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辞赋创作漫谈【陈广俊】

 关东老圃 2023-04-10 发布于吉林

辞赋创作漫谈

陈广俊 瓮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9-02-12 18:27 发表于贵州

自古以来,辞赋出盛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复兴,中华辞赋这棵千年古树也逐渐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值此盛世,欣逢论坛,本人作为一名初学辞赋创作的爱好者,在备受鼓舞之余,谨以此恭敬之心,浅浅地谈一下辞赋创作的心得体会,以期抛砖引玉,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在座方家批评指正。下面具体谈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辞赋?

辞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起源于诗歌,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辞赋起源于《诗经》和《楚辞》,深深打上了诗歌的烙印。诗歌的语言比较精炼,辞赋的语言也比较精炼。诗歌的抒情色彩浓烈,辞赋的抒情色彩也很浓烈。诗歌讲究押韵,辞赋也讲究押韵。辞赋虽然具有诗歌的某些特征,但是它从本质上讲,属于散文。散文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指它形式比较自由,可以灵活地使用任何表达方式,也不拘泥于题材的限制。神不散就是指它的中心必须集中。

第二个问题,辞赋究竟是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散文诗?

答案是否定的。辞赋虽然同时具有散文和诗歌的特征,但是它和当代的散文诗却有本质区别。辞赋和散文诗的区别在于,辞赋属于散文,只不过是采用诗歌的笔法写成的散文;散文诗属于诗,只不过它是采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现代诗。

第三个问题,什么是辞赋的铺陈手法?它有何意义?

辞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讲究铺陈手法。而且,正是铺陈手法的运用,使辞赋显得宏大瑰丽,气势不凡,文采飞扬。铺陈手法是一种表现手法,即写作方法,指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渲染。阅读辞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排比和对偶的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惟其如此,文章方显气势磅礴,感情充沛。例如《岳阳楼记》中,作者为了突出阴天岳阳楼触目伤怀的凄凉景象,分别从霪雨、狂风、浊浪、日月、山岳、商旅、虎猿等等方面加以渲染。又比如说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作者为了突出云梦泽的富庶,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水流、花圃、草木、沙石、动物、果品等方面作铺叙夸张描写。

第四个问题,如何处理辞赋押韵的问题?

辞赋作品,必须讲究押韵。辞赋和诗歌、词、曲合称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韵文。押韵使辞赋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具有音乐一般的美感。例如张衡《南都赋》:於显乐都,既丽且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割周楚之丰壤,跨荆豫而为疆,体爽屺以闲敞,纷郁郁其难详。

在当今时代,辞赋创作,最好使用中华新韵,如此方才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有利于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此外,辞赋创作,在不影响表现力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做到押韵,以彰显其音韵之美,但决不能为押韵而使用生僻艰涩之字,造成读者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在某些句子中实在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押韵,则可以从权。

第五个问题,辞赋创作,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

但凡文学作品中的传世之作,大都具有真情实感。没有真情实感,仅仅无病呻吟,很难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引起读者共鸣。辞赋是一种抒情色彩很浓的文学,要求作者通过仔细观察,认真体会,从而写出作者独特的感受、深切的见解和感人至深的情思。正如北京的一位辞赋教授所云:“因情生文,情文并茂;因文生情,虚情假意。”另外有一个例证,在中国千余年科举考试中,律赋少有传世之作,因为众举子的题目限定在四书五经之类,既不容许存在过多的发挥,也非触景生情,无论文辞如何典雅华美、结构如何独具匠心,都很难留下佳作。

第六个问题,辞赋创作,应该遵循雅俗共赏的原则。

辞赋创作,必须走雅俗共赏之路。因为,语言形式过于通俗粗糙,则容易失去辞赋的韵味和美感,味同嚼蜡;语言过于典雅艰涩,除个别夫子之外,则无法读懂,势必不利于文学的推广和普及,甚至丧失文学应有的某些功能。  

第七个问题,当代辞赋创作处于摸索阶段,出现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1、内容和题材比较单一,体制结构极为严重。当代辞赋作家,往往热衷于名景胜迹、山水庙堂、城市名物等等,以致整体上题裁内容比较单一,新题材作品少之又少,例如龙灯、花灯、小吃、特产、民情风俗等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如题较少。而且同类作品太多,读起来味同嚼蜡,令人生厌。

2、模拟气息太浓,情辞俱佳之作凤毛麟角。当今辞赋,尚处于摸索阶段,诸如题材、体制、创作技法、甚至语言句式等等,多有模仿痕迹。特色之景倾筐而出,不但未脱堆砌罗列之弊,又失汉赋文辞之美,使辞赋文学文意大打折扣,显得干瘪生硬,毫无美感。赋家因如数家珍而自豪,而他人看来有点枯燥乏味。例如:挽狂澜于既倒,建广厦于废墟;天行健,地包容;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哀兵必败,中华必兴。

化用古人文句,或直接运用成语、俗语之处比比皆是,鲜有己出之新语,缺少创造性。犹如成语联缀、词句堆砌的美文,使賦文语言流于平淡,不耐咀嚼,韵味全无。初学阶段,模仿难免,本无须多加责难,但如果一味食古不化,就容易走向创作的死胡同。

3、夸饰之风过甚,多溢美之辞。纵览当今赋坛,夸饰之风普遍存在,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当今辞赋创作中,许多赋家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往往对所涉及的内容事无巨细,不分主次详略地肆意铺排,文字泛滥而内容平平,空话套话假话堆砌,文章看似美妙而无趣。例如文风昌盛,处处弦歌动地;纪元重开,处处万象更新。挟千载之雄风,乘万里之青云。共建和谐社会,高奏时代强音。万众共铸移山态,伟业丰功科技城。

4、过于直露,有失赋体。另有一些作者,甚至连古代诸种赋体都不了解,自以为用古文写作,便可称之为辞赋,古体赋的气味势韵味全无。语言过于直露,全系堆砌而成,毫无艺术美感,更遑论賦文所具有的气势和韵味了。有如一般政府工作报告,过于概念化,缺乏形象思维与个性。例如,注火热之深情,绘我和谐古都。

总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在县文联苦心孤诣的英明领导之下,在老中青三代辞赋爱好者的刻苦耕耘之下,我们瓮安县不仅成立了名闻遐迩的瓮安赋学会,拥有人才济济的辞赋写手,涌现出琳琅满目的辞赋作品,而且荣膺“中国辞赋之乡”金字招牌,继承和弘扬了瓮安名彪史册的“盛览问赋”的锐意进取精神和严谨治学之风。如今,县文联通过辞赋论坛、外出学习、举行竞赛、征辟杂志栏目等等有力措施和制度保障,为我们广大辞赋爱好者提供了大展拳脚、展示自我的平台。

作为一名瓮安人,尤其作为一名辞赋爱好者,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应该抓住宝贵时机,勤奋学习,努力创作,通过研习和品味中华古典辞赋名篇,通过赏析和借鉴中国当代辞赋精品,通过交流和分享瓮安辞赋爱好者的创作经验,继承和弘扬瓮安乃至中华辞赋文化的精髓,为打造与时俱进的繁荣昌盛的瓮安文化贡献一份热情和力量。

(陈广俊:瓮安县草塘中学教师,瓮安赋学会副会长,瓮安县青年文学社副社长,瓮安县猴场镇作家协会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