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还得先从第一辆自行车说起。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整个国家都在改革开放初期,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是一个物资匮乏、生产力低下、人们生活水平相对较困难的阶段。那时候,家里干活有一辆架子车,出门走路有一辆自行车,是人们很大很大的奢望。那时走在路上,碰见的自行车绝对比现在行驶在路上的汽车要少几十倍。走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我不是夸张!所以,我人生的第一辆车是“永久”牌自行车。
那辆自行车,严格来说是老婆的,或是我沾了老婆光的,因为那是我们结婚时老婆陪嫁过来的!当时我刚毕业分配到县城一家国营企业上班,早出晚归的一天要跑六七十里路,风雨无阻。有时出门浪亲戚,我们一家四口也就一辆自行车。到儿子女儿十多岁时,自行车已不堪重负,上路时女儿坐前面三角大梁,儿子爬在我的背上,老婆坐后座。无论起步还是停车,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都是相当吃力而危险的事。路上碰见的熟人都说,我们全家在耍魔术。
后来我下岗了。之后在家乡的小镇办了一家幼儿园。办幼儿园又两年,恰逢所在地区招录乡镇公务员,因缘凑巧又混到了乡镇。但此时,我的大多数同事已然人手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来去如风。我的自行车却已修修补补好多年,重要零部件都换了N遍了,像庄农人家养的老牲口,无论怎样都赶不上趟,叫不上快,大有力不存心之感。
无奈之下,我把陪了自己十多年的“永久”牌自行车成一辆“纵情”摩托车,当然摩托车是赊账,而且还是入门级的“五羊”款。虽然这个牌子是杂牌子,价位低,赶不上“豪爵”的牌子亮,更比不了“豹”款的车型舒适,但正是这辆低廉的摩托车,载着我在一万四千多人而地广人稀的乡村全域奔波。无论多陡多窄的路,只要自行车能通行就行,无论冬夏,无论风雨还是冰雪,一眨眼就陪我又过了十四年。这时上面出台道路交通安全大整治的一系列政策,我的“纵情”摩托已步入老年,错过了挂牌的时限。所以,尽管在本乡镇行走时派出所的同志人熟,可以网开一面而得以通行,但在其他地方就得偷摸偷摸,乜三探四的生怕被抓住,罚款乃至上一个礼拜的学习班(也就是拘留一周)。而且眼前最大的难题是加油站不给无牌照的车加油。想法让熟人的车加满油后再抽出来买给自己,既欠人情又多花钱,而且还很不方便,时不时就断了“粮”。
在这同时,无论新旧,无论价钱和牌子高低贵贱,相当一部分同事已开上了一汽车。看人家开着小汽车风驰电掣就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总感觉那已不仅仅是出行,而且成了能力和财富的象征了。
开小汽车,首先得有驾驶证,而经过几轮改革,这时候驾驶证已相当的难考,年轻人尚且一科要挂,对于年近半百的我而言,就更是一道坎,一道大坎!
思前想后之余,自小不服输的牛性子又冒上来,就在县城一个最近便的驾校报了名。体检。交钱。而后就准备科一考试。这时自己不懂电脑的缺陷开始突显,有人说手机模拟考试和学习也行,无奈自己手机也不给力,时常卡顿乃至关机,而且考试成绩一直在九十分不远处徘徊。考试时有年轻同学说就学了三几天做了几套题时,很羡慕他们事半功倍的效率,所幸科一以及格分通过。
下来就是练车。尽快平时教练教的起步和停车口诀滚瓜烂熟、张口就来,但在车上一摸方向盘就大脑空白、一腔茫然,气得教练擎着拳头想揍人。时序已进入夏天,要么烈日暴晒,要么雷雨大作,有时为了多练车,快中午下来,吃罢饭就躺在驾校练车场的椅子上,等下午练第一把后早点回家。我是在上班的空档偷着练车,所以工作还得兼顾,领导也要规避。骑着摩托车赶到定陇路上,再换乘公交进城,罢了又倒着顺序返回。那段时间,都说我人黑了瘦了。主要是茶饭不香,睡觉不实,心里的压力可像而知。
考试更是一波三折,在没系安全带侥幸过科二之后,科三挂一次还挂一次,这时季节已是冬天,练车时的严寒至今难忘。第三次科三考试时,写了《麻子川的月亮》,这也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科三之后,科四仍然在忐忑中通过。驾照到手的当天,我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说的就是我花了八千余元,历时近七个多月而取得的驾驶证。
真正的难题是买车。因手头紧,在选车时尤其纠结,既想车好点,有想买便些。说心里话,当时七、八万以上的车,我车名都不知道,更别说买。经过反复征询,反复考量,犹豫再三之后,才买了吉利汽车最低端的一款。在我而言,车子只是代步工具,至于象征啥、体现啥之类,在我这里啥都不是,啥都没有。
行走于世俗之中,我是一个卑微而又不卑劣的人。这么多年,我从不拿自己与别人比,尤其在财富、权位和家庭背景等方面。我只和自己比。所以我作为寒门学子,从学校毕业,从成家到就业,三辆不同的车,就是我人生三个阶段的写照。自己觉得,从步行到自行车,从自行车到摩托车,从摩托车到现在的尕汽车,我在进步,在改善和提高。作为这个社会的一分子,我感觉自己的每一次改善,每一次提高,除却个人微弱的努力,主要得益于我们这个和平、稳定和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得益于我们党和政府一以贯之的惠民政策和亲民作为。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没有大作为,但我们有良心、懂感恩,我们有依赖但不颓废,我们求上进但不忌恨,我们有私欲但不乏大爱!
雒士心(微信:一树繁花),甘肃陇西人(祖籍甘谷县新兴镇雒家庄村),男,普通上班族,文学爱好者,2022年签约《现代作家文学》,有诗歌、散文在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