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秘的治疗

 山下白鱼 2023-04-10 发布于广东


文/药学部 张金礼药师

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种(组)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质量,慢性便秘的治疗方式有很多种,下面说说常用的治疗手段——药物治疗。

临床中常用的药物主要有7大类:

(1) 容积性泻药:

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起到通便作用,使干硬的粪便变得松软易于排出。常用药物: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

(2) 渗透性泻药:

口服后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同时阻止肠道吸收水分,致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加,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常用药物: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等。

(3) 刺激性泻药: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结肠黏膜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增强结肠动力,并刺激肠道分泌,从而促进排便,其作用强而迅速,可引起腹痛。常用药物: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蓖麻油等。

(4) 润滑性药物:

此类药物具有软化粪便、润滑肠壁的作用而使粪便易排出。常用药物:液体石蜡、甘油、多库酯钠及其他植物油等。

(5) 促分泌药:

促进肠上皮分泌,增加患者自发排便次数。常用药物:利那洛肽、鲁比前列酮。

(6) 促动力药:

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常用药物:普卢卡比利等。

(7) 微生态制剂:

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促进肠道蠕动和胃肠动力恢复,推荐作为慢性便秘的长期辅助用药。常用药物:双歧杆菌、乳杆菌、枯草杆菌等。

泻药的种类丰富,不同的人群对药物的选择应特别注意。

(1)老年人:

老年人便秘主要与缺乏运动、因病服用相关药物有关,治疗手段主要为改变生活方式、尽量停用致便秘的药物。容积性、渗透性泻药为首选,严重者可短期适量应用刺激性泻药。

(2)妊娠妇女:

适当运动、多饮水、增加膳食纤维为主要治疗措施,可选用安全性好的乳果糖、聚乙二醇、容积性泻药。比沙可啶少见致畸的报道,但会引起肠痉挛。应避免使用蒽醌类泻药和蓖麻油。

(3)儿童:

基础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合理饮食和排便习惯训练,对于粪便嵌塞者,可选用开塞露或温生理盐水灌肠。乳果糖、聚乙二醇、容积性泻药证实有效,安全性好。

(4)糖尿病患者:

便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尝试使用容积性、渗透性和刺激性泻药。

(5)终末期患者:

终末期患者发生便秘与运动和进食减少、使用阿片类药物等有关。预防性使用泻药极为重要,可使用刺激性泻药或联合渗透性泻药或灌肠药。

参考资料:

1、慢性便秘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

2、医脉通

作者简介

张金礼,本科,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西药房药师,主要从事门诊药品的调剂和管理工作,熟悉临床常用西成药的合理使用、患者用药教育等药学服务内容。

编辑:黎子苗
复核:陈小波、黄桃
责编:刘庆钧

审定:池思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