会很长,一期一个主题,会掰开揉碎讲清楚。

为什么做这个系列?

因为经常有学员问我是如何快速成长、获得成功的。

这里面牵扯到的内容太多了,比如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目标管理、效率提升、写作系统、阅读系统等等。

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会把这些主题做成系列文章,也就是这个21天极速成长系列。

文章里都是我快速成长的全部秘密。

好,说完背景,咱们开始讲第一天的干货——知识体系的建立。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如果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真的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书看再多也没用,因为啥也记不住;

学了很多东西,可真到应用的时候却无从下手;

样样通,样样松,啥都知道点,可哪一样都不专业;

······

不仅如此,生活中一个内卷的世界里,我们必须得快速进步,

而想要快速学习和提升,最好用的办法就是建立个人知识体系。

文章图片3

知识体系为啥如此重要和好用?

因为我们阅读积累的知识,就好比零散的珍珠,如果不用线给串起来,其实是毫无用处的。

知识体系就好像蜘蛛网,能把不同的知识点按照某种逻辑,串联起来,久而久之它塑造的是我们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

即便有时我们忘记了那些琐碎的知识点,但是因为这张大网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我们对很多问题会知道朝哪些方向去思考和判断。

文章图片4

那么,我们要如何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呢?

只要完成以下四步:

大量输入、建立框架、重复梳理、应用输出

接下来,我们一步步,详细讲解。

文章图片5

1、大量输入

这种输入主要包含以下几类内容——


信息性输入、理论性输入、实践性输入。

【1】信息性输入

信息性输入主要是指平时的碎片化输入。

我们平时各种零散刷手机时的输入就是其中一种。

这种输入要注意的重点就一个,随时随地收集。

什么意思?

只要看到任何有触动的、有启发的文章和视频,你就要第一时间把它收集起来,不然一定是看过就忘,跟没看过一样。

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文件传输助手。

好的内容,随手发进去,当天集中整理,非常方便。

文章图片6

【2】理论性输入

理论性输入,主要是指平时的阅读中你读到的各种理论,你觉得有启发的,以后能用到的,就要记录下来。

像我的年度心理学读书营里,就会每天给大家提出5-10个问题,大家回答这些问题,就是积累这些理论性输入,打卡完,就自动生成一张知识卡片。

你平时在阅读时,也要注意随时记录下有用的理论知识。

如果是实体书,在读的时候要随时做好标记,需要做笔记的部分就要划线,等读完再统一整理。

文章图片7

如何整理呢?我是这样实操的,一些概念性的理论,摘抄到笔记软件里,如果比较长可以用语音输入,或者拍照后文字识别;

一些有启发性的语言或者对理论的进一步论述,尽量不要原文摘出,而要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去提炼输出,记到笔记里,这种原创性笔记,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这也就是我读书营里给大家提的问题分两类——一类是摘抄类,一类是论述类的原因。

【3】实践性输入

第三种是实践性输入,很多人一谈输入就觉得要多读书,以为输入只有这种方式,

其实那狭义理解了输入。

除了阅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种输入形式是实践性输入。

也就是每次实践后,都要复盘总结,变成我们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文章图片8

举个例子,我在写作营和阅读营开始前,举办了9.9元的体验营。

这个过程中要如何安排课程节奏、如何做好社群运营、如何增加转化率,都是新尝试,结果也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在过程中,我们会找到经验,也会发现不足。

针对整个过程认真做好文字复盘,这些经验总结就构成了我“私域运营、成交转化”这个知识体系里重要的一环。

文章图片9

2、建立框架

好,输入谈完了,我们再来聊建立框架。

这一部分最主要的是要做好3个重点事项:

01、选取该领域的规范入门教科书,列好思维导图,搭建好框架;

02、针对每个分支框架,阅读2-3本相关书籍,丰富分支结构;

03、日常阅读学习中,遇到相关知识和书籍,随时补充进框架。

我们以心理学为例,我的心理学是自学的,我在学习之初,是先找到高效的心理学考研教材,我并没有看这些教材,我是看它会包含哪些分支。

文章图片10

看后发现,有普通心理学基础、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管理心理学等等。

由此就可以得到一张大的思维导图,这就是你关于心理学知识的脉络。

文章图片11

然后每个分支里,再找到两三本经典书籍去看,

比如普通心理学里可以看《心理学与生活》 《普通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里可以看《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文章图片12

我并没有报任何班,也没有参加什么辅导,就通过这种方式积累心理学知识,最终成了一名心理学签约作者,签约了有书、水木文摘、美柚,

而我写作的就是心理分析类的稿子,我创作的很多十万加、百万加甚至千万加的爆文,也都是用心理学分析热点事件。

文章图片13

你可能会觉得这样有点难。

我当时在筹备心理学读书营的时候,本来想按照这个框架设置,后来也觉得对于心理学和阅读都是零基础营的同学来说,是有点难的。

所以我是从实用性领域的角度进行的框架梳理。

我把读书营里读到的心理学书目分成了六大类:

