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中国古代唐朝时期长安十八坊

 广州玉 2023-04-10 发布于广东
文章图片2

前言

唐代在都城长安的市区划了十八个坊,把整个市区划为十八个坊。

在坊的四周有围墙,四周有门。坊内设有街道、广场、坊巷等,坊内主要建筑有大门、过街楼和坊门等其,中过街楼是供来往行人通行用,一般是二层建筑。坊内主要有酒肆、酒店、果酱店等商业店铺和寺院、道观等宗教场所,坊内居民日常生活用品也基本上来自长安周围。

长安城里的居民都不住在城内,而住在坊里,由于唐代实行坊内居民和坊外居民都可以自由流动,因此长安人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我国古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建造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对历史建筑的研究也要进行重新审。

本文从唐代长安十八坊入手,简单介绍一下唐长安城中具有代表性和意义重大的建筑风格和建造方式。

文章图片3

坊的含义

坊原为古代城市中的街区,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城市中的坊区,也就是街市。

《周礼·地官·司市》中记载:“坊有二室,置长以守之。”郑玄注:“坊长谓之坊正,亦谓之坊正。”

唐以前坊的形制与宋代《舆地纪胜》所说的“四隅有门”一样,唐以后,坊的形制逐步发生了变化。

唐代的坊与里坊是不同的,里与坊相对;唐朝时期的里与坊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两者不完全相同,在唐长安城里与坊的关系比较密切。

里坊是由不同等级的坊门和坊墙组成。里面有一层围墙,周长大约五十步(约为十二米),每个坊门都有三个门洞,每个坊门都有二个坊正,他们都是“一正二副”。

各坊门的位置也不同,“上坊”处于城墙附近的正中位置;“下坊”处于城墙偏北的位置;“东坊”、“南坊”和“北坊”在城墙附近偏东或偏西的位置。

里与坊有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唐代时期的里主要是为了区分不同等级,区分等级的目的是区别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居民。

文章图片4

据《太平广记》载:“隋文帝开皇初,分天下为十都,每都置一坊,每一坊各有二门。又分东西曰内,曰中、曰外,各有坊正。”

《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就是长安城内发生了一场大火,而这个场景就是长安城内发生了“内”、“外”三个坊门失火。

三个坊门的位置是由唐玄宗时代划分的:“内”、“外”,分别对应着“上坊”、“下坊”的位置,“内”与“外”相邻,里面住的是官员,而“外”与“下”则是住平民百姓的地方。

每个坊门的数量也不同,大约为二十个,但是只有一个坊门是朝南开的,其他坊门都是朝北开。

由于唐朝时期长安坊内居民住宅规模较大,数量众多,当时在坊内居住的居民人数达到了将近四万人。

在坊内有许多不同职业的人。其中有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和不同身份的人住在同一个坊内,如来自长安近郊及邻近地区的人,包括商人、军人、工匠等;

而住在长安较远地区的人则居住在“南坊”、“西坊”和“北坊”。

文章图片5

长安坊的名称

长安坊名称很多,最普遍的是由方位名称组成的。

方位:东坊称东坊,西坊称西坊,南坊称南坊,北坊。南坊与北坊之间有围墙相连。

方位名称:东为东、西为西,南为南、北为北。东南、西南和东北都称“东”,东坊与西坊之间还有一个“井”字;井也是坊名之一。

因为唐长安城的井都是正方形的,所以它也被称为“井街”或者“井巷”,唐代的井是非常大的,直径可以达到数米(直径超过一丈),所以在井里往往有很多人。

此外,唐代的井还可以作为仓库之用。因为在唐代长安城里,粮食非常多,所以人们都是把粮食储存在井里,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没有粮食吃了,唐长安城里还有一个“市”;这个“市”也是由“井”、“井里”和“井外”三部分组成的。

因为唐代街中的坊门都是开在街上的,所以坊里都有店铺和门铺,这些店铺的名字也是由坊名来决定的。坊内设有坊门(也称坊门)。

在唐朝时,因为坊里实行封闭式管理,所以人们不能随便出去,更不能随便进出,所以坊内都有很多的店铺,是由坊门出入的。

方位名称:东、西、南、北,各占一个方位;东南、西南、东北各占一个方位;东西南三方各占一个方位,正方形的四个角有两处。

文章图片6

坊的形态和功能

坊的形态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城市形态,另一种是村庄形态。

城市形态:主要有都城和县城。

都城,是中央政权的所在地,也是我国封建制度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都城是整个封建时代城市形态的代表。

都城一般建在平原、河谷或是平原区的中心地带,因为要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而县城则建在交通比较便利和地形平坦的地方。

村庄形态:有村落和居民点两种。

村落一般建在平原或河谷地带,居民聚居成村落;而居民点则是居民以小块空地为单位建居而形成的居民点。

有的居民点也有围墙包围成一个小团,称为“聚落”,聚落内多有水井和街道,居民聚居在一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文章图片7

