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科普|多金属结核——来自大洋深处的黑色宝藏

 老沈阅览 2023-04-10 发布于广东

海洋不仅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还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就包括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结核的发现历史贯穿于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历史。1868年,瑞典地质学家诺登舍尔德在率领“索菲亚”号在北冰洋探险考察的过程中,首次在西伯利亚岸外的北冰洋喀拉海中发现了多金属结核。随后,英国“挑战者”号考察船在1873年进行了一次为期3年的全球海洋考察,其中一个重要发现就是全球海底普遍存在的大量多金属结核,对今后的海洋地质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多金属结核又称锰结核,因其富含锰、铜、钴、镍等30多种金属元素而得名,是一种围绕核心生长的铁、锰氢氧化物壳层组成的黑色和褐黑色核形石。多金属结核形态多样,有球状、椭球状、菜花状、碎屑状、连生体状等。受成矿时间、环境影响,其尺寸变化较大,从几微米到几十厘米都有,通常在2厘米至10厘米之间;呈二维平面状展布在深海沉积物顶部或最上部10厘米的层位内,广泛分布在地球上各大海洋水深2000米至6000米的深海平原。

数百万年前,多金属结核以沉积物碎屑、生物碎屑等为内核,平均以每百万年1厘米至2厘米的速度生长,金属元素从富氧的海水中、贫氧的沉积物孔隙水中(成岩成因)沉淀出来,形成了一层层铁和锰的氢氧化物纹层。因此,多金属结核就好像是一本百万年尺度的历史书,其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记录了丰富的古海洋演化、古气候变迁及构造地质作用的信息,其所记录的长时间尺度信息具有高浓缩性和纯净性的优势,由于成分主要为金属氧化物,生物扰动等后期改造作用对其影响甚微,是研究新生代以来古海洋学演化的理想对象。近年来,利用多金属结核研究古海洋演化、海水化学成分及古气候变迁、海底热液活动、宇宙物质输入等已逐渐成为海洋科学的热点及前沿。

另一方面,经历数百万年的“修炼”,多金属结核富集了多种关键金属元素,其中以锰、钴、铜和镍4种最有经济价值。它们是现代化工、电子、新能源、机械、钢铁、运输工业的重要原材料。据估算,如果每年从太平洋取上100万吨锰结核,便可提供世界所需锰矿的10%至12%以及钴矿的2%至15%。同时,多金属结核还在不断生长,是正在形成的矿床,据估算每年生长超过1000万吨。

正是因为多金属结核巨大的经济价值,国际海底权益的争夺越发激烈,尤其是对国际海底勘探矿区的申请近几年呈快速增加的趋势。多金属结核与其他大洋矿产(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相比开采较易,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多金属结核成为最有可能实现率先开采的大洋矿产。

目前,尽管深海采矿尚未开始,但是人类从对陆地矿床、滨海砂矿以及石油与天然气的开采中清醒认识到,在商业化采矿真正开始之前,必须对其环境效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为了保证深海采矿绿色化开采,减小对海底生态环境的影响,世界主要海洋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中国等均已完成了专门针对深海资源勘探开发的国内立法,其中环境保护各国法律均有涉及。深海采矿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国内外从上世纪末期陆续开展了深海采矿环境影响实验,但目前尚无统一结论。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深海采矿会对开采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这种影响。环境成本在资源价值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但是相较于陆地矿种而言,深海采矿所造成的环境成本更多体现在政治成本上(法律、国际绿色环保组织等),而不在经济成本上,深海采矿能缓解陆域采矿的环境影响,同时,深海采矿不涉及矿山修复问题,矿山修复则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破坏。

多金属结核具有重要的科学与经济价值,是海洋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对深海多金属结核的开发将推动深海战略产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金属资源,但是深海采矿的环境效应影响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若这个问题不解决,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必将受阻。

(作者系海洋地质专业博士,工作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深海地质与矿产室,多次参加中国大洋科考,承担了多个海砂、大洋矿产研究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