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状元奉旨出塞,慰问将士,途中写下一首诗,不料成千古名作

 acerbookstore 2023-04-11 发布于天津

唐玄宗开元九年,王维状元及第。(一说是开元十九年,但他开元九年末即调太乐丞,若非进士及第,不大可能,故而我采用开元九年及第的说法。)

后人多知他是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却不知他的边塞诗也是佳作不少。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一首千古名作《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目前来说,对于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表达的主旨,还存在歧义。一种说法认为,此诗表达了王维孤独惆怅的心情;另一种说法认为,此诗表达了王维喜悦自豪的感受。

翻阅众多资料,我仍摇摆不定,难以确定哪种说法更正确,因此本文将结合两种说法一起赏析,供君参考。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紧扣诗题而写,交代了出塞一事。诗人轻车简从,将要到边塞去慰问军士,他就要到居延那么远的地方去。

“属国”本是秦汉时的一种官职,到了唐朝,则变成了出使边塞的使臣的代称,因此,这里就是指代王维自己,强调他使臣的身份。

关于“单车”的内涵,若以孤独惆怅感论,则应理解成诗人出行场面寥落,不够盛大浩荡,无人前呼后拥,因此诗人倍感寂寥落寞;若以喜悦自豪感论,则应理解成边疆一派祥和安宁,无需更多人马护送,即可放心出塞,不必担心人身安全问题。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连用两个比喻,来形容自己的这次出塞,虚实结合,生动形象。我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即将远赴边塞,我也像北归的大雁一样,就要进入胡地的天空之下。

若以孤独惆怅感论,颔联应该更侧重“征蓬”和“归雁”两个词,诗人以随风四散的蓬草自况,表达了飘零之感、沉浮之悲;诗人又把自己比喻成北归的大雁,即将离开春暖花开的江南,去往荒凉严寒的大漠,突显了自己的处境之恶劣

若以喜悦自豪感论,那么颔联就应该更侧重“汉塞”和“胡天”这两个词,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塞外更高的天空,他的视野变得广阔无比,他的内心豪气顿生,想我大唐的领土是多么广大、幅员是多么辽阔啊,身为大唐臣子,自然是与有荣焉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这两句乃是本诗中的千古名句,意谓宽广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袅袅直上,奔腾不息的黄河边一轮落日又大又圆。

曹公在《红楼梦》中借香菱之口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香菱所说“倒像是见了这景的”,指的就是王摩诘诗的一大特点——诗中有画

颈联两句,气象雄浑,蔚为壮观

如果王维当时的心情是孤独惆怅的,那么这苍茫壮丽的塞外风光,就让他低落的心情得到了安慰治愈;如果王维当时的心情是喜悦自豪的,那么这博大开阔的边塞风景,就使得他舒畅放旷的感觉更甚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又回到叙事,说的是诗人在萧关遇到了侦察兵,告诉他说将军在燕然。

全诗至此戛然而止,耐人寻味。接下来,王维是去燕然找都护,还是直接回到自己住的地方呢?本诗没有继续叙写,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余地。

总而言之,不论此诗主旨为何,都是唐朝边塞诗中的千古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