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觅家乡的背影(连载十四)

 乡风儒语 2023-04-09 发布于江苏

三    坔    夜   话

一方水土有一方文

 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世事春秋长;乡风儒语对月饮,三坔夜话万钟情。斯时也,李老师轩楼临窗,说史聊文,谈古论今,言庄道巷,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碰心处,高山流水,莫非知音?!


编   者   微   语

严寅贤先生是江苏泰兴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语文特级教师、北京一零一中学原副校长。编者与其既为老乡,亦是好友,深为其高尚的人品,渊博的学识和浓郁的的乡情而感佩。本公号在发了他的长诗《希望之光,永不灭》后不久,即连载其文笔优美,又特接地气、特文化的笔记散文《寻觅家乡的背影》。上期是连载之十三,本期为连载之十四。

寻觅家乡的背影

严寅贤

十四、教师生活中的阅读与积累

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至少是我自己,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文化底蕴,总有一种先天不足的危机感(我读小学六年级“文革”开始,第一学历专科)。于是,当教师之后,是我读书的又一高峰期。不过,此时读书的范围有了“战略性”转移:文学作品读得少了,教育类图书报刊明显地读得多了。
最重要的是,读书的目标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只要对教育有用或间接有用的,都在我的阅读选择之内。
家里的藏书一下子变得丰富起来
选购大量的工具书自不待言。一些在我看来极有价值的教育类图书大量地、陆续地走进我的书架。通识类:如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东西方教育丛书·简明国际教育百科丛书”《教学》(上下卷)、《人的发展》; “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界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等。语文教育类:如刘国正先生主编的《叶圣陶教育文集》(1~6卷),刘国正先生主编的《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等等。这些书籍,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很有些洛阳纸贵的。
凡走进我书架的书,不少都走进了我的脑海。
初为人师的我,读完《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提笔在该书的扉页上写道:
“读叶老文集,可以提高理论素养;读特级教师的宏论,可以提高教学能力。二者相得益彰,岂不快哉!"
而在由山西教育出版社主编、收录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界名人的《红烛集》的扉页上,当年踌躇满志,甚至有点春风得意的我写下这样一段话:
“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勇敢的探索,多么丰富的经验,他们都是天才吗?不!他们是事业上的有心人。"
让我感到幸运的还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滨州师专图书馆一位“外行馆长”竟然处理了许多旧书报。夫人闻讯,帮我以极低的价格,买回很多书。其中,很多都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珍贵的书籍,直把我美得个半死。
我现在担心的是,等我退休之后,我办公室里两大书橱的书该往哪里放呀。因为,我的家里早已是“书满为患”了。
积累的资料不断丰富起来
读报纸期刊,是我几十年来的习惯。年轻时,边读边抄,后来,复印打印,条件好了,我不仅读,更热衷于积累。