个人成长、两性情感、育儿教育、沟通交际、职场心理学、心理科学。

选择的书也更适合普通人零基础入门心理学、养成读书习惯、爱上阅读。

到现在读书营已经做到了10期,每期都好评不断。

文章图片14

3、重复梳理

很多人觉得我已经建立了框架了就万事大吉了。

NO,因为很多人会发现,书里讲的我不是百分之百都懂啊,我这个框架七零八落的没法全部串联起来了。

这时你就需要重复梳理。

说到这里,我就必须得讲讲为什么我的读书营第一年只读一个领域的书。

很多人会说这会营养不良吧?

不,这才是阅读习惯建立的科学路径。

文章图片15

最开始我们建立阅读习惯也好,还是深入学习一个领域也好,我们都应该针对同一个知识领域,去多看不同作者的著作,也就是做主题阅读。

这样不但能够加深你对每个知识点的梳理,还会让你对知识体系越来越融会贯通。

比如在我们的读书营里,和原生家庭相关理论有关的书就包括《原生家庭》《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为何家会伤人》《母爱的羁绊》《被讨厌的勇气》等。

把这些书全部读完,你对原生家庭的理论体系就会很完善。

在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每读一本书,你对这个理论分支的整理就会有新的变化调整,你对这个领域的理解就会越来越深刻。

文章图片16

4、应用输出

如果你要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定不能少了应用输出这一步。

少了这一步,你的积累一定不够多、不够丰富,系统一定成型不了。

讲到应用输出,就需要提到学习金字塔模型。

文章图片17

通过这个模型很清晰能看到,如果只是阅读、听课,人的知识吸收率是很低的,越偏重于应用,我们的吸收率越高。

那我们简化一下,可以努力做到3点。

【1】文字输出

上面已经告诉你应该输出原创式读书笔记,如果你在我读书营,只要完成我每天布置的任务即可。

当然文字输出还不仅仅包含读书笔记,你写作的拆书稿、听书稿,你创作的荐书脚本,这都是文字输出。

我之前就跟大家说过,写拆书稿是新手学习写作、积累知识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在我的账号里有很多关于拆书稿写作的干货,大家可以查看学习。

【2】应用实践

这也是极重要的一环,就是说你要真正用到书里的理论,实践起来。

我之前就跟大家分享过这个表格,见感思行——见闻、感受、思考、行动。

文章图片18

应用实践,就是你会针对这个理论采取什么行动。

比如你读完了《高难度谈话》《非暴力沟通》,知道了应该不带指责的沟通,

那你就可以思考老公抽烟的时候,你要如何沟通,他才能会配合;

在同事故意使绊子的时候,你要如何沟通,才能全身而退。

将理论用于实践,自己才能彻底掌握它,压根不存在读书就忘的问题。

【3】教授别人

这是金字塔的最高层级,也是吸收率最大的方式。

就是把你积累的知识,讲给别人听,如果你能讲到别人都听懂了,那证明你真正理解了它。

我在开始授课带学生之后,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很多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了。

那如果你不做老师,还有没有可能教别人?

当然有啊。

其实上面说的写文章、拍视频都是一种“教”;

我现在早上会做早读直播分享,直接分享我当天读的书,这也是一种“教”。

甚至晚上吃饭的时候你跟你家人讲一遍你读书读到的内容、听课学到的干货,这都是一种“教”。

这种教会在最大程度上深化你的理解。

文章图片19

当然也可能过程中你发现讲不明白、讲不下去了,那证明你的理解还不到位,你就继续回顾学习即可。

最终你对任何知识领域的输出,可以形成一个系列,它以后可以做成课、可以写成书、它就成了你的知识结晶。

文章图片20

5、总结

最后,回顾一下建立知识体系的4步流程:

【1】先做到大量输入,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某个领域的大量知识。

【2】把这些知识点按照特定逻辑梳理出系统的脉络,建立关联。

【3】在后续输入过程中,不断重新梳理和延伸思考,丰富和完善知识体系。

【4】通过输出、实践加深印象、获得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知识产品。

做到这4步,你也一定能拥有自己的知识体系!

下期预告:

chatGPT爆火,很多人把它用成了超级小助手,可也有人只能对着它无语凝噎!

为啥?

因为他不会提问!

这时很多人才突然发现,原来提问能力这么重要!

下期咱们就来讲讲,如何提出好问题以及如何用提问改变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