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处,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

 zhp001007 2023-04-10 发布于上海

Image

4月10日晚上8:00

72岁的总裁奶奶、百万粉丝博主

“中国十大杰出女性企业家”刘明明

分享《乘风破浪,活出人生的无限可能》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预约直播

曾有人问:“你为什么越来越喜欢一个人?”

高赞回答:“因为此时的世界是我自己的,与别人毫无关联。”

看似简单的对话,却在不经意间道出了,成年人生活里最单纯的道理。

当下的我们,很容易被各样的关系裹挟,被繁忙的工作束缚,被复杂的情绪压抑,就会很累,很疲惫。

而独处,就像是我们的一块自留地,在无需外界的参与下,去做喜欢的事,去成为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Image

同事李哥,晋升三个月,胖了30斤,住院15天。

在这近100天里,李哥回家吃饭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下班后的时间,基本都放在了各种“局”上。

直到痛风疼得不行才到医院检查,却发现不只尿酸高到离谱,血糖也急需控制,医生要求他马上住院调理。

与往日的热闹不同,此刻,只剩他自己待在病房。

半个月过去,李哥发现自己没有参加酒局饭局,没有刻意维系关系,公司的业务在照常运转,事务也都在顺利进行。

Image

有句话说:“我们本身的价值,不在于吃了多少顿饭,喝了多少次酒,而是真正能给对方提供和交换多少。”

当李哥亲自验证过这样的道理,忽然就转变了自己的想法,不是非去不可的应酬就不参加,不是必须到场的“局”就不出现。

很少再拉人组队打游戏,也很少再聚众讲“群体相声”,而是,戴上耳机,跑步或者小憩。

开始珍惜一个人的时间,运动或休息,不愿再吃透支健康的亏,给身体一个复原的假期。

当年岁渐长,我们就会深刻感受到,身心最自由的时候,不是推杯换盏的快乐,也不是身在人群的欢闹。

而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功利的牵制,没有交际的局限,只与自己相处,不束缚情绪,也不消耗身体。

Image

“见过了世事纷扰的模样,才发现每次治愈我的,都是独处的时光。”

这是自媒体博主@都靓,十年的成长感悟。

19岁,第一次录节目,现场老师说她没有锋芒,声音不够洪亮,撑不起大舞台的追光;26岁,转型做读书博主,评论区有人说她,都什么年代了,假清高,真无聊。

各种不支持,不认可,充斥在周围,可想而知会有多大压力和负面情绪。

面对冷眼和嘲笑,都靓回到书桌前,栖息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去感知内心的回响。

不去向外求理解,也不刻意寻找慰藉。

她说:“今年我29岁,不再向往大舞台的霓虹,虽偶尔还是会在评论区碰壁,但学会了放过自己。把生活的压力写成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浪漫主义。”

Image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不被接受和认同太过正常,我们要做的就是整理好自己,而这个过程就是沉淀情绪,把自己劝明白的过程。

我们常常以为,烦恼分享出去就会减少一半,但时间久了,会发现:

很多压抑的情绪,在倾诉和抱怨之后,依旧堵在心口;那些没有打开的心结,当热闹散去,依然停在那里。

梁实秋先生说:“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往不得,转为烦恼。”

当我们真正学会如何与自己的相处,就会慢慢厘清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想要成为的,知晓可以舍弃和无视的,然后,抛掉垃圾情绪,重新拾回快乐,获得轻松和自由。

Image

曾看到一句话:“爱读书的人,独处也不会孤独。”

人心和书籍,之间好似存在互通的道路,彼此给予和支撑。

前段时间,作家梁晓声在访谈中说:

这个时代太喧嚣,喧嚣到我们无处可逃。我有时候读书是要逃到书里去。

灵魂是喜欢独处,而不喜欢热闹和喧嚣的,它不是器官,是一个虚拟器官,要像爱护自己的心脏一样,去爱护自己的灵魂。

如果我们真的爱护它,就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光。

太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眼前这个焦虑浮躁的世界,习惯了快节奏的奔忙,任身体在前面跑,却忘了为什么,为了什么。

而读书,之于我们,就像是给灵魂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让我们偶尔停下来,给自己留一些空隙,从眼下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去到另外一个环境中,以另外一个角色,感受另一种世界。

Image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一种逃避,可就算是逃避又怎样呢?