还是因为夫人曾在地方高校工作的关系,我得以近水楼台,读到许多在中学难以读到的、富有较高学术品位的报纸期刊。每读一篇好文章,妻子马上复印,我再分类整理。
我至今积累的资料少说也有几千万字了。我发挥当年在图书馆从事图书编目工作的优势,把积累的所有资料,全都搞了详尽的、分类明确而又便于查阅的目录索引。“索引”是一把钥匙,想要查找这几千万字中的任何一篇文章,只要打开我的“索引”,便一目了然。
大凡积累的资料,都是在我认真阅读并选择之后进入“资料库”的。为此,十几年前,我曾写一组论文,专及此事--
《学习与积累:论文写作的双翼》
《思考与创新:论文写作的基石》
《明确目标、注重方法:资料积累二要素》
读书的方法逐渐科学起来
书读多了,问题也来了:读得多,忘得快。怎么办?我的方法是:
一是边读边作批注点评;二是在一些有价值图书的首尾增添若干张空白页,我戏称为“图书增肥工程”。凡读到重要或精彩之处,立刻在新增的空白页上记下“重要”与“精彩”,同时注明这些内容在书中的页码。
这样一来,既便于温故知新,又利于写文章时随时引用、准确引用,还可以加深阅读记忆。这种读书方法好极了。一举三得,简单易行,非常实用。读者诸君,不妨一试。
读书,不知不觉地就和教学结合起来
我一直坚持认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自己读书的同时,必须引领学生阅读,这是教师读书价值的最优化、最大化体现。十几年前,《山东教育科研》 (19994)刊发了当年我所主持的“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一体化实验”(山东省滨州市重点实验课题)的研究成果。十年后的2009年6月11日,《中国教育报》以《拘水留香同闻共赏》为题,报道了北京一零一中学生的读书活动。
蓦然回首,十多年过去了。长期以来的“我与学生共阅读”,引发了我对学生阅读的又一次深入思考与实践。
在十多年前的那个语文阅读实验中,我设计并操作了两大程序。
一是设立“语文学习室”,并据此制定一整套运行方案。我要求校方每周开设100分钟的阅读课,使之成为规范的校本课程。我带领我年轻的同伴,不厌其烦地跑书店选购图书,让学生在藏书达1万5千册的语文学习室读中外名著,读其他精美的文学作品,读名人传记,读历史,读科学,读自然等等。同时,我们要求学生每周完成500字以上的读书摘抄,完成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每学期完成对一本书的阅读与点评。
我们研究并制定写作方案,指导学生如何结合读书活动深入思考,然后去写读后感,写评论,写读书摘要,写自己的个性化见解等。
二是编辑《美文选》。一版编印总量5000字左右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美文”;另一版留空白页,要求学生紧扣所编印的文章写800字以上的“自由作文”.
这个实验,在当时的滨州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当然,直接受益的是参加实验的学生。他们几乎没有想到,在应试教育、题海战术的樊牢里,竟然还有如此广阔的阅读平台,如此丰富的语文学习园地。他们如久旱的禾苗,贪婪地汲取甘甜的雨露。
于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高涨起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阅读视野前所未有地开阔起来了。参加实验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他们对语文教师的职业价值也似乎有了新的认识。这个实验,主要是受当年山东高密一中校长、今日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语文教改实验的启发。这个实验,催生了我的两篇论文,这两篇论文一直到现在,似乎在中学语文教育界还有一丝影响力:
《脑科学原理:语文教育的生命灵光》
《作文批语:写作能力与生命培育的双重关注》
这个实验,让我进一步懂得: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首先要敢想,要善于想;然后要做,要敢于做,善于做;想和做,做和想的结合,就能出成果,出实践和研究的双重成果。
