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清明祭文,没想到变成了殡葬改革的推文

 谭天论道 2023-04-11 发布于广东

此时我想到多年前在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时的一件往事,当时市里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同时我们也接到政府要求宣传殡葬改革的任务。值班编辑向我请示:主任,今天是做生还是做死?我知道“生”是指计划生育的宣传,“死”是指殡葬改革的报道。我笑道:先做生再做死吧。(我指的是新闻编排)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唯物主义者要有正确的生死观。今年清明前夕回乡参加父母骨灰撒向大海的活动,尔后我写了一篇文章在今日头条上发布,权当祭文,如下:

清明海葬,魂归大海的爸爸妈妈在天国里相伴永生

原创2023-04-05 19:16·东行漫记

#头条创作挑战赛#清明前夕,我开启一段特殊的旅行,回到故乡湛江参加父母的骨灰海葬。一路上我思绪万千,父母生前的音容笑貎不时浮现脑海。选择海葬不仅仅是响应殡葬改革,树文明新风,而是我们相信魂归大海的爸爸妈妈在天国里相伴永生。

湛江并不是父母的家乡,但当年他们响应国家号召从繁华的省城来到偏远的粤西,从此在湛工作生活一辈子。湛江,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也因此成为我们的故乡。爸爸去世后,妈妈随我来到广州,去年也不幸辞世,这次我们把她的骨灰带回湛江,让二老相聚。

感谢湛江市民政局组织了这次骨灰树葬海葬活动,一大早我们从湛江体育中心出发,五辆大巴有三辆参加海葬,两辆参加树葬。我们乘车来到狮子岭陵园,我顺道随妻子去祭奠岳父父母,他们选择土葬,但如果不是管理员帮忙我们不容易找到他们的墓地。

民政局为参加活动亲属们组织了简短而隆重的祭奠仪式,仪式结束众人把先人的骨灰装进民政局给大家准备的环保袋,然后大家乘车赶往海滨码头再搭乘渡船出海。

来到熟悉湛江港湾,渡船开到大海中,我和妹妹先把祭奠的鲜花撕碎,把花瓣和爸妈的骨灰先后洒向大海,同时用手机记录下来分享给大洋彼岸无法回来的姐姐。赶来采访的湛江电视台记者也记录下海葬的场面,其中也有我们的镜头。

我的父母都是正直、善良和勤奋的人,他们在各自行业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可以说不负青春不枉此生,是我们的人生榜样,也给我们子女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父母的教育下,我们子女三人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都能健康成长,成为生活的强者。感恩我的父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父母的言传身教治好了我们的精神内耗。

每逢清明倍思亲,海葬或许没有土葬那样的仪式感。但天各一位的子女依然可以天涯共此时,通过各种方式寄托我们的思念。下面是清华大学沈阳教授团使用AI技术还原团队“小”伙伴的奶奶,让每一个亲人的数字生命永远留在我们身边。希望有一天也能用AI技术还原我们的父母。


这篇推文发布后传播效果不错,还收到不少点赞和评论,主要评论如下:

致敬你,更致敬你的父母,少是夫妻,老来伴,世间恩爱自初,牵手走过今生,愿二老在天堂生活美满辜福,再续前缘。待我故去后,我也将骨灰撤向大海,我爱大海宽广的胸怀。海纳百川,相信大海最终会接纳我,把自已的生命归还大自然。

未来我也想海葬,墓地太贵,不想给老伴和孩子增添负担
随着海水四处漂流挺好的,也算了了环球世界的梦想

没想到,我这篇清明祭文无意中成了宣传殡葬改革的推文(原文请看谭天头条号"东行漫记",下面扫码),也算为树文明新风做了一件好事吧。这也说明自媒体的宣传作用有时并不比传统主流媒体的效果差,您对这篇文章怎么看?说说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