暂时告别乏味生活的无奈,没有领导的追问,没有客户的指责,没有做不完的功课和熬不完的夜。

暂时告别琐碎日常的乏累,没有操持家务的疲惫,没有辅导功课的挣扎,没有对金钱的苦恼和对健康的担忧。

可以稍微放松一会,不去想那么多,只“躲”在简单的世界里,忘却自己,获得灵魂的自由。

Image

作家宁远在《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一书中,写到自己由主持人到“小裁缝”的变化。

她说:“年纪越大,我越知道当个手艺人的好,只用打磨自己,只用做好分内事,无需讨好,无需谄媚,也无需看人脸色。”

从前,她会学着融入人群,主动去适应处世的规则,总是按照别人给出的定义去生活。

而当下,她会沉浸在做一双鞋,做一件衣服的专注里,享受这份简单的安静和笃定的踏实。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脱离现实的忙碌,也无法完全从复杂的关系里抽身,但却可以找一块自留地,稍作隐藏,回归自我,只和喜欢的事物在一起。

演员梁朝伟曾在短片中说:

他从小就喜欢一个人独处,隐居日本二三十年,不学一句日语,就是希望有很多自己的空间,安安静静地喝杯咖啡,吃个司康,听听火车经过的声音。

当我们了解和经历得多了,就会懂得:

能够真正让我们得到放松的,并不是那些盛大的聚会和多人的狂欢,而是单纯细微的小事,会让我们放下焦虑和烦恼。

Image

《岛屿书》中有一句话:“没有什么比自我选择的孤独更能解放人了。”

这世界很匆忙,很难找到一段独自面对自己的时间。

不如,就沉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小事,养鱼、插花、泡茶、种园……

这些看似琐碎的过程和不能再普通的点滴,反而,是奔忙现实里的一颗糖果,滋润了生活,欢悦了内心。

Image

一个人,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个下午。

三年前,我在咖啡馆第一次遇见小婉姐,而后,几乎每个周三她都会在这里出现。

我问她为什么一直都是自己来,她告诉我:这一下午的时间,是她和生活要来的“空闲”。

为了照顾孩子方便,她选择搬到父母身边,但人一多,矛盾就会变多。再加上工作的烦恼,太多的事情,都要和自己聊一聊,想一想清楚。

人生这部剧里,我们扮演着很多角色,“演出”时难免就会出错,不管原因如何,我们总是会怪罪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深陷在自我怀疑。

在忙碌的状态下,繁事推着我们向前,没有时间把一件件小事想明白,累积起来,就会成为压在心口的石头,挪不走,也掰不开。

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能直面自己,剥开外壳看内核,了解自己的痛处和缺陷,然后试着去接纳,去和解。

Image

作家老杨的猫头鹰说:“我们都没有上帝视角,都看不清人生的走向,所以难免会失望、难过、委屈、迷茫、焦虑。”

其实,无论是谁,有多少金钱和多大的能力,我们都无法预知任何事情如何发展,每件事情的结果也不会全都如我们所愿。

当知道了,不是每一份努力,都能换来理想的结果;不是每一份付出,都能得来等量的收获,就不会那么要求完美,不那么强求自己。

真正和自己聊清楚,才能握手言和;开始爱自己,才能拥有自由。

Image

许倬云先生说:“总觉得自己活得很累,累就累在无法安顿自己的心。”

世事复杂,人来人往,我们置身于家庭和工作,生活被各样的关系和琐事占据。

但请记得,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去独处,去放空,去给身心找个角落栖息。

愿我们,都能在自我排遣和修复的过程里,养好身体,储好情绪,多积快乐,拥有更丰富的自由。


作者 | 刘小畅,热爱文字和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