这个实验,进一步让我明白: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高明的人领导变化,平常的人把握变化,平庸的人跟着变化走。
这个实验,进一步坚定了我的职业信念:真正为学生做事的,学生会真心热爱你;真正为学生做事的,你的精神世界会充实而坦荡。
这个实验,也在我的教师生涯中留下了难忘的一页,有了以下的生活花絮。
千纸鹤,寄真情,真情无
上述实验接近尾声之际,我由当地一所市重点调入省重点中学。事前我极力“保密”,因为我不想惊动我的学生,我想等我离开这所学校之后再告诉他们。但消息在学校,尤其是在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还是不胫而走。
就在我离开学校的第三天下午,几个班干部找到我,恳请我晚自习课无论如何,一定要到班里去一趟。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们。
可是,因为有事,我晚上8点多钟,才匆匆忙忙赶到教室。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一进教室,电灯突然全灭了。
同学们每人点起了早已准备好的蜡烛,齐声唱起《祝你一路顺风》的歌曲。
在摇曳的烛光下,在寂静的夜里,在这离别的氛围里,学生的歌声显得格外悠远,格外深沉,格外情深,直浸入我的五脏六腑。
此情此景,一下子把我惊呆了,甚至让我措手不及,让我手足无措。
因为,我完全没有想到孩子们以这种方式与我告别,我此前从来没有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似乎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
我什么也没有说,什么也说不出来,我只是在烛光的映照下,站在讲台前,静静地,静静地聆听着低沉的歌声,默默地,默默地凝视着我的孩子们。
此时,除了低沉的歌声在教室回荡,我分明听到了一片抽泣的声音。我看到了许多同学在烛光映照下的晶莹的泪珠,看到了他们布满忧伤,充满稚气的脸庞。
我,再也忍不住了。我慢慢地挪着步子,走到教室门口,也让感动的泪水尽情地、静静地流淌。
烛光下,我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泪,我不想让孩子们看见我的忧伤,看见我此时一颗脆弱的心……
几分钟之后,歌声停止了,教室的灯光又亮了起来。
这时,班长和语文课代表各自拿着一个小盒,走上了讲台。
体育课代表拿着一件洁白的、写满了名字的T恤衫,走上了讲台。
班长和语文课代表打开了盒子,说:“严老师,请您收下,这是我们全班同学为您叠的千纸鹤。每只千纸鹤上都写了我们的名字。"
体育课代表,一位身材粗壮的小伙子,抖开了T恤衫,说:“严老师,请您收下,这是我们'雪狼’足球队全体队员签名的T恤衫。"
教室里,掌声响起来,经久不息。
接下去的情节我不再叙述。
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因为调动,琐事繁多,我未能及时将此事“记录在案”。现在所写,只是模糊的记忆。毕竟时过境迁,事过境迁,当时的场面,当时的心情,事情刚刚过去之后内心的感受和震撼,与现在所述,差之甚远。
只是,孩子们送给我的千纸鹤、T恤衫,孩子们后来写给我的,让我现在读起来仍想流泪的信(本书前文已述),我将保存一辈子,甚至下一代。
多读书,精神世界永远是亮堂的
上海《语文学习》 (19945)杂志“优秀青年教师名录”栏目编辑通知我,希望能写几十个字的感言,谈对语文教师或语文教学的认识。我以对联形式述之--
情系教坛春常在 笔涌书香心自宽
将近20年过去了,这两句话仍能印证我今日心志、心气。
上述实验结束不久,我便调入北京一零一中。教学环境变化了,但让学生走进阅读人生的理念没有变。关于这一阶段的学生阅读,我将另作论述。
关于当代中学生和语文教师的读书现状,我还想说明两点。
一是正值精神成长期的青少年,如果他们一天天远离阅读,远离经典,陷入题海,会不会有可能导致一代又一代中学生精神世界的贫瘠或荒漠化?答案恐怕是肯定的。
二是正值精神哺乳期的少男少女,他们在远离经典的同时,却将阅读视线转向肤浅,转向庸俗,甚至色情与暴力,他们的精神荒漠之上笼罩着“有毒气体”,我们语文教师,尤其是我们全社会,是否应予以持续性有效性关注?答案是肯定的。不仅要关注,而且要干预。
这样说来,语文教师读书就特别重要。为什么?答曰:提升自己,发展学生,影响同伴。发展学生,是语文教师读书的终极目的。
