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0 明代人赏花境界:文人才子诗歌唱和咏牡丹,富人百姓摇船交际赏荷花

 老范藏书阁 2023-04-10 发布于北京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蒋晖。欢迎进入明代生活美学的世界。这一节我们分为春夏秋冬,选择不同的典型的花卉以及相关的人物故事与大家交流。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魏园雅集图》《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沧州趣图》等。著有《石田集》《石田稿》《石田文钞》等,但大多散佚。

牡丹是花中之王,雍容富贵。明代大画家沈周特别喜欢牡丹,他写牡丹诗,画牡丹画。每到谷雨季节,到处去寻找各种品种稀罕的、颜色奇异的各色牡丹。沈周传世有一幅名画,是用纯粹的水墨,绘制了一幅雍容华贵的牡丹花。牡丹以颜色鲜艳,各种品种繁多而著称,沈周偏偏就是画了一幅水墨的牡丹,但是这张水墨的牡丹看起来是神采奕奕,好像还带着露水一样的,夺人心魄。

沈周自幼生长在苏州的农村,本质上来讲他就是一个乡村野老,论职业,他自己有时候还会下田种地,但是他对于诗文绘画的研究为他获得了非常高的声誉。沈周在农桑、创作,过着一种悠闲的生活。心情好的时候,他会和几个朋友一起进城,坐船到苏州城里的古老寺庙与和尚谈经论道,他欣赏的牡丹多在寺院。

沈周的家乡相城有一个妙智庵,妙智庵当年是一个小庙,但是曾经出过明代的国师姚广孝,妙智庵的牡丹非常有名,他不止一次前往欣赏,苏州城里还有一个不大出名的寺院,叫东禅寺,东禅寺的牡丹,据说也很有名,沈周也经常的到春天的时候就进城去看花。

他的亲家住在吴江的史明古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为人豪迈,富有收藏。有时候他又坐船到吴江,史明古知道他来,在牡丹花开的时候,就会罗列非常多的大盆的牡丹,然后一帮朋友在花下饮酒作诗。临走的时候,沈周还会拿这么一两盆放到回家的小船上,一路欣赏,如醉如痴。

明 沈周《万绿红芳图》

很多人都觉得沈周是一个大画家,其实沈周的诗文非常厉害。在当时曾经有一段特别有趣的关于牡丹花的故事,就跟他的诗歌创作有关。沈周有个儿子叫沈云鸿,为人忠厚,接待宾客彬彬有礼,在当时获得了很高的声誉。沈云鸿不幸英年早逝,50多岁就去世了,这个时候沈周是老年丧子,自己就是身体多病,就非常的感伤。时隔一年过后,有一天沈周在院子里面看到牡丹花枯萎凋零,落红满地,沈周触景生情,借着牡丹花的凋零,写了一首《落花诗》,落花诗里面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美好如鲜花,但是又转瞬的就会凋零,但是怎么办?还是要保持一种乐观,才能够抵抗人生的种种苦难。《落花诗》的基调是哀伤,同时又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他写完这一组诗,拿给当时的吴中四才子之一的徐祯卿,还有文徵明,是他(沈周)的学生,请他们看自己的诗。那么两位学生看了以后大为感动,也被他诗歌里面用落花的这样一种意境所折服,那么就也和诗一首,互相的唱和多达数次。

当时退休在家的著名的文人吕㦂也做过大官,读到了沈周的《落花诗》,也加入了唱和,包括唐寅唐伯虎也写有《落花诗》,那么你来我往,一咏再咏,说的是花,谈的是人生的起起落落,大家都要追求一种历经沧桑之后的从容不迫。牡丹花是非常富贵、骄人之花,《落花诗》体现了当时这些江南文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感人至深。

《落花诗》是由沈周首唱,和者有文征明、徐帧卿、吕常、唐寅等人。唐寅落花诗率真蕴藉,经多次书写多次修改,总共形成47首之谱。《唐寅落花诗册》收入的三十首诗,是唐寅的和作。

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沈周跟文徵明他们的这些诗歌本身,而是一件唐寅《落花诗》的书法作品,开头一句就动人心魄:刹那断送十分春,这里面有佛理、有佛法,有生命的感怀,这么好的花,刹那间就断送掉了,好像也春天也就结束了。

当年在苏州博物馆展出唐寅的这幅诗卷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我知道这一段咏《落花诗》的公案,看到他的真迹,我也非常的感动,也惊诧于唐寅书法作品当中传递出来的这种浓郁的感情。

唐寅其实并不是以书法而闻名,他是一个大画家,当然书法也写得不错,但是这件书法作品给我的震撼,却是超出了很多技巧非常高超,名声非常显赫的书法家作品给我的感受,它体现了文字与书写整个的一种完美的交融,他诗句里面讲的落花、牡丹,真的是给我们以人生的种种的启迪。

