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首先应该拥有质量先进的机床

 pyl1983 2023-04-10 发布于上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投入兵力最多,投入武器种类最多,数量最多,参战国家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持续了6年的战争中,共造成7000万人死亡,1.3亿人受伤,战争从本质上是人类利益冲突引发的斗争,但是凡事都有对立面,战争毫无疑问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战争中,博弈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各国的科技,技术,以及装备的先进程度,在装备悬殊过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

数控制造的开端

数控机床就是因为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发展迅速的一个典型例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数控制造始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位工程师手上,为了满足当时战时需要,需要找到一个快速生产直升机旋转叶片的制作方法,数控制造便应运而生,那位工程师便是数控机床发明者:约翰帕森斯,之后被誉为数控之父。

他被聘为当时美军空军基地螺旋桨转翼实验室主任,是第一批利用计算机方法来解决加工问题的人,特别是用于加工直升机旋翼叶片的曲线精确补偿。

在接下的十几年里,随着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软件日益先进,数控铣床演变成了计算机数控机床,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零件数控加工已成为行业的标准。

二战中的应用

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中,轴心国德意日,同盟国美英苏使用机床制造了大量的武器。

让我们看一组数据:

在如此恐怖的生产力下,必须具备强大的工业基础。

其中美国为了维持战时高产,将所有的制造企业进行改造,用来生产军工,在如今很多知名的汽车品牌在二战时期都是生产军火的主力军,福特1小时交付一辆轰炸机,通用汽车在二战时生产了8600架B-24轰炸机,在各个汽车制造商的全力生产下,卡车,枪支炮弹统统没有落下,美国因此发了一笔战争财。

通用电气飞机制造车间

美国政府在战时开展了“女子铆钉工”运动,激励美国女性代替男性参与工作。这些女性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就开始在重要领域工作。

在战争期间,女性参与了设计和工业过程的方方面面。1944年,航空公司马丁·玛丽埃塔(Martin Marietta) 的联合创始人葛伦·马丁(Glenn Martin)曾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的女性在工程部门设计飞机,在生产线上制造飞机,还能使用任何你所能想到的机器,无论是铆钉枪还是大型的模锻压力机。(资料来源:环球网《美国二战女工不输男性 撑起工业半边天》)

二战美国女工 1

二战美国女工 2

战争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资本在这个背景下嗅到了商机,机床产量突飞猛进,车床,磨床其他机床在1942年达到顶峰,在1940至1943年期间比1900至1940之前制造的总量还多,美国向同盟国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在关键战役苏联卫国站中支援了40%的战争物资,战争期间,累计生产了30余万架飞机,10万余辆坦克,200万挺机枪。不可否认的是美国以自己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下成为了二战获得胜利的关键一国。

支援的坦克受到夹道欢迎

 战争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早在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企业,但此想法被当时的社会制度所制约,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只是一个为了“保君”“保皇”的一个自救举措。一拖便是百年,直至今日,高端机床国内仍然依赖进口。

师夷长技以制夷,向西方国家学习

“机床的低劣是军事工业的不治之症”

这句话是出自于日本媒体,在数量的堆积下,装备质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抛开武器本身的设计缺陷之外,劣等的机床以及性能不过关的材料乃是低质量武器的根源,不耐用,精度不足,容易卡壳,又或者抛锚,这对战争而言是非常严重的事故,清朝的北洋水师覆灭有相当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装备质量问题。

“臭名昭著”的日产南部十四手枪,又称“王八盒子”

展望未来

在如今的21世纪,数控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生产一切工业品的基础,上到航空航天,下到家电,消费电子制造,数控机床的先进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2021年8月19日,国资委召开会议,着重科技创新,将工业母机,高端半导体,新能源,新材料等核心技术作为首要目标,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成为高端制造第一强国指日可待。

沈机集团的i5智能数控机床 作者:富兰地切削科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