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六柱风水周老师 2023-04-09 发布于湖南

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近代以来,关于中西医关系的纷争一直没有停息,但真正把握其关系并能深入其本质者,微乎其微。其中颇具有代表性比较权威的回答就是,中医与西医之间是宏观与微观、抽象与具体、功能与结构、辨证与辨病的关系。这一回答虽然表达了中医学的现状,但并非是中医与西医本质关系的解读。按照这样的定性,中医如果要从微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就只能照搬西医的模式,比如现代从分子角度对中药的一些研究等就属于典型的代表;在把握病因的基础上辨证本来就属于中医的基本模式,病却演变成西医的专利。如是,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就堂而皇之的登上了中医大雅之堂,名正言顺用西医的标准衡量中医就成为必然。中医面临的危机不但不能解除,险情反倒愈加严峻,一切都是不能正确把握中西医关系惹的祸,在于中医自身建设出现了问题······

如何正确把握中西医的关系,既是当代的中医学必将越过的一道坎,也是规范性、系统化、科学化构建中医生理病理药理体系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要求,十多年来笔者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终于触摸到中医与西医的本质联系的脉搏,并拟建立一套能反映本质规律的中医生理病理体系,并颇有所得。但由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投入大,回报小,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脏腑阴阳气化运行规律在不同时空的具体生理指标是什么等,任何个人的能力都十分有限,只有国家立项,并让有这方面能力,并热衷于这方面研究的人才担刚,才有可能达到相应的目的。

研究表明,中医与西医属于一个整体不同层次的矛盾统一关系,也就是双方研究的层次不尽相同。中医可以在自身理论框架下融合西医,但西医只能是中医的补充,却替代不了中医,因为中医比西医的层次更高!

西医研究的对象仅仅是人体。也就是西医无论从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宏观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或药理,还是从细胞分子或量子基因的微观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都不出乎人体这一特定的视觉。虽然借现代科学的东风,西医发展的势态良好,但出现的问题并不少,比如西医的化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杀死病变细胞的作用,但患者正常的组织细胞也难以幸免,让人体的免疫力锐减。多数患者结局就是病变细胞在减少,人却没了。实践证明,任何医疗技术或手段,凡是能提升生命的自组织能力的才是正确的;任何得不偿失的以损害生命的自组织能力为代价的技术与方法都是错误的,也是不可取的。人不是生存在真空里,人体而是以自身固有的方式适应环境,并与病邪作斗争。只有中医的扶正祛邪才是最理想的治疗方式。再如人在什么生理环境下容易发生疾病?笔者不排除西医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测也能筛选出一部分,但更多潜在的患者却检测不出。完善后的中医,比如利用《中医生理病理系统论》提供的方式与方法,或许不用任何设备就能准确的判断出。那么,中医的这些优势主要基于什么呢?

中医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人体,而是把人体置入其生存的环境进行综合的评判,此即天人相应,怎么达到“天人合一”。所以,中医的层次比西医更胜一筹。这也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科学的事实证明,高层次的事物是包含低层次事物的,比如说三维空间就包含着二维空间,但二维空间却不能包含三维空间。因此,用低层次西医的标准来评判高层次中医的对错,不仅矮化了中医,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客观逻辑。同时也说明,以“天人合一”为立论基础的中医是可以融合西医的,而单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西医却融合不下中医,只能是中医的补充。但中医不是照搬西医的生理病理药理,而是需要在自身理论框架基础上融合西医,如何精准把握中西医的辩证统一关系,让中医以客观科学的姿态走向世界,才是中医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唯一出路。遗憾的是,某些掌控中医话语权者由于对中医的本质内容比如“中医是什么”?“什么叫中医学”这些基本的概念定位不准确,对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充斥在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的《中医基础理论》一直在重复对阴阳五行学的错误认知,病证症的根本概念及其在逻辑范畴的区别与联系混淆不清,妄想用西医的模式改造中医的倾向十分明显。如此底气不足、七拼八凑的中医基础理论,怎么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人才呢?