牡丹是木本的花卉,所以会有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牡丹,这样一些名贵品种姚黄、魏紫,或者说是古代的牡丹本身就有种吸引力。沈周当年就常常携着朋友、带着酒一起去当地不远的一个乡村,就有几百年的牡丹,那算起来还是宋代的牡丹花了,他们有机会、有心情就会去赏牡丹。至今在苏州的常熟地区还有几百年的古代牡丹,那么江南地区的人们对于牡丹是非常的珍视。

苏州园林闻名天下。明代有一个东园,今天叫做留园,东园里面曾经有过一个牡丹的花坛,是完全用当地的石头雕刻非常精美,那么这一件明代的牡丹花坛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留园里面,为什么要做花坛呢?因为牡丹花喜欢泥土要相对干燥一些,所以要在平地上面堆一些土,垒一个类似于花坛或者小丘的这种花的地方,那么牡丹种的就比较好,所以往往是会用讲究的太湖石、小石头垒一个花坛或者是整块的青石(当地的金山石),把它凿成一个花坛,起到一个养护美观的作用。

说完了牡丹,我们接下来说一说夏天的荷花,荷花是君子之花,宋代的理学家周敦颐写过《爱莲说》,传颂至今,给予这种夏天的名花以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但是晚明的风气确实已经是非常的浮华,你可以养一盆小小的碗莲,这个莲花非常小,就是放在一个吃饭用大小的碗里面,那就是一个迷你的莲花,要养它一年,然后花开几天,那是别有情趣,它就显得很独特,因为花朵开只是小小的一朵,但是更多的是,赏荷花在当时不再是文人书房案头的清供,或者庭院里面养一缸荷花,而变成了社会上非常狂热的集体的一种狂欢。

为什么这么说呢?农历6月24号,传说是荷花的生日,上一节我们讲到的袁弘道在苏州他做官,他说,我做了十几个月的县令,不能够理解苏州老百姓有三大怪异的习惯,其中之一就是6月24他们要到苏州的城外的有一个叫荷花荡的地方去集体赏荷,集体赏荷是人潮如海,但是人潮如海是分成了水上跟陆地两部分。很多人从苏州的码头上租了画舫游船,条件差一点的租一个小艇子,一个小船,摇橹,把船开到荷花荡的湖心深处,被荷花所簇拥,你伸手就可以触及荷花,船上富贵人家专门有戏班子,有丝竹表演、喝茶、吃饭,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带了很好看的首饰,古代妇女出门不容易,这样一个类似于节庆的活动,很多大家闺秀也就出来透一透气,散一散心。所以袁宏道观察到当时是仕女如云,香气扑鼻,到处都是穿得非常考究的、这些时尚的男女们,坐着船深入到荷花荡的深处。

张岱在他的笔记里面也提到,他也目睹了当年苏州葑门外荷花荡的这样一种全民赏花的盛况。说到这里想到一个有趣的事情,赏花可以安静地看,也可以变成一种社会交际活动,既然苏州人这么热衷于在6月24号这一天集体出动,好像是长假期间,景点人山人海,那么最好的就是要有一艘比较上档次的游船,能够开到湖心里面,这个就非常惬意了。

当时苏州城有一个富人很有钱,他也是非常热衷参加这样一种交际,结果有一年他要到苏州的胥门,他要去租一个游船,说我今年家里面家里人一起大家要去赏花,结果船老大告诉他:抱歉,我租船的小的一个店铺,几艘游船都已经租掉了,富人就非常不开心,也非常的惆怅,也觉得非常的失落。我愿意花更高的价钱,但是已来晚了。不仅是好的画舫已经没有了,连一条小小的快艇都没有了。沮丧之余,这个人性格很有意思,他就发了一个毒誓,第二年非常早,6月24日看荷花,他可能春节刚过,他就派管家跑到胥门一带,那里都是租船的,人家花重金包了很多好的画舫,据说是被他搜罗一空,

那么从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赏荷确实是在自然的环境当中,在天地之间,在山水之间,在池塘里面看荷花,或者说是在湖泊当中赏荷是最有趣味的。

按照文震亨的说法,荷花在池塘欣赏那是最好的,或者种五色的颜色的荷花,把它种在荷花的缸里面,这是只能够放在庭院里面赏玩还可以,但是也不要太繁复,比如在荷花缸上面再做一些无谓的装饰,用一些珠漆的栏杆,那么就显得特别的繁缛。花的品种当时有并头、重台、品字、四面观音、碧莲、金边等很多的品种,他们认为白色的比较好,红色的也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