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武器装备介绍之洲际弹道导弹潜艇

 兰州家长 2023-04-10 发布于浙江

一、研制背景

进入新世纪后,朝鲜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严格制裁,在其常规武器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的前提下,朝鲜不得不把极为有限的资源用在了核武器这一最后的法宝上面,试图用核武器来抵消美国巨大的武器质量优势和体系代差。当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后,武器投掷方式的选择摆在了朝鲜军方面前,毕竟类似二战那样的临空投放已经在先进的防空体系面前不堪一击了,必须要有更为先进的投掷方式才能起到作用。经过权衡,朝鲜选择陆上机动式发射和水下发射方式。

文章图片1

朝鲜长期拥有短程弹道导弹的使用经验,并后续自行生产了“飞毛腿”地地导弹,因此陆上机动发射车与中程弹道导弹研制进度相对较快。相对而言,潜射弹道导弹以及搭载它的潜艇对朝鲜来讲,那是真的“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了。朝鲜原来只有相当有限的老式R级常规动力潜艇的组装经验以及小型潜艇的建造经验,在潜射弹道导弹潜艇方面则是一张空白。不过朝鲜长远战略规划不错,早在苏联解体之时,趁乱以购买废钢的名义从苏联采购了报废的“高尔夫”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而潜射导弹方面,则是从苏联花重金得到了转让的R-27型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制造技术。

就算如此,朝鲜还是遇上了大量的技术问题。虽然朝鲜有不错的且完整的重工业基础,但是无论是潜射弹道导弹,还是弹道导弹潜艇,都有大量尖端技术、复杂的加工工艺需要朝鲜来突破。比如,如果把潜射导弹布置在艇体内,那么艇体直径就要加大以容纳导弹,这样的话,潜艇壳体直径就必须扩大,后果就是需要大直径的艇壳。但这样的工艺朝鲜没有,当然全世界拥有这样技术的国家也没有几个。朝鲜为了避过这一技术难关,就学习苏联“高尔夫”级的做法,在指挥台国亮内布置了发射的办法,先解决有无问题,然后才过摩到标,为潜射发射技术的突破争取到了宝责的根据自己实际的工业水平,历经众多困难最终还是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

第一艘“新浦”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服很大租度上参考了南斯拉夫给予朝鲜的“萨瓦”/“英雄”级常规动力器艇,它属于单壳体潜艇,为安装潜射弹道导弹,进行了一定的扩大。之所以选择“萨瓦”级作为朝鲜第一级弹道潜艇的母体,是因为“萨瓦”级排水量与体型都比较小。在朝鲜海域活动,特别是其指挥台围壳较大,可以容纳一枚醋射中程导弹。加上朝鲜有成熟的技术与生产线,已经批量生产过上述两型潜艇,因此建造起来也相当有把握,后勤保障与舰队操作都相当容易。

不过,朝鲜只是把它作为实验舰,用于各种技术验证,并不是作为实战用的,所以力争适合使用就好。减少成本,尽快实现计划目标。相比之下,虽然朝鲜还拥有相当数量的R级常规动力潜艇,但这一型潜艇都是依靠他国供的散件进行组装的,许多制造技术一直到今天都不为明掌握。所以,朝鲜与其费时费力去建造这样较大的常规潜艇,不如先把实验首制艇完成,取得大量实验数据之后,再进行二步。

事实证明,朝鲜弹道导弹潜艇的第一步是比较成功的。受此鼓舞,朝鲜正在研制的新一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朝鲜海军“新浦”级弹道导弹潜艇,排水量比第一级大了整整一倍,其搭载的弹道导弹增加到了3枚,潜射导弹的射程也从原来的2000多千米增加到了3500干米左右,已经可以很从容地潜航至潜伏区,然后攻击美国关岛等基地了。

