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随笔

 以仁通志 2023-04-10 发布于陕西

小区里树上的嫩叶越来越密,在春雨的沁润下越发的翠绿,此刻是人间美好的四月天,又是一年的清明时节,窗外淅沥的雨声让我想起那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千多年前唐朝的杜牧写下这首《清明》,流传至今,每到清明有雨的时候人们就自然而然的想起和吟诵。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扫墓和踏青是清明的两大主题,想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扫墓

自中国人记事起都知道清明要扫墓,通俗的说法是上坟,带着香、火纸、清明吊去祖先的墓地表达缅怀之情,由于每年只去三五次,期间墓地会长出杂草,上坟的时候需要清扫,大概这就是扫墓的含义吧。也许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祖先已经离开人世,刚开始几年去扫墓能够理解,为何要年年扫墓?有的人已经白发苍苍,依然要给自己的祖先扫墓,这是为何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安全感。每个人在这个世界生活都会遭遇起起伏伏的波折,让人内心动荡不安,祖先在世的时候我们有依靠,累了就跟他们倾诉,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去,那时的我们没有了依靠,但生活的波折依然存在,此刻就会想起逝去的祖先,他们虽不在人间,但有个墓地可以让我们寄托,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安全感,让动荡的心安定下来。

其次想到的是人的本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稀里糊涂的,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追问人生的意义,想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这个问题有不少答案,比如科学家说的宇宙大爆炸,比如神话里的女娲造人,比如佛教说的因缘和合……但多数中国人觉得这些说法遥远,也难以理解,而祖先距离自己很近,中国人都知道自己是父母生育出来的,这样就知道了自己的来源。如果把每个人比作一棵树,祖先(父母)就是树根,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中国人要去扫墓。

最后想到的是信仰。中国人去扫墓时会祈祷祖先保佑自己,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去看这是一种迷信,但用迷信去解释是行不通的,中国人也不会认可。我想到的答案是信仰,也就是那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中国人不认为自己是孤立的个体,而认为祖先与自己是连在一起的,祖先的福德是可以传递到后代的,这或许不是科学,但它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不需要证明的,相信它就够了。

踏青

如果说扫墓是缅怀过去,那么踏青就是活在当下和迎接未来。扫墓传递出来的情绪是严肃和哀伤的,踏青传递出来的情绪是活泼和喜悦的。中国文化兼容并蓄,将两种看似相反的东西同时呈现出来,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踏青是指春日郊游,从字面去看就是“脚步踏在春天里”,这个意境就挺美的。清明这天是万物吐故纳新的时刻,气温宜人,人们会情不自禁的出去观赏春天的美景,这让我想起《论语》里的一段话,孔子与学生们聊天,问他们有什么志向,曾皙给出了答案,他是这样说的: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新缝的单衣做好了,约着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结队走到沂水边,洗洗脸,洗洗手,迎着风去舞雩台,一起唱着歌回家)。

孔子听完后赞成他的理想,因为这是天下太平和谐的景象。今天是清明,说起踏青我就想到了这段话,觉得很美好。

结语

描写清明的诗有不少,为何我们多数人都记住了杜牧的《清明》?我想是因为他描述的景象(清明时节雨纷纷)和情感(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永恒的,能够引发多数人的共鸣。除此之外,用词简单明了,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容易想起和吟诵,所以流传至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