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498

 毕天增 2023-04-11 发布于黑龙江

1498-1

七月十五夜觚庵水阁玩月

萧萧溪上月,吐夜作秋光1)。草树初深静,楼栏出混茫2)。虫声低入坐,鱼沫细吹凉3)。何处翻归翼,风霄引恨长4)

【笺注】

    七月十五日(8月25日),陈三立到觚庵(即俞明震,详见0150《秋夜和送黄举人元凯罢第还长沙,兼别萧学正鉴、曹刑部广桢、俞刑部明震》笺注)觚庵的水阁赏月,写此诗描写了月下秋日景物的幽静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俞明震的思念。

1)“萧萧”二句:青溪水上寂静的月亮,夜里吐出月光,成就了秋日的风景。

“萧萧”,寂静。宋周衮《早发湖口宿道傍山寺》:“寂寂山中寺,萧萧月下庭。”

首联写月光造就了秋日风光。后两联都是对秋月景色下的描写。

2)“草树”二句:青草树木因此才显得幽深宁静,夜色中显现出模糊的楼栏干。

深静”,幽深寂静。唐刘得仁《寄楼子山云栖上人》:“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

混茫”,模糊。清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列国小学不明,声音混茫,各操其方,微孔子之雅言,古韵其亡乎!

颔联描写秋月下景物的幽静。

3)“虫声”二句:低低的虫声传入我坐的地方,水中鱼儿吹着细小的凉沫。

鱼沫”句,鱼浮出水面吐沫。元柳贯《初夏斋中杂题》诗之五:“鱼沫吹还息,蛛丝断忽抽。”

颈联描写秋月下小动物的状态,亦是动中的静。

4)“何处”二句:你如归鸟,飞到了什么地方?风中的天空,惹起人悠长的离恨。

何处”二句,陈三立末句末自注:“觚庵将南还,未至,故有末句。”

归翼”,归鸟。唐杜甫《晚》:“归翼飞栖定,寒灯亦闭门。”

风霄”,风天,有风的天。明游朴《送韩比部若韦知河南府》:“风霄不忘连床约,时望飞鸿入帝乡。”

引恨”,惹起愁恨。唐雍陶《非酒》诗:“人人慢说酒消忧,我道翻为引恨由。”

尾联切入离情,正是月下的必然描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