文章图片2

二、艇型结构与总体性能

根据朝鲜公布的照片来看,新一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应该是在原来装备朝鲜海军的R级常规动力潜艇上进行改进的,艇体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指挥塔围壳更是进行了很大修改,可以容纳3枚潜射弹道导弹。之所以选择现役的R级艇,首先是因为这型艇够大,改进空间足够,而且该型艇是远洋型常规潜艇,原型通气管状态下的最大航程可达到9000海里。

按照西方防务专家的分析,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服役的R级潜艇,现在还是朝鲜潜艇部队的主要作战力量。根据美国海军的说法,朝鲜一共拥有多达22艘R级潜艇,其中18艘部署在东海岸,4艘部署在西海岸。从公开数据来看,R级潜艇水上排水量1475吨,水下排水量1830吨。排水量基本要比第一型“新浦”级大了约一倍,改装空间相当充裕,改进后的指挥台围壳塞进3枚潜射导弹不成问题。当年苏联搞出来的H级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R级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两者有着太多的继承性。如果这次改装成功,朝鲜拥有的足够数量的R级潜艇,就可以改装出一支拥有相当数量的弹道导弹潜艇的部队,形成实质的战略威慑能力。

在舱室划分方面,因为只是指挥台围壳为了加装弹道导弹进行了较大改进,而艇体则不需要,所以基本应该和R级潜艇一致。大体应该还是艇首的鱼雷舱、前蓄电池舱指挥/导弹舱、后蓄电池舱、柴油机舱、推进电机舱和艇尾蓄电池舱。另外全艇还是保有了11个压载水舱。全艇的主动力为2台37-D型柴油机,总功率达到4000马力。另外还有2台电机,有2700马力。

出于自卫的需要,潜艇还是保留了R级原来的艇首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而艇尾的鱼雷舱则改成一个蓄电池舱,这是因为朝鲜已经研制成功了新一代鱼雷,发射后依靠着其先进的制导系统可以进行反向攻击。西方认为这是朝鲜在引进俄罗斯新型PTA-53系列鱼雷的基础上研制的国产化版本。目前已知的是朝鲜国产的PT-97W和CHT-02D鱼雷。其中后者属于轻型反潜鱼雷,采用先进的电力推进方式,最大速度达40节,最大射程可达15千米,战雷头装药为250千克左右。鱼雷制导系统采用被动声自导方式,总体性能水平达到世界鱼雷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的水准。相比之下,R级艇原来使用的只不过是二战那种直航式鱼雷。这种新型鱼雷装备朝鲜海军后,将可以给对手的潜艇和水面舰船造成较大的威胁。

艇上加装了部分保障潜射导弹发射与制导的系统设备,其他如声呐、火控系统也有更新,用于发射新一代鱼雷。甚至有消息称,该型艇还可能会加装朝鲜第一代消音瓦,使得潜艇在低速时的静音水平达到130分贝以下,这样能更好地保护潜艇穿过美国在海底布置的大量且先进的反潜声呐系统。

总体来讲,经过改装后的R级潜艇在成为一型弹道导弹潜艇后,性能已经有了不小的提升,总体性能已经达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水准。

三、潜射导弹

朝鲜研制潜射弹道导弹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朝鲜接触到的型号是苏联已经淘汰的-27潜射中近程弹道导弹。朝鲜花重金得到了相关的技术与实体资料,经过近40年的努力,朝鲜近几年研制成功了“北极星”-1和“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鼻,从明鲜公开的照片来看,“北极星” —1潜射弹道等弹是一型两级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的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和美国当年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北极星”和1类似,都属于两级固体燃料发动机推动、燃气能控制,冷发射出水后点火。从照片来分析,潜射导舞的直径大约15米,长度应该超过了9米,全重大约有15吨,有效载荷约600千克,最大射程大约为1250千米。

从技术层面来讲,朝鲜的“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有以下几大技术特点:

首先是采用更先进的“干”式发射方式。众所周知,水下发射弹道导弹主要分成“湿”式和“千”式两种方式,而苏联基本采用“赢”式发射法,师从苏联的朝鲜最初也是采用了“湿”式发射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导弹发射前,先要往发射筒内注水,这样可以使得发射筒内和舷外的海水压力相等,便于开启发射筒的盖子。当导弹发射时,导弹的发动机直接在筒内点火。发动机喷出巨大的燃气可将导弹直接抛出筒外,然后导弹进入大气。因为发射时导弹处于有水的发射筒内,所以称“湿”式发射。又因导弹发动机在筒内就点火,也称“热发射”,这是苏联战略导弹潜艇采用最多的一种发射方式。

采用“湿”式方式发射潜射导弹时,当导弹发射离艇后,必须立即向发射筒内灌注海水,弥补部分弹重。同时,潜艇均衡水柜也进行抽水以保持潜艇的稳定性。发射产生的后坐力会使潜艇略微下沉,但不会对潜艇造成危险。采用“湿”式发射的好处,就是这种发射方式对导弹要求不高,技术不复杂,美苏前期都采用这种发射方式,但是随着固体燃料研制成功后,这种发射方式就变得越来越少了。而朝鲜后来公开试射的潜射弹道导弹也放弃了“湿”式发射方式,改为“干”式发射方式,即导弹采用固体发动机,导弹弹出水后在水上点火的“冷发射”方式。

其次就是导弹的固体发动机了。朝鲜现在的潜射导弹之所以采用“干”式发射方式,就在于导弹采用了全新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这是朝鲜“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的一个鲜明的技术特点。外界普遍认为朝鲜的潜射弹道导弹技术是来源于苏联的R-27潜射弹道导弹,而后者是苏联第一代批量装备生产的实用型潜射导弹,采用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而朝鲜在其第一型潜射导弹上就大胆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朝鲜已在弹道导弹发动机研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发动机基本性能方面,根据西方专家的分析,该型发动机直径在1.25~1.5米,长为3米,可以作为“北极星”-1导弹的第二级。试验现场的显示屏显示该发动机工作了57秒,根据西方专家的计算,以朝鲜的工业技术能力,发动机基本上应该是采用钢制壳体,那么发动机的空重为800千克,推测可以携带约4吨的固体燃料,并可以提供15~20吨的推力。

再次就是导弹的射程了。朝鲜的潜射导弹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外型结构以及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推算出导弹如果携带重约600千克的载荷,最大射程约在2400~2500千米,导弹再入速度可达4.4千米/秒。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导弹的弹头采用了锥形裙座设计,弹体也采取了全焊接的铝合金形式。这样设计的优点有不少,一方面是增强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另一方面导弹再入大气层面对巨大的高温时,其耐高温烧蚀能力也提高不少。

朝鲜如果追求更大的射程,可以进一步适当减轻导弹的结构重量,提高主发动机推力,射程可以提高到3000千米的水平。如果在“北极星”-1潜射弹道导弹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并联发动机,扩大导弹弹体直径,进一步增加燃料携带量,采用两级分离设计,那么研制出射程达到5000千米以上的潜射导弹也不是大大问题。

最后就是导弹的制导系统和气动布局了。为了提高打击精度,“北极星”一1潜射导弹采用了朝鲜自己生产的捷联惯导系统,其中包括先进的环形激光陀意仪和加速度计,主要用来控制导弹的飞行和导航,配备的火控计算机能在导弹飞行末端快速修正,从而大大简化了导弹发射前的风力修正等大量的准备工作,简化了程序,缩短了发射时间。而且,由于朝鲜已配备从俄罗斯采购的卫星导航设备,所以“北极星”;潜射导弹也集成了俄罗斯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这样一来战时导弹的命中精度就有了相当好的保证,至于进行定位和确定飞行方向更是不在话下了。

“北极星” -1潜射导弹的气动外形与再入飞行器基本参考了苏联的R-27型弹道导弹。其弹头采用了三锥头式设计,分为锥一柱一尾这三个部分,头部为钝锥形状,弹体呈圆柱形,而尾部为裙形,弹头的仪器舱为截锥形的结构。这种设计不仅减小了雷达的有效反射截面,增强了导弹的突防能力,而且这种外形再人时形成的弓形激波可以带走较多的热流,有利于缓解再入大气层时的高温烧蚀,裙形的设计则让弹头在再入大气层时保持飞行稳定。

