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里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详解是什么?

 格林书屋 2023-04-09 发布于广西

通俗地讲,就是坏人变老了也还是坏人的意思。

在社会学中,到底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中,热门程度完全不亚于“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孵鸡”,但看似没有结果的讨论背后,只是双方的标准和道德观不同造成的争议罢了,事实上,圣人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

品性不好的人,变老之后就成为品行不好的老人了,也就是“老而不死是为贼”。

但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并不是一句独立的话,它本身还有前话: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论语·宪问》

所以孔夫子当年说这个话的时候,并没有”攻击”老人家的意思,包括他本人,在说出这句话时都已经是老人的年纪了,孔子的很多思想很容易被后人曲解,其实孔子还是一个相对唯物客观的思想家,他阐述了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没有什么道德基础、到老了也大致没有什么变化。

对“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另类解读,也就大可不必了。

孔子骂的是谁?

孔圣人一生语录众多、思想更是仁、礼为先,要说他这一辈子最大的特点,大概就是“淡定”、“脾气好”,他当年“收服”学生子路的时候,被子路揍过好几顿,要是一般人早就弃之而去甚至是还手了,但孔子却仍然孜孜不倦地诲人,最终让子路对他心服口服,跟在身边学习。

得脾气多好、道德水准多高的人才能做到孔子这般?

所以孔子的核心思想“有教无类”,那不是嘴上说说的空话,孔子本人是实践过的。

但也是这么仁善的孔子,曾经对一个友人的行为愤怒不已,以至于他说出“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虽然这句话看似没什么杀伤力,可在孔子那个时代,就等于是让其“社死”了。

这个友人,正是鲁国人原壤。

原壤这个历史人物,其本身是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而他之所以能够在历史圈扬名,完全是因为他有个好朋友孔子,原壤和孔子都是鲁国人,在孔子周游列国前,便已经和原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孔子的交友态度与他的教育态度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他交友也不分太多贵贱。

可不分贵贱,却不意味着“不分道德”,如果是一个平民百姓穿着邋遢的衣着到孔子面前,孔子都会不吝教诲,但如果是一个衣着华丽可行为举止却透露着“无礼”的人,孔子会先说教几番,如果多次劝诫还是无果,那么孔子就会放弃。

所以孔子是一个很重视道德的人。

刚刚好的是,原壤就踩了孔子的“高压底线”。

原壤丧母,疯疯癫癫。

原壤的母亲去世了,这件事在天下几乎没有引起波澜,但却影响到了孔子,因为孔子是故人,是原壤的朋友,于是孔子便带着弟子回来“拜访”原壤,孔子也不亏是道德救火队长,预感到谁经历人生低谷,便立即赶到现场加以“安抚”。

当孔子千里迢迢、日夜兼程来到了原壤家后,孔子却看到了极其“厌恶”的一幕。

首先是礼仪坐姿,原壤立马就给了孔子一个“大惊喜”。

周代春秋时期,这是一个“礼法”自上而下普及的高速发展期,以前的礼法是在天子和诸侯之间才讲究的,但随着时代进步,老百姓也开始要有“特定”的礼法衣冠,不能随意过生活。

比如在“坐姿”这个问题上,时人就规定必须“跪坐”待客,不然的话就会被视为无礼。

为什么要跪坐呢?这还是跟当时人们的衣服设计有关,在那个时候男子也是穿长裙的,而且为了方便日常生活,里面的裤子就会设计成“开裆裤”,这也就是说,只要有人不小心那就会“走关”,而坐姿问题,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假如坐不好,而且两腿还岔开,客人“看到”的又能是什么?因此不礼貌者自己走光了,被冒犯的人也许是一阵恶寒,而孔子所看到的原壤,就是这么一副德行。

原壤在母亲去世后,或许内心有着很大的痛苦令其颓废,所以他的行为举止变得“怪异”不雅,他明知道孔子是个讲究礼法的体面人,却非要伸直了腿“迎接”孔子,这种姿势就难免让孔子看到了“不该看”的地方,因此甫一碰面,孔子的心里就已经有疙瘩了。

可考虑到友人的处境,孔子并没有说什么。

这次来找到原壤,本质就是“奔丧”,或许原壤的母亲对孔子也很不错,所以孔子第一时间提出要与原壤一同为其母亲的棺木做一番清理,在那个时代叫做“沐棺”,沐棺等于是象征性地为逝去的人“擦拭”身躯,以干净的姿态下葬,而到了这一步,每个人都该严肃才对。

