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千多年来,汉字遭遇的三次大危机

 万物史话 2023-05-30 发布于北京

汉字起源于很久以前。
它变成系统性的文字,始于甲骨文。
甲骨文是殷商晚期的文字,大约诞生于公元前13世纪,距今有3300年左右的历史。三千多年来汉字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曾遇到过三次危机,也突破了三次,才有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

1. 造字危机

古人说,汉字有六种造字法,即所谓“六书”。
班固说“六书”是“造字之本”。
清人戴震则提出“四体二用”说,即“造之法”有四,“用字之法”有二: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字之“体”,即造字之法。转注、假借是字之“用”,即用字之法

最早的汉字是象形字。段玉裁在《说文解字叙注》中指出:“圣人造字,实自象形始。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象形就是根据物象创造汉字,它是造字的最初手段,也是最简单的手段。
古人根据象形造字法,创造了草、木、禾、车、马、象等字。
例如“木”,它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之一,甲骨文的“木”完全是一棵树的象形;中间一竖,上部是主干,下部是主根;主干之上向左右斜伸的是枝桠茎条;主根之下向左右斜伸的是支根。

第二种造字法是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指事,是指由抽象符号组合或在象形符号上加标记而组成新字的造字方法
所以,指事是广义的象形,也可称之为“象事”。
通过指事创造的字很少,主要有一、二、三、本、末、上、下、刃、甘等。
例如“甘”字,其字形像在口(人嘴)中附加一短画,作为指事字,表示香甜美味。“甘”字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长期没有变化。汉印中已见表示口形轮廓的上横线向左右竖线稍作穿透,意欲区别于形似的“曰”字。东汉隶书把这一穿透之势突出了,“口”形被打破,成为楷书定式。

第三种造字法是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字符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新意的造字方法。
用不同的字组成,如“武”,从戈从止。止是趾本字,戈下有脚,表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
用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字,是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向前走,表示跟从。“比”,表示两人接近并立。
某种意义上,会意字也可归属到象形字上来,即由多个象形字组合成一个新字,并赋予其新的含义。
综上可知,古人造字,基本上是“象形而造”。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太简单了,通过这种方法“照葫芦画瓢”可以创造任何字。其实没那么简单。例如“思考”该怎么象形呢?又如“河湖”都是水,该如何区别?
于是,汉字的第一次危机出现了。
古人很聪明,造不出来就借。例如用簸箕的“箕”来表示“其”。
抽样调查显示,甲骨文中的“假借字”占比70%。
这必然造成混乱。
古人又想到了另外一种解决之道,即用一个符号表意,一个符号表音。这就是所谓的“形声字”。
例如前面提到的“河”字,三点水表意,“可”表音。
据研究,西周时代,80%的新造字是形声字,到了战国时代,新造字中形声字占了99%。
如此以来,造字便走上了“康庄大道”。从此之后,我们可以随时造字。
例如,鲁迅就在《故乡》中造了“猹”字。文章发表后,许多人写信给鲁迅,问猹是什么动物。鲁迅1929年给舒新城的回信说:“'猹’是我据乡下人所说的声音,生造出来的,读如'查’。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动物,因为这乃是闰土所说,别人不知其详”。联系下文,可能指的狗獾。

2. 书写效率危机
造字是为了记录和传递信息的。
当需要记录和传递的信息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快时,就对文字的书写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早期的汉字,象形性很强,弯弯曲曲的,书写效率低下。
面对高效的书写要求,有人开始草率的写字,改变其原有样子。
久而久之,就带来了文字样式的转变。
据了解,战国时期,一些简册中就把曲线文字写得平直方正,这就是早期的隶书。
西汉中期之后,脱去篆体(包括结构、笔画的写法)而独立的隶书,已经完全形成。
例如,西陲流沙中的西汉宣帝五凤元年(前57年)、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的书简上的铭文,不但结构全变,从字形来讲也全成方形或扁方形。
《居延新简·河平元年九月不侵守候长士吏猛上衣严事》简册,现存字165个,标准隶书,字迹清晰。
所谓隶书,其特点是,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改线条为笔划,以便于书写。
《说文解字》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说文解字序》等书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关于隶书与小篆的区别,近人吴伯陶认为,“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画其成物随体诘屈;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
吴伯陶又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
汉初出现了草书,被称为“章草”。《说文解字》称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赵孟頫章草《急就章》,此作书法秀美灵气,少一些章草的古拙之气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
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
到了唐代,今草写的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 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
流传至今的张旭狂草作品并不多,完全确认的一件也没有
汉代,也出现了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它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楷书成熟于唐朝,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
颜真卿 34 岁楷书《王琳墓志》(局部)
到了唐末,楷书发展到了顶峰,因风格过于规整,就逐渐走下坡路了。
比草书规范、比楷书写得快的是行书。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据张怀瓘《书断》说,行书为东汉桓帝、灵帝时著名书法家颍川刘德升所造。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在浩如烟海的书法艺术宝库中,行书是一座最为绚烂多姿、丰富厚重的宝藏。其中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王珣创作了《伯远帖》,王献之创作了《鸭头丸帖》等。

3. 学习难易危机

近代以来,随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失败,国家陷入了危亡之际。
一些人开始反思,要学习西方。
他们认为,西方之所以发达,是因为拼音文字容易学,而汉字太难学。
于是,很多人要求废除汉字,改为拼音文字。
于是,汉字陷入了学习难易之危机中。
这方面最有名的当属钱玄同,它说,“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文”,“此种文字,断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
五四新文化时期的钱玄同
很多文化精英,如蔡元培、胡适、赵元任、傅斯年、鲁迅等人,都支持钱玄同的观点。
同时,瞿秋白、吴玉章、林伯渠、萧三设计了一个拉丁化的字母方案,并且开了一个代表大会。这个新方案1933年前后传到国内,包括蔡元培、鲁迅在内一共有681个名流签名表示支持。
拉丁化新文字在国内进行了推广,印了很多材料和读物,是当时影响最大的方案。
后来,人们发现改为拼音文字要有一个过程,不能一下就变成拼音文字,于是使用了一个过渡办法即简化字,所以简化字在民国时期就推出了,也是钱玄同提出来的。
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后来没有推行。
第一批简化字表,1936年初就被叫停废止了。
新中国成立,继续推动文字改革。
1956年《简化字方案》公布,在中国大陆推行简化字。2004年统计显示,大陆95.25%的人会用简化字,同时繁体字还在一部分小范围内使用。
1958年,政协报告《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提出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订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
1958年2月11日,《汉语拼音方案》颁布。

目前,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为改革和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成为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汉字不但没有消亡,反而随着国力的强盛,越来越有生命力。
这是因为,汉字已经融入到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和深层心理结构中。没有汉字,中国人的灵魂就没有地方摆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