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冠绝天下的沙陀骑兵衰落原因

 where5 2023-04-11 发布于布基纳法索

作为唐末五代时期名将的摇篮——沙陀骑兵,在五代末期走向衰落,主要有四个原因。

第一内斗削弱实力。沙陀骑兵虽强悍,可人数不多。无论和后梁作战还是与契丹死磕,很多时候都以少胜多,多次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军事奇迹才造就沙陀骑兵勇冠天下的美名。

然而军事和政治是两码事,英明神武的唐庄宗李存勖登基之后,沙陀族延续一贯的历史: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多次的政变和内部军事斗争,严重消耗了沙陀骑兵的实力。

比如李从珂和石敬瑭的内斗,刘知远起兵建汉等等,都极大削弱沙陀骑兵战斗力。

第二石敬瑭割让幽云之地后,沙陀骑兵的马匹严重不足。李存勖和李嗣源时期,沙陀骑兵人数虽少,战力远超契丹铁骑。和契丹对战,全都是骑兵对冲,最终冲垮契丹骑兵,获得胜利。

自从丢了幽云十六州,由于马匹不足,沙陀骑兵不具备和契丹对攻的实力,只能以步兵作战,骑兵找契丹军队薄弱处进行冲击。与前期直接和契丹骑兵对攻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军事改革。沙陀骑兵作为军事集团,严重威胁皇权。并且沙陀骑兵内部属于父死子继的继承制,这让出身沙陀骑兵的帝王们很没有安全感。

因此,从李存勖到郭威,都在致力削弱沙陀骑兵。

第四沙陀汉化结果。沙陀骑兵入主中原后,生活方式被汉人同化,不再是驻守河东时的马上民族,整体战斗力不断下降。

所以,各种原因影响,沙陀骑兵由横行天下逐步走向没落,这也是历史盛极必衰的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