语文教师读什么?读教育专著,专业专著;读期刊,读专业期刊,教育类综合期刊;读报纸,读专业报纸,读报纸专栏;读一点文学、历史,读一点社会、自然等等。
广采博取,由专而博,善莫大焉。读书缘何需要专与博?
语言学家赵元任说:“要做哲学家,须念不是哲学的书。"
德国化学家G.利希藤贝格说:“一个只知道化学的化学家,他未必真懂化学。"
《教育:财富蕴含其中》一书说:“一个人所学的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
怎样读?以淡泊与宁静的心态去读,读书无功利,此为读书之要。以思考与实践的心态去读,学以致用,此为读书之本。以求知与积累的心态去读,归纳积淀,此为读书之法。
何时读?忙里偷闲,茶余饭后,有空就读,见缝插针。
再说两点关于读书的遗憾。
一是读书浅,许多厚重的中外名著,中国古代典籍,我总觉得还是读得少,甚至太少了;二是若干年来,由于忙于学校行政管理,无论是资料积累还是阅读,都呈下滑趋势,令我时常惶恐不安。
在学校的一次干部生活会上,我曾戏言,要不是当了干部,我可能也成了“著名特级教师”了。
平心而论,我自以为自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是一个愿意做事情的人。我从内心感谢一零一中给了我很好的平台。如果我不为学校做事,总觉得于心有愧,也与我积极做事的品性不符。
更何况,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在哪个单位,我向来以热忱工作为乐趣,从不应付,从不消极。
因为,“工作着最美丽”是我人生的信仰。
20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获得无数名目繁多的荣誉称号。后来我发现,荣誉这东西,没有时,神往之;多了,也心烦。今天的人们,对这些似乎不太看重了。想当年,人们还是很当回事的。只不过,荣誉多了,容易引起周围同事对你的“冷眼相看”(当然是个别),这是对你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
记得当年流行这样一则笑话:你要是今天不小心得了个什么奖,获得个什么荣誉称号, 第二天你进办公室,千万别踌躇满志,更不能喜形于色,最好一进门就说:“倒霉,昨晚头疼,一夜没睡好觉。”然后,面部表情呈痛苦状。
人,可以享受妒忌。享受妒忌,总比妒忌别人要好。
妒忌别人,是把别人的幸福化作自己的痛苦,不合算。
以上似乎说了一点题外话。在这里,很想奉献给读者朋友的,是写于十多年前的两篇短文(原载《中国成人教育》1997年第8期,1997年第10期)。它真实地抒发了我当时乃至现在对教师读书与写作的由衷的赞美之情,以及我对为人师者坦荡人生的真情抒怀。
杏坛读书絮语
每当静夜遐思或闲庭信步时,我们是否想过:书,是不是读得太少了。
每当走向讲台或援笔缀文时,我们是否顿悟:读书,实在太重要了。
每当感慨人生或惆怅逝波时,我们是否惊觉:不读书,日子未免太单调了。
因此,我们有千百条理由呼吁:朋友,咱们还是读一点书吧!读书,才是为人师者一道鲜活的风景;读书,才是为人师者应有的洒脱与绰约。
读书,使我们悟出人生价值之多元:有人迷恋于官位与金钱,有人沉醉于教书和育人。金钱炫耀富贵,官位象征权力,事业昭示永恒--永恒,才是舒展生命的真谛。
读书,让我们性情敦厚,胸襟开阔,人格坦荡。我们坚贞而不傲慢,谦恭而不猥琐,坦诚而不诡秘,练达而不圆滑--园丁园里,春色常在。
读书,使我们修身养气,怡神悦情;读书,使我们恪守善良,纯洁师魂。我们以学识的风范引领学生,以个性的魅力浸染学生,以精神的活力感染学生--园丁园里,百花争艳。
读书,让我们知识丰赡,功底宽厚,能力笃实,境界高远。我们在书桌前文思泉涌,我们在讲台上高屋建瓴,我们在讲台下循循善诱。我们在读书中发展自己,我们在读书中成就学生--园丁园里,万木葱茏。
读书,使我们摆脱教书匠的尴尬,步入善为人师者的从容。我们由守旧走向鼎新,由倦怠走向迷恋,由乏味走向生动,由肤浅走向深邃,由昨日的庸常走向明天的卓越。
读书,使我们忘却疲惫,忘却烦恼,忘却尘俗。我们深味书页中渗出的缕缕清香,我们细品书斋里洗眼洗心动魄的精神愉悦,我们领略文化原野的旖旎风光。
一言以蔽之,读书,使事业的青春永驻,生命的底色常青,精神的活力澎湃,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何乐而不读?
