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水处理综述

 共享2931 2023-04-10 发布于广东

导读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现代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越来越重视景观水的价值。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发现天变灰了,水变黑了。景观水一般来说是相对封闭的水体,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低,如果长时间不换水,很快就会滋生水藻,严重的甚至爆发水华,散发腥臭味,对景观效果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图片

景观水的污染因素
景观水容易变质的原因;导致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原因,总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外源污染

排入水体的污水

污水由于暴雨而部分进入雨水系统,再进入人工湖;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

人工湖周围的草坪或绿地,对草坪施肥和喷洒农药,会在植被和土壤中残留大量的污染物质,最后随地面径流或地下渗流带入水体中;

汇流区域内的初期雨水

初期雨水,在洗涤和溶解了空气中和地表面上的污染物质后,受到一定的污染;


水体周边的绿色植被进入水体而腐烂造成的污染。

内源污染

养殖污染

在水中养鱼,投入的过多的食料和鱼类的排泄物;

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随水生植物季节性死亡后进入水体;

底泥

上述的各种污染物质在水体中停留时,因各种原因而沉积到池底,并发生分解,在一定的条件下,由池底重新进入水体。

上述这些污染物,可以分为有机污染和N、P污染。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的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将使水质恶化。景观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现象有两种:1、水体发生黑臭;2、水体发生富营养化,产生水华。
景观水治理技术综述
对景观水体水质的整治,包括两个层次的目的:
1

使水的表观性状符合景观要求,如控制水的色度和透明度,抑制水的异味产生,特别是防止藻类的大规模滋长;

2

使水质指标有大的改善,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水质恶化的可能。

3

主要的治理技术有:

水力方法,包括水体循环、换水法;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气浮、过滤;

生物处理,包括充氧、微生物法、生物种群法。

上述这种种方法,各有不同的适用性。选择控制和治理工艺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仔细分析成因。通常,景观水中有机污染和N、P问题都会存在,所以比较完善的方法包括上述几种方法的综合,最常见物理处理方法和生物处理联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