此外,导弹的整个控制系统也被整合进弹头内部了,虽然挤占了一定空间,但可以使得弹头的再入速度更快,实现全程制导,因此还是非常值得的。朝鲜专家还为后续进一步改进留下了空间,比如安装火箭推力矢量喷管系统,这样弹头就可以进行机动,使得防御难度激增。

朝鲜在2019年10月2日进行了“北极屋”-3新型潜射导弹的水下试射。从松开的照片来看,“北极星”-3的外形与美国“三叉戟”IID5相似,即采用圆纯头部和圆柱形弹体。在发射试验中,“北极星”-3潜射导弹由潜艇上的发射简弹射出,垂直出水,然后进行空中点,属于典型的“干”式发射。总体来看,“北极星”-3导弹的技术水平相当高,明显超过了“北极星”-1。而且,这次水下试射的成功表明朝鲜已经基本掌握了弹道导弹水下发射技术。

韩军掌握的情报显示,朝鲜进“北极星”-3潜射导弹水下发射试验射时,曾为了方便地面遥测(朝鲜没有远海侧控能力),使弹头不至于落得太远,持特意采用了高弹道模式,弹道最高点的高度是910千米,最终导弹飞行了17分钟,落点在发射点450千米外。如果将这些数据换算成标准的实战弹道,那么“北极星”-3的最大射程应滤是1900干米左石。

四、作战思想与运用

朝鲜不是将弹道导弹潜艇作为二次核反击力量来使用,而是作为和陆基核导弹一样的核攻击手段。隐藏于水下的弹道导弹潜艇,加隐蔽性远超于陆上机动的弹道导弹发射车。弹道导弹潜艇等于是一座水下发射基地,而且可以在海洋内进行广泛的机动。

按“北极星”-1/3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来看,就算从朝鲜自己的海军基地进行发射的话,都可以轻松打击韩国全部与日本大多数意地的大部分重要的战略性设施,自然美军驻韩国和日本的大多数基地都在攻击范围内。而因为朝鲜有了中程弹道导弹,已经从一线撒至一线的美国驻韩部队,还是会陷入朝鲜弹道导弹的打击。如果需要攻击更远的区域,那么“北极星”-1/3导弹的射程还远远不够,需要让潜射导弹达到5000千米左右的射程。如果没有这种射程的导弹,那么就需要潜艇突破对手在第一岛链的反潜封锁线,前出3000千米左右,才能达到发射区域。以R级潜艇的总体技术水平和朝鲜海军的实力来讲,要想让潜艇突破反潜封锁线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朝鲜如果要让新一级弹道导弹潜艇达到一定规模的威慑力,假如按一艘潜艇携带3枚导弹的配置,那么最少需要有6艘以上的弹道导弹潜艇。这样一来,就算朝鲜潜射导弹配备的都是常规弹头,对手的防御也将非常困难。

早先朝鲜只拥有陆基发射的弹道导弹,无论如何机动都是从西往东发射,用于攻击韩国甚至是日本的重要目标。因此,美日韩布置导弹防御系统,只要面对西面一字摆开就可以了。但在朝鲜有了弹道导弹潜艇之后,局面就完全不一样了,连日本都要在东海岸部署新的导弹防御系统,这也说明朝鲜用较少的付出得到了巨大的回报。

五、结语

受总体国力的影响,朝鲜潜射弹道导弹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精度不高,包括发动机在内的动力装置、各大主要设备、子系统在设计水平、制造工艺、技术水平上和发达国家的导弹还存在很大差距。这样也造成了其导弹不够先进、可靠性比较低,后果就是导弹发射的成功率低于美俄等国平均92%以上的成功率。此外,朝鲜的潜射中程弹道导弹数量很少,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潜艇现在也只有一艘试验艇和正在改进的一艘R级艇,因此,在未来数年内,朝鲜弹道导弹潜艇部队还无法形成有效威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