中医学属于在科学的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的“天人合一”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正因为如此,任何一种理论,如果不能反映出“天人合一”的客观实在性,它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医学,具备了整体观念若不具备动态的属性,那么,这种理论仍然没有完全把握到中医学的真谛。所以,尽管中医学早已意识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色,但现有的中医学,除了《中医生理病理系统论》,几乎还没有人能达到这样的全方位突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的,既能揭示脏腑的阴阳气化规律、沟通与天地阴阳气化规律联系,又能揭示疾病证侯规律的理论体系。譬如中医学有从整体观念角度形成的“正气与邪气是构成疾病的基本矛盾”的概念,按理说这应该是中医确定病名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几乎丧失了阴阳五行理论对其的指导作用与价值,分不清“病因”与“证因”的区别与联系,意识到“病”和“证”是构成疾病的两个层面,而是把“病因”与“证因”混为一谈,甚至最后连病证症这些分别处于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也混淆了。如是,其所谓的辨证论治其实是一种以“证”或“症”代病的不伦不类的畸形儿,这也是在西医学强势碾压下,中医药学在大范围内不能显示自己特色与优势的根本症结所在。

《人体生物节律学》指出,人属于以气血物质为基础,父母的遗传基因为模式,五脏为生理调节机制,环境为其变异条件的在遗传与变异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变化发展的生物体,这种变化就是与宇宙环境保持动态的同步。所以,任何人的呱呱落地都属于人生第一次“天人合一”,并一直在第二次“天人合一”的路上,实践证明,任何伤病灾的发生,都与“天人合一”的质量有关。比如曾经在全球肆掠的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是新冠病毒,但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发病,而有的人不发病?按照西医的说法是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尽相同,但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范畴的正气,不仅仅包括西医检测到的能体现人体免疫力的各种数据,还包括西医检测不到的通过脏腑阴阳气化规律展示出的能一目了然的势能,并利用中医的手段予以调控或改善,防病于未然。

现在有一条不成文的行规,那就是凡是利用针灸、中草药等治病者才是中医。虽然在西医占绝对优势的今天,这样的划分可以相对有效的保护中医。但如果要成为真正的学者,一个有担当的中医开拓者,也这样墨守成规,认为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那么,其眼光就显得十分短浅了,也不利于中医学术的发展。笔者认为,如果防治疾病是医学发展的方向与目的,那么其它任何为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与方法,都不应该有人为规定的中西医之分。假设“病”属于在战场上要消灭的敌人,那么诊治疾病有关的器材与药物等就属于武器。没有任何一场战争规定消灭敌人只能使用什么武器,对方不能使用什么武器。所以,要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规定中医只能用什么药,西医只能用什么药都是违背客观逻辑的,如果把中西医之分局限在用“药”这个框框,是很外行的做法,犯了不懂中医是什么的低级错误。

如果说什么叫中医学回答的是“我要到那里去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中医要回的则是“我是谁”的根本问题。事实证明,凡是站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角度认识人体生理病理与药理者,才是货真价实的中医,否则,单纯只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人体生理病理药理等,就是西医。目前一些所谓中医方面的成果,之所以不具备再现性,归根到底就是未能站在中医角度进行的研究,还只是局限在西医的模式与思维,还不属于真正的中医。

笔者认为,具体学科的终极都不应存在派别,有派别说明还不太完善;现在虽然有中医与西医之分,当中医一旦按照自身规律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完全按照自身理论框架融合了西医以后,世界上就会只有一种医学,此就是在科学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真正彰显“天人合一”客观实在性能与时俱进的全新的医学,这也是中西医关系的最高境界!

《人体生物节律学》有这么一段话值得品味。尽管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己进入到分子水平层面,并可望在短期内全部破译出DNA、RNA密码,属于从根本上把握生命存在的真谛不可缺少的认识环节,但这一切的认识莫过属于过程而己,而决不会是目的。因为形成生命的物质虽然可以无限的分割,但真正意义上的生命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法把其化整为零的东西,更何况生命存在的过程早己超越出纯生物学范畴,而是与社会科学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的因素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测不到的东西,从DNA密码中也破译不出。所以,生命科学的研究最终都将要归宿到中医的“天人合一”中去,纳入反映这一观念的脏腑阴阳气化规律中来。这既是笔者向广大读者传授脏腑阴阳气化规律科学演绎方式和方法的初衷,也是笔者在此文结束时想要说的话。

【版权系《阴阳系统论》《中医生理病理系统论》作者张睿老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