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节 全息理论

 人生只如梦幻 2023-04-11 发布于广西

文/区宇俊

                                                         第五节 全息理论

全息理论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大系统,各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全息关联的特征。在宇宙这个整体中,各个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为全息对应。凡是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那些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上等,在宇宙的要素上呈现相似的程度较大。其对应的关系越紧密,相似的程度就越明显。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整个系统的全部信息,而系统又包含着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又是整个宇宙的缩影。换言之,子系是整个系统的袖珍版,而系统又是整个宇宙的袖珍版。

中国人的全息思想由来已久,在周朝以前已经有了全息思想的萌芽,天地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正是这种思想的一个体现。但中国以前并没有人提出过“宇宙全息论”这一概念。此概念由当代著名量子物理学家戴维·玻姆在《整体性与隐缠序——卷展中的宇宙与意识》一书中首次提及,后由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诺贝尔得主G·霍夫特于1993年正式提出,并得到了雷纳德·萨斯金的进一步阐述。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信息与显信息的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换句话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的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之间、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等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的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的部分之中。基于此,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任一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出另一个新的事物。

比如说人体,我国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上来。现代医学通过检查血液、尿液来分析内脏是否有疾病。体温计、脑电图和心电图通过体表记录人体生物电传导情况判断病情等,这些都是全息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中国古人的全息思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西方的哲学和科学。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学家D·加博尔提出并证实了全息照相理论,为光学全息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0年发明的激光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相干光源,使全息照相获得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71年,D·加博尔因此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一件惊人的事发生了。在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 Aspect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他们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你不会在晚间新闻中听到这件事。而事实上,如果你没有时常阅读科学期刊,你可能从来就没有听过Aspect的名字,虽然有些人相信,他们的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组研究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公里,它们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另一方会同时改变方向。

这个现象引出的问题是,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这个骇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式解释Aspect的发现。

现在的量子通讯正是基于Aspect这个研究而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镭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镭射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镭射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却在底片被另一道镭射光束照射时,显现出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影相片是没有角度限制360度均可见影像,而且必须用镭射光照射才可见影像。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镭射照射,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平常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着整体的资料。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给予人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宇宙组织与秩序。

西方科学的历史多半是基于一种偏见,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或现象,不管是一只青蛙或一阵风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该事物,研究该事物的部分。全像摄影告诉我们,宇宙中可能有很多事物并不会配合这项假设。如果我们试着把某种全像摄影式结构组成的事物分解开来,我们不会得到部份,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这项理论使戴维·玻姆建立了另一种用来了解Aspect发现的解释。他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着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只是一种幻象。在现实的某种较深的层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根据戴维·玻姆所言,次原子粒子之间的超光速连接现象其实是在告诉人们,现实世界有更深的层次是人们没有觉察到的,一种超空间的更复杂的空间,它就像那水族箱。我们之所以会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离的个体,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它们部分的现实。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部分”,而是一种更深层与更基本整体的片面。这种整体具有全像摄影的结构,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样无法分割。而且,由于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所组成,于是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一个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

除了这种幻象的性质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着其它更为惊人的特性。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离是一种幻象,这表示在现实的更深层次,宇宙中的一切最终都是相互关连的。在人脑中的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着的鲑鱼,连接所有动物跳动的心脏,以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一切事物。虽然人类的本性是去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然而一切的分类都是假象,其终极本质是一个无破绽的巨网的环环相扣。

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因为在一个没有分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间与三维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儿,只不过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全像式幻象。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彼此是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一种序列关系。

在这个宇宙中,个别的头脑实际上是一个大全像结构的个别部份,一切都是相互连结的。心电感应其实就是感知进入了全像式的层次。个体甲的意念能够传送到个体乙的脑中。这个现象很奇特,人们不容易了解,但是如果这两个分离的个体原本就是连接着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了解。

宇宙是一个混沌体。它是由物质、能量和道构成的,犹如人这个生命体由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灵体构成一样。从庞大的宇宙天体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尘,都是息息相关、相互贯通的,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宏观的角度讲,能量和物质充满宇宙的一切时空,道则控制着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和发展变化。所不同的是,西方人用“上帝”这个词表述,中国人用“道”这个词表述罢了。所以,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看似彼此互不关连的各个天体、各种现象以及每个人,都是宇宙这个大有机体的组成部分。从微观的角度讲,一个原子、一个分子和一个人都是物质与能量的联合体,与外界相互感应,共处于“道”这个统一体中。假如我们拿针尖扎一下自己的脚趾头,扎的同时全身肌肉会紧缩一下,大脑同时做出应急反应,若是自己的父母或妻子在旁,也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这些都说明人体是全息的,各个部位之间、各个亲人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打开电脑,接通网络,全球信息会根据自己的搜索出现在屏幕上,因为电脑的网络是全息的。关节炎患者会提前获悉降雨的信息,许多动物会提前感应到地震的信息,因为动物与地球的关系是全息的。月亮的盈亏会引起海潮的变化,太阳黑子影响着地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动植物的生命节律,是因为整个太阳系也是全息的。

人体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细胞构成,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有关人体整体的全部信息。如果用佛眼看这一个个细胞,这一个个的细胞便是一个个的人,五官、七窍、骨骼、毛发、五脏、六腑、四肢和皮肉一样都不少。倘若再分裂这个细胞,就会发现这个微末的细胞又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更微末的细胞组成。

假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但若把这个穿衣镜分成两片,我们就可以看到每片穿衣镜中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化身成了三个人。假如把这个穿衣镜分裂为三片,每片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个完整的自己,一个人化身成了四个人。依此类推的话,如果把这个穿衣镜粉碎成十万片、十万亿片,每一微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我们就可以化身为十万亿个自己。

中国传统的术数,正是基于全息理论的哲学思想而创立的。它任意截取预测对象的某一个侧面,或是截取其中的某一个点,就可以对人它进行全面的预测。比如根据一个人的样貌,或是根据一个人的掌纹,或是根据其骨相,其出生时间;或是根据其房子,根据其抽签,根据其摇卦;或是根据其随口报出几个数字,其所坐落的方位,其穿着的衣服颜色等等,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的命运或是某件事的状况和成败来。以样貌为依据的推断,就是俗话说的看相;以掌纹为依据的推断,就是俗话说的看掌;以骨相为依据的推断,就是盲人们的摸骨;以出生时间为依据的推断,就是人们常说的八字算命;以房子为依据的推断,就是堪舆学中的看风水;以抽签、摇卦、报数、坐方、服饰等等为依据的推断,就是人们常说的占卜。这些术数如果你不从全息理论的角度看,它的理据你永远无法想得通,可是你从全息的角度看,马上就可以豁然开朗,并且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那些认为术数是迷信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僵化的,正是卡在这个点上无法摆脱。在这些人的观念中,天地人之间是互不影响的,万事万物是独立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物之间没有全息性,各自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互不关联。所以,他们是一群没有慧根的可怜人。我们对可怜人应该寄以多一分的同情,给予更多的包容,对他们的无理质疑一笑置之罢了。因为他们就是佛祖所说“无缘不可渡”的群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