坊的规模

唐朝实行里坊制,坊的面积都比里要小,因为“坊”的面积比“里”的面积。

唐高宗李治曾对人说:“朕以布衣居天下,不忍将万乘之主居天下于百姓之手,且闻坊巷之间必有贱贫,愿尽还诸民。”

唐代诗人李绅在《宫体诗》中也曾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作诗《坊》:“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代长安的坊比宋时大,坊墙也比宋时厚,宋代汴河以西地区和长安一样,也是坊的形式。坊墙是用砖砌成的,上面有拱形的门洞。

文章图片8

长安城中每一坊有坊墙四道,每道两丈多高。城中还有许多小街小巷,街巷相通相连,每个坊里都有一条小巷通向城外。坊与坊之间还有数道围墙,墙高一丈多,宽约六尺。

有的坊还有角门、角楼、门洞。坊门有上、下两个门,上门有坊牌,上有坊名,并写着各坊名字。坊内有巷,街巷相通相连,街坊之间是“巷陌相过”;例如“上、下各四道”的上坊有三道围墙:上面的两道高六尺(合3.15米);左右两边的两道高四尺(合3.05米);下面的一道高一尺(合3.05米)。

每面有坊门二个,其中一个用木板隔住,在里面开有门,这就是“门洞”,门洞内有坊牌二个:上坊是上坊门,下坊是下坊门,另外每面还各有一个坊门:上坊在正南,中坊在正北。

文章图片9

坊内与坊外的市

在唐长安十八坊内,除了“市”外,还有“坊”。

坊是一种地理概念,而“市”则是一种社会概念。“市”作为一个地理单位,可以指街道、集市,也可以指一个社会单位,即以一定区域为范围的邻里单位;唐朝规定,凡居民住在坊里者均可成为里坊的居民,住在外坊者则不能成为里坊的居民。

这是一种通行于里坊制之外的社会管理方式,所以称之为“市”,长安城内有很多商贸机构都集中在坊内与坊外。

坊内有大食巷、五福街、西明巷、九兴坊、白家巷等十多条街道。

坊外则有朱雀门以东的“三街”(即大慈恩寺大街)、大明宫大街、朱雀门以西的“五府”(即大明宫大街永宁坊、太液池西南侧的大内内苑、龙首原西北侧的上林苑)、龙首原东西两侧的“两街”(即东明楼大街与西明楼大街)。

文章图片10

长安坊区的划分和布局

在里坊制下,有着很多特色。

一,东坊多为商人居住,西坊多为官员居住,中坊多为王公贵族居住,南坊多为普通百姓居住;不过官宅和民宅在一个坊内的情况不是很常见,只在少数坊中存在。

二,在长安城内有许多街巷,它们与坊门或坊墙相连;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空间,这种城市街道体系形式在唐代以后沿用了一千多年,成为中国城市街道系统的基本结构。

例如“西市”是唐长安城内规模最大的商业区,东市、下市等都集中于此。它位于长安城的西部和北部,南北长达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它也是唐代长安最大的商业街区和市集。

三,坊区内的房屋多以二层为多,上层开大门,供行人出入;下层有廊相连,称为“天街”。

这些房屋一般都是临街而建,这说明坊区内道路并不是按坊门划分的,沿街而建,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街道建设的一个共同特点,这种建设方式有利于发挥道路的经济作用,便于把各种商贾集中起来,有利于发展商业经济,这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一个重大进步。

四,坊区内也有道路的划分,但并不是完全按照坊门来划分。

例如西市北面有一条街,长约100米,宽约8米,这条街被分为四个坊:第一坊叫“大街”(南起永宁门北);第二坊叫“大直街”(南起永宁门西);第三坊叫“横街”(南起永宁门东);第四坊叫“小直街”(北起北门桥东)。

但这四个坊门的名称没有记载在坊里的大门上,只是用黑漆在坊门上写了它们的名字。

文章图片11

结语

唐朝的里坊制在全国各地都很流行,因为它符合当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

当时的里坊制虽然是根据《周礼》中“方里之法”,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因为里面居住的都是皇帝、官僚、贵族和富商,百姓只是被圈起来的一群人而已。

所以唐朝里坊制不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求,因此在唐朝灭亡以后,里坊制被废除。唐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由于唐长安里坊制度是模仿汉长安城的里坊制而建的,因此在唐以后,里坊制度就被保留下来并被延续下来。

在我国历史上虽然实行过一些不同规模和形式的里坊制,但是以长安为代表的里坊制却是我国城市历史上所能见到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制度;唐长安城在里坊制度方面也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这种探索对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管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旧唐书》中有记载:“其坊里之制,虽以人易地,而人之居处无碍于里之人;坊则分而为六:上、中、下”。

由此可见唐长安城在当时社会上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文章图片12

参考文献:

《唐朝城市规划》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报告》

《国家人文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