“言”“卖”为读,读进是为了“卖”出,此正为师之道也。让我们静心读书,心静则“竹影扫街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让我们耐心读书,心耐则“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我们专心读书,心专则“目不窥园躲喧嚣,钩玄索隐忘尘俗”.
让我们由专而博--从教育理论读到社会百科;自古及今,从“有教无类”读到“多元智能”;由中到外,从叶圣老人读到乌申斯基;自少而老,从风华正茂读到龙眉白发。这样,当青春时节前瞻未来时,我们可以激情满怀,成竹在胸,让构想的蓝图与方略如愿以偿;当老之将至回眸往日杏坛时,我们更可以仰视高山,凝望蓝天,让心海的赤诚与骄傲,旷达与豪放自然流淌--
读书教书写书,
淡泊宁静致远。
启智铸魂育人,
吾辈永世无憾!说明: 距离以上这篇短文,十几年过去了。我清楚地记得,当年,写完上文结尾这四句小诗之后,我大有一吐为快之感。因为,它完全反映了我当年的真实心态。即使今天,我仍然认定,我当初的执著与追求是完全正确的。并且,我现在仍然有着这样的执著与追求。
因为,它让我看到了生命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所在。因为,守住淡泊与宁静,在今天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就是守住灵魂的安宁。
杏坛笔耕抒怀
有感于人们对教师(本文特指中小学教师)的传统偏见,更有感于今日不少学者型教师“舌耕”与笔耕的珠联璧合,以及笔耕与教师高层次发展的息息相关,且作抒怀,以表心志。
莫道只有学者才写出珠玉之论,教师也常有真知灼见发于笔端。只不过,“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我们深知,教书育人非但充满诗情画意,更凝聚理性色彩:笔耕,使教育的底蕴尽现,使教师的风采尽显!
莫道教师思维板滞,灵感萧条,我们的思维流程何尝不闪烁着睿智的火花。有多少次,也许我们在娓娓丽谈,在品读佳作,在批阅作业……神奇的灵感不期而至,它令人兴奋不已,令人迫不及待地援笔疾书。于是,这瞬间的显现便在我们的笔下凝成定格,继而生成孕育新作的火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此美妙的感受,只有笔耕者独享。
莫道教师工作单调而枯燥。有许多时候,我们凝神深思于案前,一种写作欲望便油然而生。那新颖的见地、亮丽的思路,那千种诗情、万般感怀,常常如传说中的精灵,神话中的青鸟飘然而来。此时,我们理至于胸,情溢于墨;此时,我们思如泉涌,不能自已;此时,我们唯一的感受是生动与丰沛--枯燥与单调荡然无存。
莫道教师高层次精神享受少。君知否,乐在其中是笔耕。君知否,文思形成之初,掠过的是一丝萌动的欢欣;落纸如飞之际,涌动的是一股酣畅的快慰;增删润色之中,感受的是虽茹苦含辛却魂牵梦绕的愉悦;文墨飘香之时,领略的是既馥郁浓烈,又持久不衰的欢快。品尝这鲜美的“系列化”精神快餐,不正是高品位的审美体验?
莫道教师工作缺乏学术的凝练与厚重。在许多时候,论文刊载于权威报刊,专著辗转于读者手中,谁能说这不是学术,不是建树,不是凝练与厚重?人生三不朽,立德为先,然谁又能小觑立言?立言,人格与才学骤然升华;立言,精神与情致倏然焕发;立言,金钱与权势顿然失色--人生贵在事业有成!
莫道教师心境多忧抑。我们把育人的真谛连成珠玑,就有了胸襟的宽敞;我们把教书的乐趣谱成乐章,就有了生命的酣畅;我们把心底的困惑跃然纸上,就少了无端的怅惘。别说“绿水本无波,因风皱面”,休言“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园地里笔耕不止,那满贮心海的文思会化作明媚晨光,沐浴我们的筋骨;那苍翠欲滴的文句会融为涓涓清流,滋润我们的心房--人生难得精神不老!
哦,杏坛笔耕!你闪现的,是为人师者的生命灵光;你蕴含的,是为人师者的精神底气;你凝聚的,是为人师者的殷殷心血。杏坛笔耕,我们将终身与你为伴,让教书育人--这神圣的使命--在我们不辍的笔耕中走向深邃与璀璨!教书与铸魂--一个语文教师的教育情怀语文教师要尽可能走千万里路语文教师要尽可能走千万里路!

有你需要的内容






洗澡的故事

李老师邀你聊语文

归来/打油诗四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