于是孔子就拉着原壤开始了沐棺,可原壤一开始还表现得很正常,渐渐地,他就开始有点“不正常”了。

原壤忽然站在母亲的棺材上,向孔子提出他要唱歌,他说他已经很久没有唱过歌表达感情了,于是不顾孔子的阻挠自顾自地唱了起来,原壤的情绪融入其中,仿佛自己就是歌曲中的主角,这种场面在艺术家的角度看来是颇有艺术韵味的,但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

如果这是艺术,那么原壤的艺术太超前了,周代暂且无法承载。

所以孔子心淡了,看到原壤的表现,他只能默默地离开原壤的房子,而原壤还在自顾自地唱着歌,丝毫没有管孔子的离开,在这一刻,喜欢对人说教的孔子并没有说太多的话,孔子的弟子问他,为什么不阻止愿望荒唐的行为呢,孔子摇了摇头,继续往外走。

走得远了,孔子若有所思,才对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

孔子说,只有尚且在世的亲人、没有失去的亲人,而好友、旧友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没有失去的旧友才是过去认识的那个人,可原壤的行为却已经“判若两人”了,言外之意,孔子失去了他,他也同样失去了孔子,所以孔子不会再自持身份对原壤说教。

这番话,孔子表现出的意思就是要和原壤绝交了,而孔子内心里对原壤到底有没有共情或者是怜悯,孔子并没有说太多,事实上,在孔子看到原壤不雅坐姿的那一刻,孔子还是犯了说教的毛病。

当原壤张开腿坐着的时候,孔子拿着手上的杖轻轻敲打了原壤的小腿,意思是让原壤把腿收回去,不要再制造这么不雅观的形象,而后孔子又对原壤讲了一番道理,大意就是让原壤不要倚老卖老,越是老了就越要有老了的样子。

可见原壤并没有听孔子的话,不然原壤后来也不会故意去唱歌,要知道当时在场的友人就只有孔子,原壤唱歌的行为,不就是做给孔子看的吗,之所以要这样,要不就是对孔子的“好为人师”感到不满,要不就是对道德礼法的一种叛逆。

原壤的作为也勾起了孔子对他的回忆,于是孔子如此总结: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他说一个人,从小的时候就没有谦卑之心,对老师、家长根本就不尊敬,而在长大后,也没有做出什么体面的成绩可以对人述说,这种人,一般来说就是性格决定的悲哀命运,所以当这种人老去时,他的本性和悲哀也是不会改变的,以前不尊重别人,老了也一样。

这便是“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来由,孔子从来都没有对老人这个群体“开炮”,他讲述的,反而是一个人客观的发展状况,因为这段话的意思,本质上印证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从小尊师重道而且在长大后颇有成就,那么到老了,一样不会差到哪里去,反之,就显得不堪入目了。

孔子说的“贼”到底是不是原壤,我们并不能确定,或许这番话是触景生情便有感而发,孔子一生见过的人那么多,他其实对人才是最了解的。

试问,提出“有教无类”这种思想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无非就是要看过很多“类型”的人,有教无类,本质就是知道有各种各类,从而能够包容,所以孔子对人性有发言权,他阐述了人一个普遍的现象,假如年幼、年轻的时候品德不行,那么到老了也大概不会好到哪里去,虽然不排除有人会发生改变,但改变终究是极少数。

这句话说起来是很尖锐的,但事实就是,很多时候并非是老人变坏了,只不过是坏人变老罢了,那个人都会经历人生的各种阶段,不同阶段做的事情都不相同,不过核心的出发点还是大致不变的。

而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在后来产生了“歧义”,大多数时候都是在针对老人。

譬如有人说,老人在年老之后变得邋遢,性格也更加古怪,种种行为让年轻人无法与他们相处,于是有人将这些老年人说成是“老贼”,贼并非是指偷窃了什么,纯粹就是骂人的话,事实上,这种歧义可以视为基于代沟所产生的。

再比如,古代一些年老的朝廷大臣,他们随着年龄的增大从而变得越来越“胡涂”,可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恋权,对于手上的权力他们从来不想放松,可一方面是已经变老的身躯、变得迟钝的头脑,一方面是需要高强度思考的政治,他们占据高位却又做不出应有成绩,结果只能是误国误民。

这也被视为“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最好解释。

可不管后人的意思再怎么变化,都与孔子曾经所说的本意不同,孔子并没有对人性所绝望,只是讲述了他所认知的人性成长,但后世的“老而不死是为贼”,透露出的是对上一辈人无度的偏见,假如老者都符合“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说法,那世界岂不是很悲哀,你说对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